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五大著名「讖語」

讖(chèn)語指事後應驗的話,歷史上出現了很多讖語,幾乎歷朝歷代都有。今天我們來說說歷史上著名的一些讖語。

一、亡秦者胡。據說秦始皇在世時,得知一個讖語:“亡秦者,胡也”。《史記》雲:因使韓終﹑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藥。始皇巡北邊,從上郡入。燕人盧生使入海還,以鬼神事,因奏錄圖書,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秦始皇以為胡指的是胡人,於是他命蒙恬北擊匈奴,擊敗匈奴後又修萬里長城,防止匈奴南侵。誰知胡實指胡亥,最後果然是把秦朝弄得滅亡了。

歷史上五大著名“讖語”

二、劉秀當為天子。漢光武帝劉秀為平民時,就有預言說“劉秀當為天子”。據說當時的國師劉歆還因此自己改名劉秀。《太平御覽》引《東觀漢記》載:光武微時與鄧晨觀讖,雲:“劉秀當為天子”。或言:“國師公劉秀當之”。光武曰:“安知非僕乎?”建武三年,說故舊平生為忻樂。晨從容謂帝曰:“僕竟辦之”。帝大笑!《後漢書》也記載:王莽末,光武嘗與兄伯升及晨俱之宛,與穰人蔡少公等宴語。少公頗學圖讖,言劉秀當為天子。或曰:"是國師公劉秀乎?"光武戲曰:"何用知非僕耶?"坐者皆大笑,晨心獨喜。

歷史上五大著名“讖語”

三、代漢者當塗高。這句讖語不知出現於何時。《後漢書》記載:帝患之,乃與述書曰:“圖讖言‘公孫',即宣帝也。代漢者當塗高,君豈高之身邪?乃復以掌文為瑞,王莽何足效乎!似乎早在漢光武帝時,就流傳了這句讖語。東漢末年的袁術以為自己應之,遂稱帝,誰料其不久就敗亡了。《後漢書》:(袁術)又少見讖書,言“代漢者當塗高”,自雲名字應之。《典略》也有類似的記載:又見讖文雲:“代漢者,當塗高也。”自以名字當之。後曹丕篡漢建魏,人們認為此讖語應驗了。《三國志》雲:周因問曰:“昔周徵君以為當塗高者魏也,其義何也?”瓊答曰:“魏,闕名也,當塗而高,聖人取類而言耳。” 按照杜瓊的理解,“塗”指的是泥土,泥土壘高就是城牆或者宮殿,而“魏”的本義就是宮殿;再者,漢朝以前的官職名稱都不含“曹”字,而到了漢朝“名官盡言曹,使言屬曹,卒言侍曹”,連杜瓊也驚歎這是天意要曹魏取得炎劉。如此看來,袁術的解釋只侷限在“塗”字上,而忽略了後面還有一個“高”字,泥土平鋪是道路,泥土高壘卻成了城闕,即魏也。

歷史上五大著名“讖語”

四、桃李子,得天下。隋煬帝時,民間流傳童謠《桃李歌》,言李氏為天子。《隋書》載:大業中,童謠曰:「桃李子,鴻鵠繞陽山,宛轉花林裡。莫浪語,誰道許。」其後李密坐楊玄感之逆,為吏所拘,在路逃叛。潛結群盜,自陽城山而來,襲破洛口倉,後復屯兵苑內。莫浪語,密也。宇文化及自號許國,尋亦破滅。誰道許者,蓋驚疑之辭也。人言應在李密身上。《隋書》還記載:有方士安伽陀,自言曉圖讖,謂帝曰:“當有李氏應為天子。”勸盡誅海內凡姓李者。術士安伽陀也知李氏為天子,勸隋煬帝盡誅李姓人,隋煬帝因此而殺了李渾。《資治通鑑》記載:會有李玄英者,自東都逃來,經歷諸賊,求訪李密,雲“斯人當代隋家。”人問其故,玄英言:“比來民間謠歌有《桃李章》曰:‘桃李子,皇后繞揚州,宛轉花園裡。勿浪語,準道許!’‘桃李子’,謂逃亡者李氏之子也;皇與後,皆君也;‘宛轉花園裡’,謂天子在揚州無還日,將轉於溝壑也;‘莫浪語,誰道許’者,密也。”既與密遇,遂委身事之。誰知李密敗亡,最後李淵建唐,應驗了讖語。

歷史上五大著名“讖語”

五、女主昌。話說唐太宗時,有讖語云:唐三世後,有女主武王代天下。唐太宗以為此讖語說的是李君羨,將其殺之(李君羨封邑、屬縣皆有武字,又小名武娘子)。《舊唐書》記載:貞觀初,太白頻晝見,太史佔曰:“女三昌。”又有謠言:“當有女武王者。”太宗惡之。《資治通鑑》亦記載:初,左武衛將軍武連縣公武安李君羨直玄武門,時太白屢晝見,主史佔雲:“女主昌。”民間又傳《秘記》雲:“唐三世之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上惡之。我們都知道,最後此讖語應驗在武則天身上。

歷史上五大著名“讖語”

這些讖語最後似乎都應驗。它們是後人附會、捏造出來的(說是後人捏造的也不太可能,畢竟史實在那裡),還是果真有那麼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