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謙卑」再現管窺民進黨的傲慢與異變

劉匡宇社科院臺研所助理研究員

近日,民進黨在為挽救年底地方選舉的頹唐選情,再次打出“政績牌”、“改革牌”和“謙卑牌”。近期一次行程中,蔡英文稱,“年改不應大肆慶祝”;行政部門負責人賴清德緊跟著說“蔡沒大肆慶祝年改,這不是謙卑嗎”?

蔡英文首談“謙卑”是兩年前民進黨勝選之夜上,但當時“謙卑、謙卑、再謙卑”和“溝通、溝通、再溝通”的訓話很快就在推杯送盞慶功氛圍中被揶揄為“千杯、千杯再千杯”了。兩年,不只是黨內沒人在乎“謙卑”、“溝通”,蔡本人也將權力的傲慢與偏見展露無遺。從清剿黨產、“勞基法修法”到“年金改革”,民進黨一次次恃強凌弱、一意孤行,在以“改革”為名、逆民意而動的追殺分贓中,暴露出其嗜血貪婪、剛愎自用的政黨本色。

選前,蔡英文因偏好自以為是且自相矛盾的“文青體”論述而被嘲諷為“空心菜”。執政後,即便支持度僅剩兩成,蔡仍無謙恭自守之意。面對全民批評,蔡卻稱民進黨“最會溝通”、“很古意(老實)”。日前的民進黨“全代會”上,蔡又以令人歎為觀止的“8問國民黨”將矛盾硬拗為“改革得罪人”、“在野黨有組織反改革”以及“行政團隊溝通能力不足”,毫不諱言未來將主攻打壓在野黨、收買年輕選民和組織新“戰鬥內閣”以及宣傳“為什麼民進黨比國民黨執政好”。

蔡下屬們也不遑多讓,馮世寬“給自己打100分”,林全認為“慰安婦或是自願”,陳建仁稱“八仙塵爆死太少”,吳秉叡則豪言“反‘勞基法’可以不用支持民進黨”。賴清德更後來居上,要民眾接受低薪“當做功德”,社會反汙染就稱“會用乾淨煤”,水果滯銷就稱“香蕉皮可以煮了吃”。蔡當局官員充斥於口的這些匪夷所思、不知所云的“幹話”已被島內民眾集結成篇,傳為笑話。而這種普遍性的傲慢與顢頇(mān hān,糊塗而馬虎)不只暴露出民進黨人政治素養缺陷,也折射出這個黨掌握權力後的快速異化。

首先,因政治淺薄而剛愎自用。在野時,民進黨可以用選舉語言蠱惑民粹,拉抬身價;上任後要處理複雜的兩岸和政治問題,還得直接面對臺灣“中等收入陷阱”、“螺旋式下沉”的爛攤子,政治深度一測即知。從兩岸僵局持續惡化,“五缺”問題懸而難解,產業轉型空餘口號可以看出,蔡當局顯然缺乏這樣的政治智慧和治理能力,其下指標要提升臺積電設備自產化比例到50%,即被網民嘲諷“智商堪慮”。蔡當局之所以費解社會不接受其“道歉”、不理解其“苦心”,很多時候是因自欺欺人或眼界太淺,“不覺自己蠢且壞”,沉浸在自己的“政治正確”之中。

其次,缺乏惻隱之心和同理心。民進黨人出身草莽,但卻沒有悲天憫人、執政為民的格局與情懷。蔡英文更是以“大小姐”姿態,躲在拒馬、蛇龍的舒適圈裡對民間疾苦麻木不仁,一面向弱勢群體開鍘,嗆聲要勞工找老闆去要假期,並剝削退伍軍人待遇;一面又大言不慚,說“勞工是我心中最軟的一塊”,“我是臺軍最大的靠山”;而當三分之一青年陷入“青貧”,南部農民哀鴻遍野之際,蔡又豪言“經濟形勢20年最好”。如今,選民多不再期望這個“當代晉惠帝”能推己及人,只有用選票在年底教訓這個活在自己世界的政黨。

再者,民進黨無能表現的背後是陰險的政治算計。蔡英文首個任期的內政主線是以“財富再分配”重塑政治社會格局,為其長期執政和“漸進臺獨”打基礎。而蔡之所以對“年改”暗爽,是因為臺當局可以借“改革”、“法律”大旗,將被視為“國民黨票倉”的退休軍公教階層貧窮化、使其無力支援政治並加速被淘汰;而民進黨經過精算,認定此舉所討好、收買的青年選票遠大於損失的本來就不會投綠的軍公教選票。事實上,41歲就低齡退休,累積享受“十八趴”達千萬新臺幣的蔡英文本人作為體制最大受惠者,不會不清楚,做大蛋糕才是真改革,若真要重塑“分配正義”、“世代公平”,早已瀕臨破產且赤字更高的勞保、農、漁保基金和“民眾年金”才是首要目標。

不過,因為民進黨“再分配”政策本質是對異己陣營一勞永逸的追殺分贓,民進黨內才會洋溢難以自抑的興奮。若對手站不起來,則無論民進黨如何擺爛禍亂、自食而肥,都不擔心被選下臺。因此,民進黨“全代會”首次出現同額競選絕非偶然,說明民進黨兩年來已經迅速學習並超越了國民黨的“黨國體制、宮廷政治”,一個在島內越發不受制約的民進黨,正在異化為臺灣最專制、貪婪的“綠色威權怪獸”。(責任編輯 王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