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有一套自己的交流方式,可以讓他們及時發現捕獵者

大象有一套自己的交流方式,可以讓他們及時發現捕獵者

研究人員使用專門檢測地震的工具發現,不同的大象活動,如行走、奔跑、噴鼻、發出咕嚕聲,都會在地面留下不同的“地震簽名”。週一發表於《當代生物學》雜誌(Current Biology)上的一項研究稱,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振動通過地面比通過空氣傳播得更遠,從而為大象提供了多種有效的遠距離交流方式。

牛津大學和布里斯托爾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的生物學家貝絲·莫蒂默(Beth Mortimer)是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她說,“走路會影響它們的振動並不奇怪,但它們太龐大了,以至於鼻息聲和咕嚕聲都會產生超低頻的振動。通過監測地面振動,我們可以確定大象在做什麼。”

早期的研究表明,大象可能用身體來監測地面振動,而這一特徵更通常與蠍子和昆蟲等小生物相關。例如,人們曾觀察到大象會在遠處的海嘯發生前逃離到高地,而一頭感受到威脅的母象會踩踏地面,警告其它大象不要靠近。這項研究表明,大象傳遞的信息可能豐富多樣,它們不僅可以用不同的行為引起不同的振動,而且可以遠距離感知其不同。

該研究也為研究人員和環保人士提供了新的機會,他們希望能夠對大象進行遠距離監控——這一策略或許有助於拯救這個受到盜獵者威脅的物種。莫蒂默說:“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來進行遠程監控。”儘管幾十年來國際上一直努力禁止象牙貿易,每年仍有數以萬計的非洲大象被殺害。

為了進行這項研究,研究人員在肯尼亞的野生象群附近放置了一種被稱為地震檢波器的儀器。與地震儀一樣,地震檢波器能將地面振動轉化為可測量的電子信號,而且更小、更輕,更適合野外工作。莫蒂默說,研究人員推測,他們可以在這些儀器的幫助下,“用三角測量法測出不同的地震力來自哪兒”,以便跟蹤和保護大象。

然後研究人員使用計算機模型表明,在最佳條件下,他們錄下的振動可以在將近 4 英里外檢測到並辨別出來。莫蒂默說,相比之下,大象的吼叫聲通常只能在空中傳播約 2 英里。

然而,在嘈雜的人類世界中,很難獲得最佳條件。莫蒂默說:“任何使地面振動的噪音汙染,甚至汽車噪音,都會大大降低檢測和辨別這些振動的能力。

這可能會使大象面臨比目前更大的風險。

由於大象生活在複雜、分散的社區中,它們得依靠遠距離交流來生存。地面振動可用來警告彼此有危險,也可幫助大象在非常短暫的交配期間找到配偶。“對大象來說,為了找到彼此,他們需要宣揚自己的繁殖能力,”莫蒂默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