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他人,當然要善良,以及願意付出的適度的熱情。

每一個人的一生,都要面對欲說無辭的瑣碎無奈。有空寫出來也是一種釋放

待他人,當然要善良,以及願意付出的適度的熱情。

待他人,當然要善良,以及願意付出的適度的熱情。但也不要過於讓自己感覺不舒服。唯因善待自己較善待別人若不是更重要,至少是同樣的重要啊。

-------------

又到七月,高校的“分手季”。許多曾經如花的感情,註定要凋謝。

時空距離的力量有多大,試過就會知道。當年我也曾在這樣的分手季,放下一份感情。從深深的相知到相逢彬彬有禮地一笑,沒有過渡。那時我想,自己還真是一個理性又決絕的人吶。年輕,就會勇於輕易下定論,還不無驕傲。

如今明白,在人心的距離方面,時空的阻斷不過鴻毛。這包括人類的一切感情,不僅僅是愛情,深至直系親屬,疏至萍水相逢,均是如此。

前兩天有一位血緣關係很深的平輩親戚從遠方回廣州,邀請一幫親友吃飯。我接到邀約電話,爽脆地就答應了。在約定時間前的半個小時,一個女孩發來短訊,說發起聚會的親戚讓她和另一個廣東女人一起赴飯局。發訊的女孩是個善良的人,她知曉我和那個廣東女人有“過結”。其實是雞毛蒜皮的事,甚至與我本人無關,不過是我的這個親戚與廣東女人談了場錯綜複雜的“戀愛”,好像是親戚問及我的觀感時,我實話實說講她心計太過,令人有不適和壓力感之類的。其實關於她的心計也是親戚告訴過我的,原因簡單得很,親戚是口帥鍋,該女樣貌卻比平平還少幾分。我隨口的話日後卻成為“禍端”。親戚多次與該女分手未遂後,這個女人對他吵鬧不休並認為我是“反對”的一員大將,且在各種場合有意與“無辜的我”對立。現在都是什麼時代(答:網絡時代

待他人,當然要善良,以及願意付出的適度的熱情。

)了我哪有閒功夫去反對別人的感情---哪怕這個別人是親人吶。問題是,有其他親戚在的時候,她似乎是正常的;而沒有旁人的時候,她就開始施展“冷暴力”,擺一副冷漠和不屑的樣子,問什麼不說也不答,事後還倒打一耙。我不慣這樣的小伎倆,也沉默起來。

也曾想修復,尤其是他們終於在她的“千方百計”領證後。抬頭不見低頭見,為了親戚間的和諧與團結,大家哪怕是表面上敷衍一下,又有何不可?再說這事本來就和我無關,何苦去淌這趟渾水呢?但我的“噓寒問暖”或是禮貌照顧均無濟於事,這個廣東女子總是冷冷觀望不說話,在人前卻垂下眼簾裝委屈。我也煩了,心想雖說其中有誤會且我並不討厭你,但你也是成年人,不至於這樣沒有基本的情商吧?於是在某次過節日,許多親戚都在我家聚會結束時,我直接走上前去對她說:既然你總在這裡擺臉子,叫也不應說也不理,那就乾脆不要再來我家吧;別的地方無所謂,但這是我的家,不想看別人的臉色。這是我在生活中第一次當面向別人表達“強烈不滿”,儘量說得清楚平緩。事情也如我所料,她哭哭啼啼向一個長輩告狀,這個長輩委婉認為我不夠成熟對客人不夠禮貌。天知道我曾經多麼禮貌,卻在暗處被無禮對待,而內心奇怪的高傲又讓我不想與任何人解釋。用心計誰不會?本小姐不奉陪,要說就拉開天窗說個明亮。

友善的人,心裡住著天使,令人喜笑顏開。

如今想起這些事還覺得挺好玩。這個廣東女子人其實不壞,在自己的工作上也算有能力,於感情上甚至還“痴情”到可以放棄自尊地痴纏。她肯定不是我欣賞的人,卻也不至於討厭吧。但莫名其妙的相互不友善的格局已經形成,便很難改變了。帥鍋親戚曾疑惑是不是因為她長得瘦小不好看又不打扮,所以我“不喜歡她”?我哭笑不得,心想我可曾僅僅因漂亮與否“喜歡”或“不喜歡”誰了?善良與體諒,本是最好的妝扮,可以讓每一個平常人變得柔美起來。我很想對這個親戚說,誰讓你在感情上拎不清,分得不徹底合得不爽快還總有“險情”,終於讓人家遷怒於我呢?每個人的不滿都要有一個出處,我不過是她的某種情緒的出口罷了,只是她自己可能都想不明白。釐清了這一層,我已不想在這個是非不斷的對抗中繼續。希望她對生活滿意,不要以為每個人都在和她過不去。誰都有自己的事在忙,何苦將大好夏光浪費在是非小事?

聽朋友說,這個廣東女子常在一些認識我的人面前說我的“壞話”,內容匪夷所思,全部是上綱上線的大罪―――但虛假的程度可以達到四個九。人生會遇到各種千奇百怪的人和事,我當這是其中一樁,不願也無從用力。再說兩個小心眼的女人(嘿嘿,承認有時俺也是小心眼滴)互相不喜歡,誰也不吃虧,不也扯平了嗎?幹嘛要說誣賴的話。卻也不想和朋友解釋什麼,真正的知己自有分寸,不瞭解的人愛猜疑就猜疑吧。日子那麼多,總會有相逢的一個。若不相逢,你想怎麼看就怎麼看,老子無所謂。咱們普通人,只是希望親人和朋友都過得快樂自在些,也希望自己每天在開心之餘還有點進步,在心智、情感、職業、能量上。只是,與明明不友善的人一起吃飯,就免了吧。保不準我又會當面對她說:明明白白些好嗎,不要用心計好嗎;誰也不比誰聰明,恰如誰也不比誰笨吶。

於是臨時推掉了這個飯局。不想費力去面對什麼,我累,飯也會累,或許還有其他人累。當晚的胃口卻不錯,將工作餐慢條斯理吃完。想起前事,越覺好笑。帶一點頑皮的善意的笑。希望大家都吃好,所有被瑣事糾纏的人啊,人生在世,能夠好好吃的飯不過兩萬餐吧(還有一萬餐因為各種原因得匆匆吃呵呵),能夠吃得好也是一種善待自己。胃和胃口較之“喜歡”更重要。如果可以替換,倒寧願別人不喜歡我。

以前看林語堂《人生的藝術》,總覺得他在細節上偶有羅嗦。譬如說他提及賞心悅目的事是與幾個朋友漫無邊際地喝茶聊天,卻屢屢強調座上無不相合之人。如今卻是明白了,在私人空間上,意趣相投還是挺重要的。若有不友善的尖刻之人在,於交流和氛圍而言本就是阻隔,所謂咫尺天涯。而尖刻的人,本身又是脆弱的,需要包容與體諒。曾經我會“照單全收”,努力希望大家都好。不久前卻開始選擇,即便在淺層的友誼上,有些人值得你付出,有些人則永遠不願領會別人的良善,那就哪兒涼快哪兒待著,不如獨自吃飯。

胡因夢在自傳裡提及與李敖的一段感情,她反覆強調:我努力了,真的努力了,但自身難保啊。對呀,人與人之間,總會有些無奈的事。學會接受,平靜坦然接受,才能領會生之趣味。希望喜歡我的人、不喜歡的人和無所謂喜歡不喜歡的人,都能漸漸學會與自己和善相處,學會尊重與面對內心的真相。我也在學習。

畢竟心情是自己的吶,開心時刻誰也搶不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