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旅遊景點介紹

春天來了,又到了踏青的時候了,想去新疆旅遊的朋友看過來哦,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新疆的旅遊景點。

一、天山天池

新疆旅遊景點介紹​享有“天山明珠”盛譽的天山天池,是一個天然的高山湖泊。它坐落在北天山東段博格達峰下的半山腰,海拔1980米。湖面呈半月形,長3400米,最寬處約1500米,面積4.9平方公里。湖深數米到105米。湖水清澈,晶瑩如玉。四周群山環抱,綠草如茵,野花似錦。挺拔、蒼翠的雲杉、塔松,漫山遍嶺,遮天蔽日。天池東南面就是雄偉的博格達主峰(蒙古語“博格達”,意為靈山、聖山),海拔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兩峰肩連。抬頭遠眺,三峰並起,突兀插雲,狀如筆架。峰頂的冰川積雪,閃爍著皚皚銀光,與天池瓦藍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構成了這個高山平湖綽約多姿的自然景觀。


二、喀納斯
新疆旅遊景點介紹

喀納斯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喀納斯自然景觀保護區位於布爾津西北部,我國阿爾泰山西北端的深山密林中,是阿勒泰風景旅遊資源中的姣姣者,堪稱“阿爾泰山旅遊明珠”。該風景區是一個森林型綜合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唯一的一塊歐洲--西伯利亞泰加林“飛地”。

三、樓蘭古城
新疆旅遊景點介紹

地理位置位於今天中國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縣北境,羅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7公里處。  景點特色樓蘭古城曾經是人們生息繁衍的樂園。她身邊有煙波浩淼的羅布泊,她門前環繞著清澈的河流,人們在碧波上泛舟捕魚,在茂密的胡楊林裡狩獵,人們在沐浴著大自然的恩賜。


四、吐魯番葡萄溝
新疆旅遊景點介紹

 火洲聞名遐爾的“清涼世界”-----葡萄溝,位於吐魯番市東北13千米的火焰山峽谷中。該溝是一條不太深的切蝕溝,南北長8千米,東西寬約0.5千米,最寬處方可達2千米,一條小溪流貫其間,溝側沿隙中時有汩汩泉水滲出。溝中綠廕庇日,滿溝全是層層疊疊的葡萄架,花果樹木點綴其間,村舍農家錯落有致,山坡高處還有許多空心土壘砌專門晾曬葡萄乾的“晾房”。葡萄溝現有葡田400公頃,主要種植著名的無核白葡萄、馬0、喀什哈爾、黑葡萄、比夾幹、梭梭葡萄、紫葡萄等數十個葡萄品種。年產鮮葡萄600萬千克,葡萄乾300多噸。這裡的無核白葡萄乾鮮綠晶亮,  酸甜可口,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被稱做“中國綠珍珠”。設在葡萄溝與吐魯番市間的果酒廠,引進了國內一流的葡萄酒釀造、貯存、灌裝的生產流水線和葡萄、哈蜜瓜、桑椹罐頭和濃縮汁軟包裝生產流水線,及一個可容納數千噸瓜果的大型冷藏庫。這裡生產的吐魯番全汁葡萄酒暢銷全國。在葡萄溝深處,專為中外旅遊者修建了一處佔地數千平方米的葡萄遊樂園,這裡濃廕庇日,鋪綠疊翠,泉流溪涌,曲徑通幽,甜蜜的葡萄,醉人的歌舞,令人心曠神怡。

五、蘇公塔
新疆旅遊景點介紹

  蘇公塔位於新疆自治區吐魯番市東南郊,距城約6公里。  蘇公塔又被當地的維吾爾族人民稱為“吐魯番塔”。在蘇公塔的入口處,保存有建塔時的石碑一塊,碑的兩面分別用維、漢兩種文字記載了建塔的原因。該塔是吐魯番郡王蘇來滿二世為紀念和表彰其父額敏和卓的功績而修建的,塔始建於回曆1181年(公元1779年,清乾隆四十四年)。額敏和卓是魯克沁王的後裔,1694年出生於哈拉和卓,是吐魯番地區的統治者和宗教領袖,曾因維護祖國的統一,被清政府封為“扎薩克”。在平定準噶爾、大小和卓叛亂的鬥爭中屢建功勳,分別於雍正十一年(1733年)、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先後-為輔國公、鎮國公。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又被清政府授予郡王品級,第二年正式封為郡王。  蘇公塔塔身呈圓柱形,通高37米,底部直徑達10米,全部以磚塊砌築而成,外面飾有各種各樣的花紋,有菱格紋、山紋、水波紋、變體四瓣花紋等幾何圖案,共有15種之多,都是維吾爾族的傳統紋樣,美觀大方。塔體在不同的方向和高度,砌築有14個窗口。塔頂呈盔形,塔內有螺旋形的臺階72層,人們可以拾梯而上,直至塔頂。塔內沒有木料,全憑一個磚砌的螺旋形中心支柱支撐整個塔身的重量。據當地的維吾爾族人民相傳說,蘇公塔是清代維吾爾族建築大師伊布拉音等人設計建造的,具有典型的維吾爾族建築特徵。

六、勝金口千佛洞
新疆旅遊景點介紹

   勝金口千佛洞在吐魯番市東北部約40公里處。為唐至元年間的佛寺遺址。共有四處:兩處在山腰,兩處在山麓。計有洞窟10個,為土坯砌築,窟內間有壁畫。窟頂繪有捲雲紋配成的蓮花、枯木寒鴉圖和葡萄滿枝、垂柳成蔭圖及千佛像等。大多有回鶻文題記。其中一窟,壁上有回鶻文寫經。此外,在山麓的院落中有大殿和察房,在此曾發現婆羅米字母的文書、梵文和漢文佛經以及唐"開元通寶"錢幣。

七、交河故城
新疆旅遊景點介紹

   交河故城是世界上唯一的生土建築城市,也是我國保存兩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遺蹟,唐西域最高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最早就設在這裡。1961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八、阿斯塔那古墓群
新疆旅遊景點介紹

   阿斯塔那古墓群,距吐魯番市約40多公里。它是古代高昌王國城鄉官民的公共墓地,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2公里。墓葬按家族種姓分區埋葬,以天然礫石為界,畛域分明。   阿斯塔那墓形制為斜坡墓道洞室墓。古墓平面形狀如“甲”字。墓室前方,是一條10多米的長的斜坡墓道,墓道盡頭連著墓室,是死者安息的地方,墓室一般高為2米以上,4米見方大小,墓室頂為平頂或穹窿形。死者多安放在洞室後部的土炕或簡易木床上,他們頭枕雞鳴枕,面部掩巾,眼上蓋瞑目,雙手握木,身著棉麻或絹錦織品製作的衣服。死者四周,或陳放模擬的亭臺樓閣、車馬儀仗、琴棋筆墨,或陳放葡萄、瓜果、餃子、麵餅等食品,供死者陰間驅使或享用。有的墓室後壁,繪有人物、鳥禽、花卉、山水壁畫,形象逼真,線條流暢。在古墓中出土文書、墓誌、繪畫、泥俑、陶、木、金、石等器物以及古代錢幣和絲、棉毛織物等珍貴文物上萬件,尤其珍貴的是這裡出土的乾屍即中國木乃伊,可以與埃及的相媲美,聞名世界。   阿斯塔那古墓以葬漢人為主,同時葬有車師、突厥、匈奴、高車以及昭武九姓等少數民族居民,這說明當時高昌王國的主體民族是漢族,各民族之間是平等的。

九、坎兒井


新疆旅遊景點介紹

  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近千條,全長約5000公里。坎兒井的結構,大體上是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的喀拉烏成山,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潛入戈壁灘下。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 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坎兒並不因炎熱、狂風而使水分大量蒸發,因而流量穩定,保證了自流灌溉。

十、吐魯番郡王府

新疆旅遊景點介紹​  吐魯番郡王府位於吐魯番市區東郊的葡萄鄉木納爾村,距吐魯番市區2公里,毗鄰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蘇公塔,周圍葡萄園環抱,環境優美是遊客、攝影愛好者的最佳首選景點,也是欣賞民族歌舞、品嚐民族御宴的好去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