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作業如何避免觸電危險?

電工作業如何避免觸電危險?

防止觸電的常用技術措施要有:絕緣、屏護、間隔、接地、接零、加裝漏電保護裝置和使用安全電壓等。在完善技術措施的前提下,還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觸電事故的發生。

電工作業如何避免觸電危險?

1.認真學習安全用電知識,提高自己防範觸電的能力。注意電氣安全距離,不進入已標識電氣危險標誌的場所。不亂動、亂摸電器設備,特別是當人體出汗或手腳潮溼時,不要操作電器設備。

2.發生電氣設備故障時,不要自行拆卸,要找持有電工操作證的電工修理。公共用電設備或高壓線路出現故障時,要打報警電話請電力部門處理。

3.按設計規範和操作規範施工,保證安裝質量。不用質量低劣、破舊損壞的電線和電器設備。

4.電器設備一定要有保護接零和保護接地裝置。並經常進行檢查,確保其安全可靠。

5.根據線路安全載流量配置設備和導線,不任意增加負荷,防止過流發熱而引起短路、漏電。更換線路保險絲時不要隨意加大規格,更不要用其他金屬絲代替。

6.修理電器設備和移動電器設備時,要完全斷電,在醒目位置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安全標示牌。未經驗電的設備和線路一律認為有電。帶電容的設備要先放電,可移動的設備要防止拉斷電線。

7.使用中經常接觸的配電箱、配電盤、閘刀、按鈕、插座、導線等要完好無損。絕緣老化、損壞的要及時更換。

8.機床工作燈、手提臨時照明燈,要使用不超過36伏的安全電壓。

9.雷雨天應遠離高壓電杆、鐵塔和避雷針。避雷針要完好無損,並定期進行檢測。

10.各項施工中要避開高壓線的保護距離。2004年4月8日,廣東揭陽石某公司20多人抬鐵架時觸到空中的萬伏高壓電線,導致12人死亡。此類血的教訓一定要牢記。

11.高壓線落地時要離開接地點至少20米,如已在20米之內,要並足或單足跳離20米以外,防止跨步電壓觸電。

12.發生電器火災時,應立即切斷電源,用黃砂、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切不可用水或泡沫滅火器滅火。

在檢修時可能造成的觸電迴路,通常有以下三種:

(1) 兩線間的觸電迴路:當檢修者人體的兩個不同部位同時觸及兩根導線的裸露部分,或兩個接線端子時,人體就接通了兩線間的電路,形成觸電迴路,如果觸及的是低壓線路的兩根相線,則人體承受的是380V的線電壓;如果人體觸及的是一根相線和一根中性線,則人體承受的是220V的相電壓。

(2) 線地間的觸電迴路:當檢修者人體同時觸及一根帶電相線和導電的地面、牆柱、自來水管等,電流就會流過人體、建築物和大地形成迴路。人體也可能承受到220V的電壓,流過人體的電流值也嚴重的威脅生命。

(3) 人體介入電路的觸電迴路:當電工在檢修單線控制開關(如普通電線開關)、熔斷器或導線連接點時,如果人體同時觸及兩個接線端子或斷開的兩個線頭時,一旦電路帶上電,那末人體就被串入迴路。這時,通過人體的電流和用電器的功率有關,往往超過人體所能承受的程度。

為了防止形成上述三種觸電迴路,電工在進行低壓帶電檢修工作時,必須同時嚴格貫徹以下三點安全操作原則:

(1) 單線操作:在檢修工作時,人體在任何時間都不可分別觸及兩個線頭,或兩個接線端子,或兩個觸點,必須一個線頭一個線頭加工。凡有可能因不慎而觸及的鄰近帶電裸導線,必須預先加以遮護。

(2) 與大地隔絕:電工在檢修時,人體各部分必須與大地(包括與大地有連通的可導電的建築物及管道)有可靠的絕緣隔離。因此,電工必須嚴格按照安全工作規程穿著電工絕緣鞋、防護工作服和用帶有絕緣手柄的工具,以及採用竹或木結構的乾燥梯子登高。如不等高,可用乾燥的木板等絕緣物墊在下面,同時,在操作時人體不可觸及建築物。此外,在接受未與大地隔離人員遞交工具或零件時,檢修者必須停止操作,雙手必須脫離檢修點。這樣,才能避免形成線地間的觸電迴路。

(3) 分斷電流回路:電工在檢修用電器具的個別迴路時,應首先杜絕電路可能形成的閉合迴路。如在檢修電燈開關時,必須先卸下燈泡,這樣,即使人體同時分別觸及開關的兩個接線端子,也不會因人體介入而形成閉合迴路。又如在配電板上更換整隻熔斷器時,必須先拔去移動電具的電源插頭,這樣,即使雙手同時觸及上下兩個連接線頭也不會因人體介入而形成閉合迴路。此外,在檢修燈頭或掛線盒時,必須把電燈開關分斷,這樣可以避免同時觸及兩個接線端子時而形成的觸電迴路(也屬於介入觸電,這時人體代替了用電器具,在電路中人體變成了負載)。必須著重指出的是:儘可能停電作業,工作之前要驗電,要防止突然來電,如果萬不得已而帶電工作時,以上三種避免形成各種觸電的安全措施,必須同時採用。如果只採用其中一種或兩種,仍然會發生觸電事故。例如:如果沒有采取與大地隔絕這一安全措施,即使嚴格採取了單線操作和分斷電路迴路兩項措施,仍會形成線地間的觸電迴路;如果只採取與大地隔離的措施,那末,其他兩種觸電迴路也就無法避免。因此,以上三種措施必須同時採用,才能確保電工的安全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