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血檢正常,兩歲嬰兒卻感染愛滋:這病毒究竟從何而來?

父母血檢正常,兩歲嬰兒卻感染艾滋:這病毒究竟從何而來?

對於艾滋病,我們都是談之色變,唯恐這種疾病會突然降臨到我們身上。

但一個才幾歲大的孩子,不幸患上艾滋病是怎樣的體驗呢?

據媒體報道,貴州省貴陽市一名兩歲的嬰兒感染艾滋病毒,其父母懷疑在醫院中感染。

據嬰兒的母親回憶,在去年10月自己兒子曾經在這家市婦幼保健院住院治療,期間有過一次輸血。然而在去年年底,孩子在轉院時做血檢時,發現HIV初篩呈現陽性。

而到了今年6月,2歲的兒子被確診為感染艾滋病病毒。但父母HIV檢查結果均為陰性,因此便懷疑孩子是否在之前抽血時感染。

父母血檢正常,兩歲嬰兒卻感染艾滋:這病毒究竟從何而來?

這病毒何來呢?究竟怎樣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呢?

涉事醫院負責人希望能夠儘快查清事實,有責任一定承擔,如果與醫院無關,也希望能還一個清白。目前尚未調查中,我們也一直跟進這個問題,尋找這個病毒的真相。

一旦患上艾滋病,還能有救嗎?

實際上,這名嬰兒檢測出HIV病毒為陽性,但仍然是潛伏期,在醫學上並不能判定為“患上艾滋病”。一旦從潛伏期進入艾滋病,病情才會難以控制。

但如果在這段時間,堅持藥物治療,是能夠控制HIV病毒載量,保持身體正常運作,就能夠不惡化為“艾滋病”。

很多人在感染HIV或患艾滋病之後,只要能夠及時看醫生病謹遵醫囑,堅持服藥或其他治療,是能夠減緩HIV感染髮展至艾滋病的過程,從而可以維持正常生活。

父母血檢正常,兩歲嬰兒卻感染艾滋:這病毒究竟從何而來?

嬰幼兒一旦感染艾滋病,會有哪些症狀?

由於嬰幼兒免疫力較為薄弱,再加上母體寄帶、餵養等原因,因此也成為了艾滋病高發的群體。那麼,假若嬰幼兒不幸患上艾滋病,究竟會有哪些症狀?

由於艾滋病的潛伏期一般較長,因此在潛伏期並沒有明顯症狀。但兒童的艾滋病臨床表現,除了沒有淋巴結病變、機會性感染外以及卡波濟氏肉瘤外,其他症狀都跟成人患者相似:

1. 體重突然降落10%以上;

2. 出現慢性腹瀉的症狀,每日至少拉兩次像稀水一樣的大便,並維持一個月以上;

3. 發熱久治不愈,有時候會出現一個月以上都在重複或持續發熱;

4. 重複或多發嚴重性的細菌感染,例如出現肺炎、腦膜炎、膿毒血癥、骨關節炎以及深部膿腫等。

父母血檢正常,兩歲嬰兒卻感染艾滋:這病毒究竟從何而來?

另外,幾乎所有艾滋病兒童都均有肝脾腫大、間質性肺炎以及發育不良等表現。在實驗檢查,大多數兒童艾滋病的淋巴細胞絕對數正常,這個是與成人艾滋病的唯一區別免疫學指標。

還原真相!嚴肅對待!

面對這類事情,咱們也別急上綱上線,更不要盲目帶節奏。

這並不是簡單一起醫療糾紛,更多是醫療工作制度是否有嚴格把控和遵守。若孩子在治療過程中感染艾滋病病毒,無論是哪個環節出錯,都意味著有更多患者暴露在風險之中。

父母血檢正常,兩歲嬰兒卻感染艾滋:這病毒究竟從何而來?

通過這名不幸的嬰兒背後,暴露出怎樣漏洞,是否有沒有其他受害者,這是相關部門,也是我們群眾所需要關心的問題。因此,嚴肅對待,還原真相,莫讓群眾的質疑得不到回應。

我們靜待真相的公佈,讓這個不幸的孩子能夠得到一個公正說法,也希望這樣的悲劇不再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