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母洗世塵——記五台山佛母洞

佛母洗世塵——記五臺山佛母洞

在佛教聖地五臺山,有一處聖境靈蹟,它就是佛母洞。佛母洞聲名遠播,佛教徒到五臺山朝拜,遊人到五臺山攬勝,都把登臨佛母洞作為一件幸事、快事。這正是:名山有聖蹟,石洞天然生。佛母洗世塵,重生新乾坤。

佛母洗世塵——記五臺山佛母洞

佛母洞又被人們稱為千佛洞,按佛經說,釋迦牟尼亦名千佛,千佛洞是供奉釋迦牟尼的洞。佛母,是指釋迦牟尼的生身之母,叫摩耶夫人。她是古印度天臂國善覺王的女兒,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第一夫人。

佛母洗世塵——記五臺山佛母洞

千佛洞之洞,分內外兩洞,外洞大而明,內洞小而幽,中間有一個扁圓形孔穴相通。內洞的洞壁上,山岩經水溶化,產生許多乳石及石筍,夾有各種色質,猶如人體心肝五臟,洞形又呈葫蘆形狀,後人便稱之為母腹。

佛母洗世塵——記五臺山佛母洞

據《清涼山志》載:“嘉靖末,道方者,夜遊至此,見神燈萬點,既出旋入。方隨入,見玉佛像,森列其中,穹窿深迥,進裡許,飄然聞波濤,悚怖不能出。念觀音名,願造像,忽見一燈,尋光得出,乃造石佛於洞口。”後來又在洞外建寺,取名千佛洞,又名佛母洞。現存四尊明代石雕佛像,成為該寺起源和延續的佐證。建寺至今已有近五百年的歷史了。

佛母洞靈蹟,與佛教經典所載釋迦牟尼誕生情形十分吻合。洞腔顯示為母體內形,臟腑分明,右側乳白色脊椎骨、肋骨形樣逼真,說明洞口恰好處於右肋下,與釋迦牟尼誕生完全巧合,故而佛母洞成為示現佛母摩耶夫人誕生釋迦牟尼的靈蹟。從而也使眾生有緣,進洞寓為“投胎佛母”,受其恩育;出洞即為“轉世重生”,洗祛凡塵,消除煩惱,獲得無上歡樂幸福。鑽洞一次,等於轉生一回,可消除煩惱,流年轉泰,諸事順心,延年益壽。據僧家講,如能一年一次,連續幾年多次重生,則能夠得到佛母更多的感應,種大福田,獲殊勝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