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歷史上大一統王朝首都劃分,四大古都應該如何排序?

摩利支天MLZT


首先,很高興能夠回答此題。題目中的“四大古都”,是傳統史學的說法,已經是過時的說法了。如今,隨著學術界對古都的研究大規模展開,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不管是在學術界還是古都學會認定的古都個數,遠遠超過四個,先後有五大古都、六大古都、七大古都之說。

上個世紀初,梁啟超先生提出中國五大古都之說,五大古都分別是:西安、南京、洛陽、開封、北京。30年代,又將杭州加入古都行列,由五大古都上升為“六大古都”,但是並未提出可信的劃分標準,未被大眾所接受。新中國建立後,杭州大學(今浙江大學)的陳橋驛先生深入研究了中國的古都,系統的提出了“六大古都”之說,出版書籍《中國六大古都》一書,將杭州列入大古都,自此六大古都被大眾接受,分別是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



後譚其驤(著名歷史地理學家)發表了《中國歷史上的七大首都》一文,認為“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曾經做過一統政權或較大的地區政權的首都的城市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長安、洛陽、鄴、開封、南京、杭州和北京七大首都”,並把這七個首都又分為三類:“連續幾個王朝長期作為統一政權首都的有長安、洛陽和北京;作為統一政權首都時間較短的有開封和南京;而鄴和杭州則僅作過較大的地區政權的首都”,分析了古代王朝建立都城的地理、經濟、軍事等方面的條件。後陳橋驛修成了以前了“六大古都”之說,吸收了譚其驤先生的觀點,又寫了《中國七大古都》。


2004年11月,中國古都學會,認定鄭州為第八大古都,因此就有了八大古都之說: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安陽、鄭州,但是八大古都的認可度不高。


言歸正傳,回答題目,如果硬要給“四大古都”排序,一分高下,我認為應該這樣排列:

1.西安

西安(長安),位於關中平原,有“四塞之高,形勝之區”之稱,地理位置優良,有易守難攻之勢。關中平原,又有“八百里秦川”之稱,土壤肥沃,在三國一下,號稱天府之國。因長安上述的優點,所以很多王朝長安為都城。在中國歷史上,流傳千古的秦漢、唐朝,其都城都選在長安,因這,足夠把西安放在四大古都之首。




2.北京

北京在元明清時期為首都,雖然所經朝代遠遠低於長安,但是,元明清三代是大一統時期,版圖面積大,北京在統一王朝的政權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從現今的遺存來看,北京保留了大量的文物古蹟,且如今仍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3.洛陽

洛陽曆史悠久,是著名的文化古城。洛陽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虎洛陽有十三朝古都之稱。如今,保留了部分遺蹟,有旅遊價值。

4.南京

南京為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美譽,南京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厚重,流傳故事眾多,歷史名人輩出,在歷史舞臺上曾經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南京作為十朝都會的時間如下:



上述只是我個人觀點,歡迎諸位討論、補充,同時,歡迎關注。


沙漠孤狼2017


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什麼才是大一統,歷史上的大一統都有哪些朝代。

所謂大一統,就是真正雄霸九州,不存在另一個國家或多個國家與其分享華夏這片熱土。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真正實現大一統的朝代有周(西、東)、秦、漢(西、東)、晉(西)、隋、唐、宋(北)、元、明、清,之所以晉和宋只有西晉和北宋,不含東晉和南宋,是因為東晉和南宋與其他國或朝已經分江而治。

夏、商、春秋、戰國、南北朝、唐和宋之間的五代十國均不屬大一統王朝,故不能將其定都也算進去。



所以按照大一統王朝首都劃分,四大古都排序應是:西安(西周、西漢、隋、唐)、北京(元、明、清)、洛陽(東周、東漢、西晉)、南京(明),西安之所以排名第一,因為西安在建都時間上最長、影響上最大,是中國封建社會最鼎盛時期。北京之所以排名第二,是因為中國自元以後近千年歷史都在北京度過,北京完全可以代表中國封社會最後時期的發展。本來開封、南京和咸陽在建都朝代上都有一個一統王朝,只因南京還有幾個非一統王朝在此建都,影響上比咸陽和開封大一些,故取代開封和咸陽名列古都第四。



值得一提的是,洛陽在歷史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不但是幾個一統王朝的都城,還是當過一段時間幾個一統王朝的陪都,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和貢獻也比較大,只是時間和影響上稍遜於西安和北京,所以屈居古都第三。謝謝!


知未是也


中國的四大古都,一般認為是西安、洛陽、北京和南京,按照大一統王朝來劃分的話,應該是北京在先,西安其先,洛陽再次,南京最後。

大一統王朝,有秦、西漢、東漢、西晉、隋、唐、元、明、清。它們的首都分別是:

西安——秦(14年);西漢(210年);隋文帝(15年);唐(271年),共510年;

洛陽——東漢(195年);西晉(36年);隋煬帝(14年);武周(15年);唐末(3年),共263年;

北京——元朝(97年);明朝(223年);清朝(267年),共587年;

南京——明初(53年)。

所以,在大一統王朝裡面,北京做首都時間最久,西安第二,洛陽第三,南京則最短。



青言論史


四大古都排序意見:西安、北京、洛陽、南京。

不算割據政權,按照大一統王朝算,我國曆史上有秦(維持統一12年)、西漢(維持統一115年)、東漢(維持統一154年)、西晉(維持統一10年)、隋(維持統一23年)、唐(維持統一250年)、北宋(維持統一148年)、元(維持統一72年)、明(維持統一246年)、清(維持統一228年)等10個封建王朝,定都分別為長安(西安)、長安(西安)、洛陽、洛陽、大興(西安)和洛陽、長安(西安)、汴梁(開封)、大都(北京)、應天府(南京)和順天府(北京)、北京。

西安經秦、西漢、隋、唐4朝,作為首府時間長達383年,秦開大一統之先,漢唐盛世,我以為西安當位列四大古都之首。




北京曆元、明、清3朝,作為首府長達507年,時間最長,疆域最大,明清盛時也是當時世界上的一流強國,我以為北京在四大古都中的排名應當排名靠前,第一已經給了西安,那麼就排在第二吧。

洛陽經東漢、西晉和隋3朝,作為首府179年,可列為第三。

南京僅作為明朝初期的國都30餘年,我意排在第四名。

個人淺見,不對不妥之處大可爭論交流。其中大部分數據來自360百科,在此表示感謝。


忘我子


十個大一統王朝清單:秦、西漢、東漢、西晉、隋、唐、北宋、元、明、清

依次為:咸陽、長安、洛陽、洛陽、長安洛陽、長安洛陽、開封、北京、北京南京、北京

數量:咸陽:1

西安:1+0.5+0.5=2

洛陽:1+1+0.5+0.5=3

北京:1+0.5+1=2.5

開封:1

南京:0.5

看數量洛陽>北京>西安>開封=咸陽>南京;排名如下:第一洛陽,第二北京,第三西安,第四開封(北宋168年遠遠大於秦15年)。

按大一統王朝實際定都時間看:

咸陽:約15

西安:約200+約18+約200=約420

洛陽:約200+約50+約15+約100=約365年

開封:約168年

北京:約100+約220+約260=約580年

南京:約50年

按持續時間,第一北京、第二西安、第三洛陽、第四開封。

綜合來看北京洛陽西安第一陣營,開封南京第二陣營,咸陽比較尷尬。


俠心劍意


感謝邀請,回答之前,我們先大概說一下大一統的概念。通常說歷史上的大一統政權一是統治漢地的政權,二是指君主專制,三是指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當然,如果按照天子至上、華夷之分、等級森嚴的廣義說法似乎西周也是可以打插邊球的。

我們為了避免爭議,就採用大家公認的說法。按照公認說法我國大一統王朝有秦、西漢、東漢、西晉、隋、唐、元、明、清。北宋由於未統制所有漢地,故此不統計在內。

我們按照建都時間早晚,建都時間長度,以及在歷史上的影響力,綜合排序四大古都的排序應該是:

西安:共有秦、西漢、隋、唐四大王朝,建都時間最早,建都時間最長,四大王朝歷史上影響力巨大。所以排名第一。

北京:元、明(成祖開始)、清三大王朝從建都時間長度,以及歷史上的影響力都略遜於西安故此排名第二。

洛陽:東漢、西晉兩個王朝,從建都時間長度,和歷史影響力都遠不及北京,尤其西晉乏善可陳。所以排名第三。


南京:南京雖為天下文樞,但大一統王朝只有明成祖之前在南京建都,所以排名第四。

如此排名大家認為如何,公正客觀吧。


天道TD


中國歷史上實現大一統的朝代共有九個,分別是:秦、西漢、東漢、西晉、隋、唐、元、明、清。這九個朝代首都都在這四個城市。



1.按建都先後順序:西安(秦在咸陽,西漢)、洛陽(東漢)、北京(元)、南京(明,明成祖前)。



2.按統一朝代數量:西安(秦、西漢、隋、唐4個)、北京[元、明(明成祖後)、清3個]。洛陽(東漢、西晉2個)、南京〔明(明成祖前)1個〕。



3.按今天國際影響力:北京、西安、南京、洛陽。



4.按時間長短:西安、北京、洛陽、南京。


歡迎大家批評指導。


青松臘梅602


如果按照大一統王朝排名四大古都的話,排名應該如下:

第一名,北京。大一統王朝中北京佔據三個,分別是是元王朝的大都,明、清王朝的京師。由於元明清這三大統一王朝對中國近現代有這更深遠的影響所以排名第一無可厚非,北京目前是中國政經文化中心。此外如果加上中國古代金朝的上都的話,北京作為都城就高達800年。



第二名:西安。統一王朝佔據三個,分別是隋唐王朝都城,漢王朝都城。再加上中國西周,北周王朝,統治中國長達750年,是四都中建都最早的王朝。


第三名:洛陽。 大一統王朝中只有東漢建都於此。因此排在北京,西安之後。此外,東周,西晉,北魏,五代的後唐也建都於此。

第四名:南京。大一統王朝中只有明王朝初期在此建都城,到中後期成為明的留都。但南京確是漢族三次復興的大本營。在這裡西晉的建都保存了漢族的文化;明時朱元璋以此為根據地,驅除蒙元,恢復了漢人的統治;中華民國以此為都展開了一副救亡圖存的歷史生動畫面。此外,三國東吳,晉,南北朝宋,齊,梁,陳也在此建都。



雲之端閒談


1西安 2洛陽 3北京 4南京

1西安:建都王朝,西周.秦.西漢.新莽.更始.赤眉.東漢(獻帝初).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燕(一個月).東魏.北周.隋.唐十三個王朝_十三朝古都

2洛陽:建都或遷都來此處的王朝,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493年後).隋(煬帝后).武周.後梁.後 唐九個王朝_九朝古都

3北京:建都或遷都來此處的王朝,遼(1125年).金(金中期海陵王后).元.明(明成祖後).清五個王朝_五朝古都

4南京:建都或遷都來此處王朝,東晉.宋.齊.梁.陳.明六個王朝_六朝古都


鄉村的綠水青山


首先界定大一統王朝,按照關鍵詞大一統、王朝、首都,陪都不算、臨時都城也不算,從周算起,有秦、西漢、東漢、西晉、隋、唐、北宋、元、明、清,分別定都鎬京、洛邑、咸陽、長安、洛陽、洛陽、長安、長安,開封、大都、南京、北京、北京,再採用近似相等原則,以今天地名套用則為西安、洛陽、咸陽、西安、洛陽、洛陽、西安、西安,開封、北京、南京、北京、北京。

相同票數按作為首都的時間排序,西安(西周,西漢,隋,唐)洛陽(東周,東漢,西晉)北京(元明清)南京(小朝廷建都的多)

一家之言,敬請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