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共享單車破產案意味著什麼?共享產業的結束還是新產業的崛起

文丨互聯網(UN)邱鴻

近年來倒閉的產業數不勝數,只有真正的強者才能在萬軍從中討用戶歡心,越來越多的共享產業也是紛紛崛起,但是就在近日,一匹初出茅廬的小馬卻死在了路上,小鳴單車始終不敵摩拜和OFO這些資深企業啊。

今日上午9時,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佈會,向社會通報全國首例共享單車破產案(“小鳴單車”經營者——廣州悅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破產案)的最新進展情況。

據廣州中院副院長吳筱萍介紹,截至2018年6月27日,“小鳴單車”用戶有效申報的債權共計118738筆,供應商申報的債權共計28筆,另外還有由管理人核實的職工債權共計115筆。同時,經過管理人前期摸查,悅騎公司賬戶上已沒有多少現金,目前管理人僅接管到35萬餘元。

首例共享單車破產案意味著什麼?共享產業的結束還是新產業的崛起

另外,由於悅騎公司存儲在雲端服務器的信息資料無法正常使用,為保障破產程序能夠順利推進,廣州中院依據《企業破產法》第十五條的規定,在今年5月10日對掌握公司關鍵信息的企業高管作出了限制出境的決定。

根據廣州中院的公開披露,廣州悅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悅騎公司”)成立於2016年7月29日,主要經營業務是通過開發手機APP向用戶提供共享單車服務。其間,悅騎公司先後在廣州、上海等全國10多個城市投放共享單車超過43萬輛,收取用戶押金總額高達8億元。

首例共享單車破產案意味著什麼?共享產業的結束還是新產業的崛起

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共享單車的資本寒冬到來,大部分單車品牌都陷入融資困難、虧損嚴重的近況,小鳴單車也開始陷入資金困局,而小鳴單車的用戶也多次反映,自己的押金很難退回。

今年5月,廣州市中院發佈公告,小鳴單車經營方——廣州悅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經進入破產程序,押金未退還的消費者可通過債權申報要回餘額+押金。

那麼,小鳴單車用戶真地能否追回押金嗎?

首例共享單車破產案意味著什麼?共享產業的結束還是新產業的崛起

“所謂破產,就意味著資不抵債。債權人的債權能兌現多少,要看能從‘小鳴單車’這裡找到多少錢、能變現多少錢。”廣州中院清算與破產庭庭長周煥然在新聞發佈會現場表示,廣大消費者除了要做好全額受償的準備之外,還要做好其他心理準備。

據悉,經破產管理人前期摸查,目前“小鳴單車”賬戶資金僅剩餘存放於微信賬號上的35萬餘元。另外,散落於各個城市街頭的共享單車,回收成本高,難以處置變現。目前,中國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願意回收全國的“小鳴單車”,有關回收的具體細節,現在還在進一步磋商之中。

首例共享單車破產案意味著什麼?共享產業的結束還是新產業的崛起

看完後你們對此有什麼想法,歡迎在文章/視頻下方留言,如果你喜歡我們的作品可以關注我哦,每期都有最新的最新爆料等你來,感謝你關注互聯網UN團隊,你的點贊評論和轉發使我們持續創作的動力!

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猜你現在正拿著手機吧。現在我們很多人玩微信的時候有事沒事刷刷朋友圈,發個心情、發張照片、評論下好友、調侃下小夥伴,隨著微信的火爆,越來越多的人對微信猶如“吸食了大麻”,中毒不淺。

而你可知,其實在微信之下還隱藏了一個教你賺錢的法寶。可以讓你輕鬆賺錢,周收入過萬,感興趣的可以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首例共享單車破產案意味著什麼?共享產業的結束還是新產業的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