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名噪一時的「偷菜遊戲」,竟是騰訊從對手那裡收購過來的

《開心農場》的爆炸性效應 進入2009年以後,剛剛從對51的戰爭中喘過一口氣來的湯道生每天都心神不寧,他上班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Facebook以及中國的各家社交網站。

那段時間,正是社交網絡形成統治權的偉大時刻,尼爾森公司在2009年3月宣告,全世界的互聯網用戶花在社交網絡上的時間第一次超過了使用郵箱的時間,這種新型的溝通方式已變成主流。同時,Facebook的開放效應正在發酵,眾多新奇的應用軟件層出不窮,而它們都會在最短的時間裡被複制到國內的社交網站上,其中最敏捷和成功的模仿者是前新浪員工程炳皓創辦的開心網。這家開辦於2008年3月的公司從第一天起就以快速複製為戰略,它率先將Facebook上最受歡迎的“朋友買賣”和“搶車位”兩個遊戲型應用引入中國,一度讓都市白領們趨之若鶩。

曾經名噪一時的“偷菜遊戲”,竟是騰訊從對手那裡收購過來的

就在2009年的春節前後,湯道生髮現在校內網上有一款中國人自主開發的遊戲《開心農場》突然火爆起來。它的玩法既簡單又有趣,用戶扮演一個農場的農場主,在自己農場裡開墾土地,種植各種蔬菜和水果,同時又可以去偷取別人的果實。

這款遊戲由上海一家名為“五分鐘”的大學生創業公司開發成功,於2008年11月在校內網上線,僅一個星期就擠進了校內網的插件應用前10名,到聖誕節前後,當天日活躍用戶數衝破10萬,兩個多月後又快速突破了100萬。在2009年2月,開心網也推出了《開心花園》,進一步將“偷菜種菜”的熱浪繼續加溫。

曾經名噪一時的“偷菜遊戲”,竟是騰訊從對手那裡收購過來的

“QQ空間與Facebook或校內網不同,它不是一個開放平臺,不過我們可以與‘五分鐘’合作,將這款遊戲引進到QQ空間。然而,一個最讓人煩惱的問題是,騰訊已經有了遊戲部門,如果我們也插足遊戲,會不會導致業務分工的紊亂?”這是湯道生當時最大的擔憂。

4月的一天,湯道生與同樣焦躁不安的鄭志昊困坐在辦公室裡,面面相覷。就在過去的兩個月裡,隨著農場遊戲的持續升溫,開心網和校內網的用戶活躍度迅猛提高,QQ空間明顯有被邊緣化的趨勢。

鄭志昊對湯道生說:“我們就試試吧。”

湯道生用不熟練的普通話說:“那就試試吧。”

曾經名噪一時的“偷菜遊戲”,竟是騰訊從對手那裡收購過來的

第二天,騰訊的談判代表就出現在了“五分鐘”公司CEO郜韶飛的辦公室裡。之後的幾天,雙方就《開心農場》入駐QQ空間的細節進行了談判。

騰訊提出三種合作方式:一次性購買代理權;全部收入按比例分成;騰訊承諾保底收入,一定基數之後實行封頂。郜韶飛選擇了第三種方案,日後來看,這是郜韶飛一生中最大的失誤。“誰也沒有想到後來會那麼瘋狂。”這位年輕的創業者說。

正是由於對可能性的估計不足,郜韶飛還堅持遊戲的服務器由“五分鐘”來維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