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爸媽,我過得和你們一樣雞飛狗跳

原生家庭:爸媽,我過得和你們一樣雞飛狗跳

1.

朋友米穗,從小看著父母吵架,摔東西,家裡可以摔的東西他們都摔過了,除此之外,他們互相嫌棄,父親嫌棄母親不夠溫柔體貼,母親嫌棄父親又窮又銼還不知道上進。

父親氣急的時候常常連著姐姐和米穗一起罵,說她們和母親一個德行,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明明是個丫鬟卻喜歡裝女王。

母親也總是對米穗說,以後找男人千萬別找你爸這種矮懶矬窮。

米穗在父母的互相嫌棄中長大。二十五歲那年遇到了自己的後來的丈夫程忻,在程忻那裡米穗體會了從未有過的認可和接納,米穗也在公婆家裡看到了家真正的樣子,彼此之間體貼、欣賞、溫柔相待。

相較於經常起戰火的父母家,對比過於明顯,米穗也因此看清了自己內心傷口的來源,她通過自我覺知讓自己慢慢從“父母吵架”時的僻靜角落走向內心的“開闊處”。

那個父母眼中自卑、內向、怯懦、膽小、什麼都不好的米穗在和程忻結婚後漸漸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朋友們都說米穗比以前開朗樂觀了,看起來也比以前漂亮了。

可是米穗的姐姐在嫁人生孩子之後,過得如當初的母親的一樣,與丈夫吵架後回孃家見到母親後的第一句話常常是“你和爸真是我的榜樣,我過得和你們一樣雞飛狗跳。”

失敗的人喜歡找原因,樂觀積極的人喜歡找辦法。

在婚姻關係中,有很多人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或不足,也不願放棄“費力最小原則”去改變,於是,將自己婚姻裡的雞飛狗跳歸結於原生家庭,彷彿一切都是的原生家庭的錯。

2.

“你就不能幫我收拾一下嗎?”妻子邊拖地邊向陳默抱怨。

“……”陳默一言不發,坐在客廳看電視。

“你真不能幫我收拾一下嗎?”妻子有些生氣了。

“額——”陳默嘴上應付,卻依舊窩在沙發裡。

“你從來沒想過幫我收拾一下?”妻子扔下拖把,委屈地坐在沙發上哭了。

這一次陳默終於起身,卻只是將拖把放回衛生間,又轉身回到了沙發上。

“我當初真是瞎了眼才喜歡你——”看著陳默懶洋洋的樣子,妻子終於發火了,“啪——”的一聲摔門而出。

週末,陳默一個人回到父母家裡。

“過來幫我剁一下肉餡?”母親對父親說。

“……”父親一言不發,和陳默坐在客廳看電視。

“過來幫我幫我剁一下肉餡。”母親站在廚房裡說。

“額——”父親嘴上應付道。

“過來幫我剁肉餡!”母親喊道。

“滴滴——”電話響了,父親接起來,掛了電話後,依舊沒有去幫母親剁肉餡。

“原來如此。”陳默就此將自己對於妻子的不回應歸咎於原生家庭。

在此之後,每當妻子談及兩人相處時的委屈時,陳默都為自己找了一個特別強大的理由——”我從小,父母就是這樣相處的。“原來,他只是不想改變。

原生家庭裡,父母的相處模式對於子女來說是之後核心家庭裡親密關係的母版,子女通過從小到大的觀察而習得,並在潛意識下模仿,複製,代代相傳。

3.

在生命的循環往復裡,婚姻關係裡的男女似乎總是在不知不覺中過成父母當初的樣子。正如武志紅老師所說,童年受過的苦,長大了還要再受一次。

正如歷史學家研究過去不是為了重複過去,而是為了從中獲得解救一樣,心理學家研究原生家庭也不是為了追究誰的過錯,而是為了“對症”使個體獲得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常有人說,原生家庭裡的親密關係是什麼樣子,核心家庭裡的親密關係就一定是什麼樣子,可是,心理學上沒有所謂的絕對情況,有的是更多的可能。

米穗的姐姐和陳默都心不甘情不願的使用著父母給的母版,只有米穗打破父母給的母版,繪出了自己想要的圖案。

桑代克的貓告訴我們,跟隨滿意結果的反應,以後出現的概率會越來越大,跟隨不滿意結果的反應,以後出現的概率會越來越小。

親密關係裡同樣如此,原生家庭裡良好的親密關係會成為核心家庭的榜樣,可是不良的親密關係會成為核心家庭的反面教材,正如桑代克的效果律。

原生家庭那面鏡子,照出了我們心裡期待的親密關係。

“原生家庭”這種流行病,免疫力強的人是不會染上的,所以,記得要“加強鍛鍊”。

一個混跡江湖的治癒系井姐,堅持暖心,專注情感治癒,偶爾寫寫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