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常識答問6」爲什麼禪宗說「道未傳時,身重如泰山;道已傳後,身輕如鴻毛?」

「禅宗常识答问6」为什么禅宗说“道未传时,身重如泰山;道已传后,身轻如鸿毛?”

禪宗歷史上有這樣兩則公案,時時鉗錘著心懷大道的漢傳佛教學人:

馬祖道一禪師有位弟子鄧隱峰禪師,十分勤勞。有一天,鄧隱峰禪師推著車在路上行走,發現馬祖正坐在前方的路邊,伸了雙腿,擋住了車子的去路。鄧隱峰禪師推車上前,說道:“請師收足吧!”馬祖道:“只伸不縮!”鄧隱峰禪師道:“只進不退!”說完,便推車子從馬祖的腳上碾了過去。

馬祖回到法堂後,拿著斧子,大聲喝道:“適來碾損老僧腳底出來!”鄧隱峰禪師便走到馬祖的跟前,伸出脖子讓馬祖砍。馬祖於是放下了手中的斧子!

而船子和尚與夾山善會禪師間以生命付法的公案,更是感人肺腑,撼人心魄。夾山禪師前往華亭渡口參船子和尚。船子和尚見夾山禪師已了悟佛法,為他印證,說道:“釣盡江波,金鱗始遇。”並說:“汝向去直須藏身處沒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吾三十年在藥山,只明斯事。汝今既得,他後莫住城隍聚落,但向深山裡、「禪宗常識答問6」為什麼禪宗說“道未傳時,身重如泰山;道已傳後,身輕如鴻毛?”頭邊,覓取一個半個接續,無令斷絕。”

夾山禪師謹記船子和尚的教誨,於是辭行,但路上忍不住頻頻回顧。船子和尚看在眼裡,知其心中尚有一絲餘疑,不敢完全承當,於是大聲喊道:“闍梨!”夾山禪師一聽,便回首。只見船子和尚豎起槳來,說道:“汝將謂別有(你認為還有別的什麼妙法,不肯死心承當)!”說完,便將船覆過來,沒水而逝,以絕其疑慮。船子和尚入寂後,夾山禪師即恭稟遺命,遁世忘機,隨宜施化。

「禅宗常识答问6」为什么禅宗说“道未传时,身重如泰山;道已传后,身轻如鸿毛?”

馬祖師徒以道為尊,不拘常理,打破規矩,另成方圓;船子和尚餐風宿露,力謀生活,一但道傳,即沒其身。為什麼修行人可以輕身重道乃至以生命付法亦在所不惜?守培法師在《告國人書》中闡明瞭佛法修行“自心不可不明,身見不可不除”的道理:

“佛教所以明心而忘身者,為吾世人不忠不孝、不仁不義、驕奢淫逸、慳貪嫉妒、一切惡作,無不因身見而起。如是惡作,雖有嚴厲之國法而不能禁止,是何故也?以其所作有益於身故,安樂自在,飲食財物為資身之具故,身見之害如此,是故吾佛破眾生之身見也。

“若破身見者,則萬惡俱休,雖使行不義亦不從,以其無所益故。忘身之益如此,故世人有破身見之必要也。吾佛知身為惡藪,已知苦而斷集矣,而世人以非身計身,妄作妄為,受苦無窮,是故佛出世間,明眾生自心,破眾生身見也。

“明自心者必忘其身,身忘即無我,無我即無人,無我無人,世界大同,眾生之苦即我苦,眾生之樂即我樂,是故諸佛菩薩以度眾生為常事,猶如眾生以自利為常事也。諸佛以心為我,眾生以身為我,如是可知一切善行,無不由明心而來也。明自心者,縱有魔王外道強迫止其善行亦不從,以彼所作有益於自心故。若舍善行,心無所資故。

“迷自心者,萬善俱休,雖明師善友強令度生亦不從,以彼不見其所利故,無益於身故。明心與不明心,其利害如此,可知自心不可不明,身見不可不除也。吾佛知明自心,為萬善之本,已集諸功德。而世人以非心為心,妄起貪嗔,造諸惡業,受種種苦。吾佛欲令眾生改惡修善,離諸苦因,故所以破眾生身見,明眾生自心也。

“眾生身見不除,自他不能合一,凡百事為,無非自利,縱有利人之處,亦因自利而來,可謂眾生全無利人之心。諸佛自心已明,人我不分,凡百事為,無非利人,縱有自利,亦從利人而來,可謂諸佛全無自利之心。

“觀夫古之為聖為賢者,雖不能如諸佛盡忘其身,亦能知身是幻,不重身而重道義,所以能為聖賢也。未見有貪身迷心者,而能為聖賢也。於此可知,諸佛與眾生心念不同,即在身心迷悟之分別也。嗚呼!明心之道大矣哉!”

由此可見,佛法之傳承,非斷然枉顧色身,但以身為載道之器而不執色身。道未傳時,身重如泰山;道已傳後,身輕如鴻毛。

「禅宗常识答问6」为什么禅宗说“道未传时,身重如泰山;道已传后,身轻如鸿毛?”
「禅宗常识答问6」为什么禅宗说“道未传时,身重如泰山;道已传后,身轻如鸿毛?”

禪宗常識答問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