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初喜紀曉嵐,長大方知和中堂

相信不少人都看過鐵齒銅牙紀曉嵐吧,三位老戲骨在一起就是一臺戲。小時候看時總是為紀曉嵐的機智叫好。如今長大成人,才知道和珅才是一個出色的臣。


小時初喜紀曉嵐,長大方知和中堂

為君者,最看中臣的一點就是忠心。這一點和珅絕無二話。對乾隆可是忠心耿耿。雖然貪財受賄,可辦起事來可是一點都不含糊。有這樣一個臣子,乾隆明知他阿諛奉承,但卻是很喜歡他。而紀曉嵐時常頂撞皇上,讓皇上下不來臺,皇上自然對他嫉恨。
小時初喜紀曉嵐,長大方知和中堂

再說我們的和中堂扮演者王剛,彷彿就是天生為這個角色定製的。嬉笑怒罵,充分體現出一個老戲骨的功底,也是本劇的一大特色。可以說是王剛之後,再無和珅。那麼和珅在歷史上究竟是一個什麼樣嗯存在呢?

乾隆十五年五月二十八日(公元1750年7月1日),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統常保家中,不幸的是父母分別在三歲和九歲時離他而去。和珅後來考上鹹安宮,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更通讀四書五經。更得老師吳省欽、吳省蘭喜愛。
小時初喜紀曉嵐,長大方知和中堂


剛剛步入仕途的和珅為官清廉,也深得乾隆關心。步步高昇,在督辦貪官李侍堯一案後,和珅升遷為戶部尚書。之後,乾隆將十公主指婚於和珅長子豐紳殷德,張國立兒子張默曾扮演過此角色。皇上經常賞賜和珅。這樣一來,百官便爭相巴結和珅。從此,和珅的貪慾便一發不可收拾。並開始結黨,在朝中形成一股大勢力。
小時初喜紀曉嵐,長大方知和中堂

1788年,和珅基本將朝野中的政敵全部打倒,獨攬大權,黨羽遍佈全國。嘉慶二年朝中只剩下以劉墉為首的大臣反對和珅。此時,已經是太上皇的乾隆爺仍然把持著朝政。上朝時,更是讓和珅現在他和嘉慶的旁邊。有時候甚至擅自代表乾隆傳達旨意。而嘉慶卻沒有什麼實權,因此,有人稱和珅為二皇帝。1799年,乾隆駕崩,不久嘉慶帝便宣佈和珅數十條罪狀,下令抄家,並賜死。抄家後,發現和珅的財產相當於清政府十五年的收入。所以古人有云,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