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中國做不出奢侈品?只不過沒人消費得起

最近看到大家在討論,中國為何做不出自己的奢侈品?

中國真的做不出奢侈品嗎?

那麼,到底什麼是奢侈品?

誰說中國做不出奢侈品?只不過沒人消費得起

大家普遍認為奢侈品是那些非常昂貴的物品,即大部分人消費不起的物品,既不是生活必需的又沒有實際用途的昂貴物品,如名牌箱包、私人飛機、豪華遊艇之類。

中國最初對奢侈品的認識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的明朝,西方傳教士將兩座自鳴鐘作為禮物獻給了皇帝,中國對奢侈品的情緣就此展開。到清朝時期,因為受到了來自西方的啟蒙,成立了清宮造辦處。主要是為清朝王室製作各類奢侈用品。

時至今日中國人境外消費奢侈品已經是全球第一。但大部分奢侈品牌都是國外生產,多少有種國外的月亮比較圓的意味。於是,有人開始疑問,為什麼中國沒有自己的奢侈品品牌?

誰說中國做不出奢侈品?只不過沒人消費得起

除開營銷方面的因素,但就產品來說。

中國出品的奢侈品,還真不是有錢就能消費得起的。並且,任何一個國家的奢侈品品牌都不敢說能超越它們的做工與設計。

誰說中國做不出奢侈品?只不過沒人消費得起

花絲鑲嵌,又名細金工藝,將貴重的金銀通過壓條抽成髮絲一般細的絲,彎曲勾勒成各種造型,鑲嵌以瑪瑙、翠羽和各色紅藍寶石。

花絲鑲嵌從來都是珠寶最頂級的工藝,無出其右。因工藝繁複、用料名貴,多用於皇室用品。

誰說中國做不出奢侈品?只不過沒人消費得起

這是用黃金製成極細的金絲,以編織方式鉤織出的作品。這種技藝已經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傳承人逐漸凋零,如今僅存一位傳承人精通此技。

誰說中國做不出奢侈品?只不過沒人消費得起

花絲工藝基本技法用八個字來概括即為:掐、填、堆、壘、織、編、攢、焊。

這支明代雙鸞銜壽果金簪,是明末的巔峰之作。其最巧妙之處在於花托與小鳥相連的花蕊,由金絲彈簧所制的連接線,只要稍有微動,鸞鳥便振翅欲飛,栩栩如生。

誰說中國做不出奢侈品?只不過沒人消費得起

說起名牌包,試問,哪家奢侈品能用金絲代線製成箱包?

點翠工藝是一項中國傳統的金銀首飾製作工藝。漢代已有。先用金或鎦金的金屬做成不同圖案的底座,再把翠鳥背部亮麗的藍色的羽毛仔細地鑲嵌在座上,以製成各種首飾器物。

翠羽根據部位和工藝的不同,可以呈現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加之鳥羽的自然紋理和幻彩光。

誰說中國做不出奢侈品?只不過沒人消費得起

自古的帝王服裝王后的鳳冠,就採用翠鳥鳥羽作為裝飾,經歷漫長歲月仍是鮮豔閃亮。

這項工藝曾因翠鳥過度捕殺而一度失傳,後用其他材料代替後才得以傳承。目前的點翠工藝都是仿點翠。

順帶一提,聽說《甄嬛傳》中華妃佩戴的點翠首飾全是真點翠,真是壕無人性!

誰說中國做不出奢侈品?只不過沒人消費得起

金漆鑲嵌。所謂“金”,指製作過程中運用到的黃金,包括金片、金箔、金粉;“漆”,也就是傳統天然大漆;“鑲嵌”,則是指將各種天然軟硬質玉石、獸骨、牛角雕鏤成人物、花鳥、山石、樓臺等圖案,鑲嵌於漆胎之上。

誰說中國做不出奢侈品?只不過沒人消費得起

作為中國傳統漆器的重要門類,金漆鑲嵌有八千多年的歷史。具體而言,又可分為彩繪、雕填、刻灰、鑲嵌等四大核心工藝。

誰說中國做不出奢侈品?只不過沒人消費得起

《華冠群芳》屏風,在11月特朗普訪華時被放置在故宮暢音閣大殿正中,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文化之美。

誰說中國做不出奢侈品?只不過沒人消費得起

景泰藍,中國的著名特種工藝品之一,正名“銅胎掐絲琺琅”,俗名“琺藍”,又稱“嵌琺琅”,是一種在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焊上,然後把琺琅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燒製而成的器物 。

誰說中國做不出奢侈品?只不過沒人消費得起

景泰藍的製作工序大致分制胎、掐絲、燒焊、點藍、燒藍、磨光、鍍金7道,小的流程共有108道。而每一道小流程,又分為很多個細節。這種工藝真是無法想象的複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有復刻的製作視頻。

這是林徽因設計的夔龍紋對罐。

誰說中國做不出奢侈品?只不過沒人消費得起

刺繡是針線在織物上繡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歷史。主要有蘇繡、湘繡、蜀繡和粵繡四大門類,並有許多其他衍生鏽法。

誰說中國做不出奢侈品?只不過沒人消費得起

珠繡

誰說中國做不出奢侈品?只不過沒人消費得起

中國特有的“奢侈品”還有許多,例如,玉雕、牙雕、雕漆等等。

誰說中國做不出奢侈品?只不過沒人消費得起

誰說中國做不出奢侈品?只不過沒人消費得起

在中國人的概念裡,奢侈品幾乎等同於貪慾、浪費。其實,從經濟意義上看,奢侈品實質是一種高檔消費行為,本身並無褒貶之分。從社會意義上看,是一種個人品位和生活品質的提升。但現在各種攀比之風盛行,彷彿擁有奢侈品就能高人一等。又有多少人能正視奢侈品製作工藝帶來的品質。

一個物件的價值究竟有多高,不僅是指其本身的物理構成的價值,更是包含設計、工藝、品味及文化底蘊的價值。

而說起文化底蘊,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沉澱,難道還不夠有價值?中國的奢侈品牌必定是以文化傳承為基奠,比如,中國茅臺、紅旗(汽車)、麒麟珠寶、海鷗手錶等等。

誰說中國做不出奢侈品?只不過沒人消費得起

說來說去,不是中國做不出奢侈品,而是中國人不認識自己的奢侈品,連自己家的文化不去了解,只會跟風哄搶“所謂的奢侈品”,甚至認為“越貴的就越好”。

他們就算擁有再多奢侈品也完全無法獲得其品質與品位。說白了就是,花錢裝逼,純屬作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