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初中學歷的兩個媽媽,爲什麼養育出的孩子卻截然不同

都說這是個拼爹拼媽的時代,所以為人父母者都在拼命的埋頭苦幹,爭取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為此甚至不惜遠走他鄉,只為了給孩子一個富足的生活和好的學習條件。可是,遠在他鄉辛苦打拼的你,知道拼爹拼媽到底真正拼的是什麼嗎?

老家遠房姐姐大女兒在實習,馬上大學畢業。雖然在三流的大學裡勉勉強強讀完了書,在單位實習一個月難道人生的第一筆工資——1400,用姐姐的話說,“至少書讀完了吧,現在掙錢肯定辛苦,慢慢的就好了吧!”是的,或許大女兒現在確實掙錢少,但是畢竟也還是在有空調的寫字間裡,面對著電腦工作著,而看看她和姐夫呢?

姐姐在離家400米的加油站上班,上24小時,休24小時,不管有沒有人來加油,上班的24小時不能隨意離開,月薪1000左右,包吃住;姐夫在家附近的小鎮打零工,每天200元,早上6:30出門,下午6:30-7:00到家,有時候更晚;小兒子,初二,鎮上的初中裡成績位於班級前茅……姐姐、姐夫和很多外出打工的人一樣,在年輕的時候生下大女兒就去了浙江、新疆打工,直到大女兒中考,姐姐放棄在浙江還算不錯的工作回老家來了,因為大女兒的成績實在太糟糕,勉勉強強上了一所鎮上的普通高中,小兒子小學了,她不想兒子重複女兒的路;姐夫也在這一年回老家後沒有再去新疆,因為家裡的老人八十幾了,沒有人照顧……

姐姐說:“雖然我和姐夫掙錢少,但是我不會再出遠門打工了,女兒就因為我們不在身邊而被耽誤了,兒子不能再耽誤了!”是的,兒子在有爸爸媽媽陪伴成長的過程中從小學時總是班上中小的成績一發而成了年級前茅,我想肯定

少不了姐姐對他的鼓勵和陪伴!

同樣都是初中學歷的兩個媽媽,為什麼養育出的孩子卻截然不同

陪伴

姐姐說:“我和她爸爸都只能這樣了,我只是希望他們多讀點書,以後掙錢不要像我們一樣艱難和辛苦!”這個願望很樸素,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樣!

再來看看另外一個姐姐的故事。

這個姐姐家裡也是兩個孩子,老大初中勉強畢業後去學了廚師,每個月掙得也不算少,但是在每個單位都做不了多久的時間就又跳槽了,他的口頭語是“那個老闆太摳了,老是這樣那樣的,要求多得很”。老二初二,天天玩手機到半夜睡著,成績班裡倒數,家裡沒有人敢去老二的家長會,因為每次去都要被班主任點名留下面談,讓人顏面全無。

對此,這個姐姐總是一邊打著麻將一邊說,“沒事兒,成績不好才好呢,可以給我省點學費。”於是,老二成績繼續倒數著,姐姐不打麻將就帶著孫子打麻將。

同樣都是初中學歷的兩個媽媽,為什麼養育出的孩子卻截然不同

天下父母心

這個姐姐家裡條件不錯,兩個孩子的成績卻很差,姐夫忙著在外面掙錢養家,姐姐在家忙著帶孫子和打麻將。孫子也6歲了,啥都不會,天天和姑姑一起抱著手機玩遊戲,看電視。說到學習,那還是算了吧!

都說現在這個拼爹拼媽的年代,拼的不僅僅是家庭經濟條件,而是爹媽的格局,看著這兩個姐姐的故事,確實值得我們去思考:什麼是媽媽的格局!

同樣都是初中學歷的兩個媽媽,為什麼養育出的孩子卻截然不同

格局

所謂格局,其實就是一個人對事物所處的位置(時間和空間)及未來的變化的認知程度。兩個作為同樣學歷的媽媽,對待孩子的學習上卻有不同的認知,一個覺得不讀書,省了學費,著重眼前的利益;另一個卻覺得多讀書,讓以後生活更容易一些,著眼的是未來!都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也是為什麼兩個同樣學歷的媽媽,教育出的孩子截然不同的原因吧?

拼爹拼媽,拼的不僅僅是家裡的經濟條件,確實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可以給孩子更多更豐富的資源,可是更為重要的我想還是爹媽的格局,對教育的認知!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是父母最好的名片。點擊右上角,關注我,成為最好的父母,一起養育最好的孩子!豆瓣兒搜索:花落怦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