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提起玉門,這是一個略顯傷感的話題。現在,我們很多人只知道“春風不度玉門關”的詩句,用著汽油,卻很少有人知道甘肅酒泉戈壁腹地還有個玉門油田,在新中國歷史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裡誕生了新中國第一口油井、第一個油田、第一個石化基地。解放前10年,累計原油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95%。六十年代起,玉門油田人先後全國各油田輸送骨幹力量10萬多人,被譽為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鐵人”王進喜就是從這裡奔赴大慶、享譽全國的。

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玉門老君廟是中國石油的發祥地,1939年8月11日,中國第一口油井在此出油,中國從此甩掉了“無油國”的帽子。

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你能想像出這土崖下的洞穴是什麼嗎?這密佈的洞穴是剛開始石油工人的宿舍,一些人肯定會跳了起來,這種地方也能生活?是的,當年很多人為了石油事業,拖家帶口到了這裡,一干就是幾十年,很多工人的子女就是在這些洞穴中出生。

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這是玉門煉油廠的舊址,規模不大,也如此的簡陋。但是,我們國家的第一桶油可是在這裡煉出來的啊。

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50多年前,這裡因油田設市,鼎盛時期人口達到13萬人,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石油產量降到歷史最低點,玉門市有至少95%的市政系統癱瘓。 這座“因油而建”的城市因為單一資源的發展路線終於走到“因油而廢”的地步。而隨著石油資源的枯竭,市政府和油田基地相繼搬離,9萬居民棄城外遷,城中棄樓遍地,幾成空城。下面能看到了的像是食堂和禮堂。

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在玉門老市區,這樣的樓房數不勝數。原來網上說這裡的房價100元一平米,聽著好像開玩笑,但你到現地看了後,真的笑不起來。這裡的樓房整幢的都空著,歷經劫難,千瘡百孔。

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透過這些窗戶,你可以看到很多曾經相伴,終被遺棄的破舊傢俱。它們是那個時代留存下來的紀念。

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走在路上,四處都是空蕩蕩的,一個人步入這裡,聯想到《九層妖塔》裡的故事情節,你會覺得有些瘮人。

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熟悉的標語,看得出這裡是個學校,聽說這裡曾經有不少考上清華北大的,現在也無從考究。

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在很多人鏡頭裡看過的,曾經應該是人頭攢動的新華書店、南坪照相館,還有百貨商店,如今封堵的大門塵封了一切。

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圖書館、酒店的樓依然整潔,但緊閉的門窗,也宣告著一個時代的終結。

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這裡是原來玉門石油管理局機關的辦公樓,典型的蘇式建築,聽說當年朱德委員長來視察的時候,就住在這裡。

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油城公園裡,也看不到有人的影子,只有“鐵人”的雕像巍然佇立,中國石油人的典型代表,就是從這裡到的大慶油田。

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大大的舞字,能看出這裡曾經的繁華,仿古的茶園,也能品出淡淡的清閒。想當年,這裡人們的文化生活還是很豐富的嘛。

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大型的活動場所,有下面的玉門體育場,和石油工人俱樂部。在這個老城裡,可以說應有盡有功能很全。

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空城記——探訪玉門油田和老市區

其實,目前在這個城裡還有三萬人。只是,我的鏡頭沒有對準他們。除一小部分石油工人之外,尚有部分居民聚居在北坪、三臺兩個安置區的廉租房裡,他們大多是無力外遷的老人、殘疾人、低保戶和下崗工人。漫步老城區幾個小時,我拍了幾百張照片,這些照片記錄著玉門老城區的現狀,卻在時刻絞殺著我的記憶。我記憶中的玉門是如此的高大,而眼著的玉門是如此的荒涼。玉門的廢城之痛,映射出中國眾多資源性城市的轉型困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