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長平之戰發生的前因後果,讓人非議所思?

周赧(nan)王五十三年(公元前262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4年),秦、趙兩強在(趙國)長平爆發了中國歷史上首次百萬大軍的正面對抗,最後秦國戰勝了趙國。長平大戰後,趙國從此一蹶不振,秦國成為了戰國後期唯一的超級大國。此戰也是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中發生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圍殲戰。

在長平大戰中,秦、趙兩國是鬥智、鬥勇,無論是軍事上的白起、王齕(he)、廉頗、趙括的排兵佈陣,范雎、藺相如的外交策略,還是秦王、趙王的戰略部署,雙方打的是飛沙走石、驚天動地。那麼,歷史上長平大戰的起因、經過、結果又是怎樣的呢?它又給歷史遺留下了哪些未解之謎呢?

揭秘:長平之戰發生的前因後果,讓人非議所思?

在本書中,我將從秦國的丞相范雎(也有說是範睢 sui)入手,通過對他的分析,由范雎的經歷來引出戰國七雄各自的情況,以及長平大戰的背景、起因、經過、結果。如果有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希望各位讀者會喜歡這本書。

揭秘:長平之戰發生的前因後果,讓人非議所思?

第一章【范雎使齊】

范雎是魏國人,早年時家裡十分貧困,可是他心懷大志,曾效仿蘇秦、張儀遊說列國,可惜都沒有得到重用,最後,范雎在魏國的中大夫須賈門下(混口飯吃),為須賈做些雜事,算是須賈手下的幹吏。

有一次,須賈和范雎等人出使齊國,時間長達幾個月,但最後事情都沒辦成,所以,須賈、范雎等人決定回魏。可是,正在這時,齊襄王以個人的名義送給了范雎十斤金子和幾車牛肉美酒。此時的范雎是魏國使者中的一員,身為國家的使臣,怎能接受齊國國君的私禮呢?所以,范雎就全部委婉的推辭了。魏國的正使須賈聽說了這件事之後,大怒,想我一個堂堂的魏國正使,齊襄王都沒有送我禮物,范雎只不過是我的一個小小的手下,居然能···哼!齊王為什麼要送贈禮給范雎呢?難道是范雎將魏國的國家機密情報賣給了齊王?心中雖然這麼想,但久經官場的須賈此時卻是隱忍了下來,並讓范雎接受了齊襄王送的幾車牛肉美酒,可拒絕了十斤金子這一筆橫財。(如果按一斤十兩計算,一兩50克,按照現在金價一克大概280元,相當於現在:140萬人民幣)

看到這,我有了這麼幾個疑問:

(1)須賈和范雎出使齊國主要是為了什麼呢?可惜的是,在正史《史記》、《資治通鑑》中沒有記載。

(2)齊王為什麼要贈金和美酒給范雎呢?在司馬遷的《史記》記載是:“齊襄王聞雎辯口”翻譯過來是:齊王聽說范雎這人口才非常的好。之後,贈送黃金和美酒就是齊襄王賞識范雎了,好像是把因果關係寫清楚了,但我個人覺得還有一些蹊蹺。據我在中國的歷史資料查閱中,我覺得齊襄王不是雄主,可也不是庸主,他的才能應該在中人之上,守住齊國的基業應該還是沒問題的。可是,在後來的秦昭襄王三十六年中,范雎不僅有秦昭襄王的心腹王稽(ji)推薦,自己還給英明雄主的秦王上書,得到的卻是秦王的不理不睬,僅僅只有中才的齊襄王怎麼會就憑聽說就賞賜范雎呢?

為了進一步探究這一問題,我覺得我們應該先回答第一個問題——須賈和范雎為何要出使齊國?在此,我大膽的做出推測(純屬個人):須賈和范雎出使齊國是為了達成——魏、齊兩國的秘密結盟(害怕惹怒秦、趙,所以要秘密)。而且就在朝堂之上,范雎一個人的雄辯大才、名家風範折服了齊國君臣,得到了齊襄王的賞識,齊王想把范雎招到齊國來做官,可惜最後范雎沒有答應。

當然,也有記載說:當天,須賈和范雎二人來到齊國的大殿之上,面見齊王和丞相安平君田單,須賈由於出言不遜,惹怒了齊王和安平君田單,這時,范雎見局面很僵,就先替須賈解圍,之後還說了這樣的一段話:

“決定兩國的關係不在於使者的言語,而在於兩個國家自身的具體情況。在國與國之間的外交中,如果只看重自身的利益,那麼這個國家就會陷入孤立、背信棄義的危險;如果只看重信義,那麼也會像宋襄公一樣腐儒,喪權辱國。在國與國外交中,應該以利益和信義兩者兼得為上上之道。魏國西有虎狼強秦,北有胡服趙人,如兩座大山壓得魏國喘不過氣來;而齊國,雖然剛剛復國,但是久經戰亂,百廢待興,國力、民力、財力大衰,現在正是應該休養生息、發展漁鹽業之時。所以,魏、齊兩國的結盟既符合道義,又符合自身的利益,是上上之策。”

揭秘:長平之戰發生的前因後果,讓人非議所思?

齊王聽了之後,大悅,認為范雎是個賢才,當然,齊襄王也提出了自己的條件:歸還五國攻齊時(這件事,在後面介紹齊國時會講到),魏國趁機佔領的齊地。在古代,割讓城池土地都是要君王才能決定。在這件事上,須賈和范雎是做不了主的,他們必須先回國,告訴魏王。所以,史書上才有他們沒有把事情辦好的記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