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孩子口不擇言?真的只是因爲童言無忌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是父母最好的名片!關注我,家有小學生的高中語文教師和你一起做最好的老師,養育最好的孩子!

是什麼讓孩子口不擇言?真的只是因為童言無忌

天使還是魔鬼

週日,孩子在興趣班,幾個興趣班的媽媽就在教室外面聊開了。話題,無外乎還是孩子!只是這次周媽媽說著說著就開始流淚,把我們其他幾個媽媽弄得手足無措,只好不停的安慰,又不停的嘆息、搖頭!

惹得周媽媽不停抹眼淚的當然是他們家周寶寶,原來周寶寶前一天在畫室要求購買老師推薦的一套畫畫工具,而周媽媽看到這套工具除了那個工具盒外,其他東西家裡都有,於是委婉而小聲的對周寶寶說:“寶貝兒,我們回家買吧。家裡不是都有這些工具嘛,除了這個工具盒,而且淘寶上很便宜的……”周媽媽話還沒有說完,周寶寶就大聲的:“你就喜歡買便宜的!”周圍的大人和孩子都尋著聲音齊刷刷地望過來,周媽媽臉瞬間爆紅,氣得她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而周寶寶還不停的吵著要買工具箱。最後的老師過來勸哄周寶寶,說:“並不是要求每個小朋友都購買的,只要家裡有了就不需要購買了。”這件事才算結束。但是周媽媽的心裡卻非常的難過!

並不是所有的衝口而出都是“童言無忌”

都說童言無忌,媽媽們聽了周媽媽的話都這樣安慰她,可是周媽媽卻說是自己的教育失敗,周寶寶已經不止一次兩次的在一些公眾場合“童言無忌”得讓周媽媽或者周爸爸甚至其他的朋友尷尬得下不來臺了,讓周媽媽很是難過,卻不知道要怎麼去教育孩子。

中國最著名的“四大寬容”定律就是:“人都死了”,“來都來了”,“大過年的”,“孩子還小”。是的,很多時候因為孩子還小,所以我們都很容易就寬恕了孩子們的口出“惡言”,有時候甚至覺得好玩,常常安慰別人也安慰自己“童言無忌”。可是,你真的覺得“童言”可以“無忌”嗎?

那麼為什麼有那麼多孩子在有行為上的過分調皮後,被冠上“熊孩子”的稱呼?“熊孩子”,只是行為上“熊”嗎?口出惡言的孩子就不叫“熊孩子”嗎?

是什麼讓孩子口不擇言?真的只是因為童言無忌

熊孩子們

熊孩子不只是行為“熊”

熊孩子一直都被大家所鄙視和逃避,甚至厭惡,卻在很大程度上“原諒”著語言上出言不遜的孩子,他們被輕易的認為是“童言無忌”,卻不曾想語言對心靈的傷害遠遠超過身體。

雖然很多孩子確實分不清哪些話是可以開玩笑的,哪些是作惡,而這很大程度上要責怪家長。如果家長在孩子平時調皮搗蛋或者口出惡言的時候向孩子清楚明白的說清楚哪些話是能夠隨便說的,哪些話是不能夠隨便說的,否則總有一天你也會自己的孩子嗆得啞口無言,無地自容!

如果你不教育你的孩子,社會一定會幫你教育!

那個時候就不僅僅只是“童言無忌”那麼般被輕易原諒了,也許就算名牌大學畢業,也未必有一份工作長久的適合他,甚至於在交友、戀愛等方面都會受到阻礙!

是什麼讓孩子口不擇言?真的只是因為童言無忌

到處攀爬的熊孩子

約法三章,擺脫任性

任何孩子一開始都是沒有規矩的,就像一張潔白無瑕的白紙,隨著時間的推移,用自己的行為在這張白紙上畫上各種各樣的符號,所以孩子的規矩意識,要靠父母來培養。

只有父母從一開始就給孩子“約法三章”,才能給孩子樹立規矩意識,才能讓孩子逐漸明白哪些事可以做,哪些話可以說,在什麼場合說。

比如一發現孩子說了不該說的話,那麼就應該馬上糾正,而且應該嚴肅指出,並告誡孩子不能再這樣說,甚至可以用模擬場景來讓孩子懂得這句話對他人的傷害。

如果孩子在發生這種行為後不但不改正,反而覺得“好玩”,那麼久應該給出適當的懲罰,甚至可以打,用肉體的記憶來代替腦子的記憶。但是孩子可以打,卻不能亂打,我們可以學一學英國人打孩子的方法:

  1. 不能單獨打孩子,現場得有見證人

    可以是孩子的爸爸或者奶奶、外婆等,當然從中國的國情來說,最好不要當著老人的面打孩子,特別是家裡有老人帶孩子的情況,更是不行,不然老人很多都會護短,讓這場教育很有可能變成“家庭戰爭”。

  2. 打孩子的時候要選擇合適的部位

    頭一定不能打,屁股也不能打,最好打手掌心。

    ……

孩子有了規矩意識,才能更好的規範自己的行為,擺脫任性。父母給孩子立規矩,孩子和父母一起遵守規矩,才能讓孩子這種“口出惡言的情況逐漸較少,甚至消失,才不會讓作為家長的你在眾人面前輕易的丟掉為人父母者的尊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