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說三八節快樂的時候不會尷尬嗎?

講真,從小我就覺得婦女節是個十分尷尬的節日

因為,這一天,又不放假,上學途中凡事遇見女老師都得大喊一聲“老師,三八婦女節快樂!”

然鵝,三八……不是罵人的話嘛,對著老師這樣喊,嗯……也許老師的內心其實也是十分尷尬的吧……

你們說三八節快樂的時候不會尷尬嗎?

一直困惑了好多年,也沒誰來解釋一番。

主要是我怕,我問這個問題會被揍。

終於有一天,我鼓起勇氣,匿名問了這個問題,嗯……不用糾結為什麼是匿名了,我不想說!

其實吧,“三八”和“半頭生”一樣是標準的臺灣“省罵,“三八”意思是指那些不正經或者行為瘋瘋癲癲、舉止輕浮、做事魯莽、不夠莊重的女人。

而,罵人也講性別對等,“半頭生”,就是罵男人的專用詞了,意思也跟“三八”也差不多。

你們說三八節快樂的時候不會尷尬嗎?

雖然說,是臺灣的“省罵”但其實起源也是從大陸流傳過去的

劉福根著《漢語詈詞研究》,梳理“漢語罵詈小史”,內列“三八”條目,釋為:“俗謂素性生硬、作事乖張,曰‘三八’。

典出元懷《拊掌錄》:‘北部有妓女,美色而舉止生梗,人謂之生張八。’……野贈之詩云:‘君為北道生張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無笑語,半生半熟未相諳’。座客大發一噱。”魏野因排行第三,自稱“魏三”。“三八”即簡稱自“魏三”、宋代中原地區百姓大量移民閩、粵,遂將家鄉俗語“三八”帶到此地 ,最終越過海峽、傳到臺灣省,成為臺灣“省罵”。而“半頭省”也源於“半生半熟”之語。


清朝末年,八國聯軍侵華,當時清朝無能,這些外來侵略者在中國土地上橫行霸道。那時,臺灣、廈門等地也有很多洋鬼子,每逢三、八的日子,他們就成群結隊到處禍害人,有的開著汽車在路上橫衝直撞,有的攔劫婦女施以強暴,有的拿中國人作為靶子練習射擊,有的借酒瘋毆打行人……無惡不作。中國人民對此非常痛恨,所以一見外國鬼子就說“三八鬼子又來了”,趕快逃。

後來,“三八鬼子”這句話一直流傳下來,在流傳過程中,人們為了簡便,就縮為“三八”。

你們說三八節快樂的時候不會尷尬嗎?

但也有其他版本的說法

一說,豬這個字,左邊3劃右邊8劃,所以三八就是罵人豬的意思,這是南方版本的就說法


二說,以前臺灣,每月有8的日子,才允許和外國人做買賣,所以很多沒見過外國人的民眾就會在這3天去看新鮮,湊熱鬧,看看洋人到底長啥樣。因此,三八是指那些沒有見識的人。這是臺灣版本的說法

你們說三八節快樂的時候不會尷尬嗎?三說,以前香港,

有很多八卦小雜誌,為了吸引眼球,就直接在雜誌封面上刊印一些極其暴露的照片,當然是應該打上遮擋的,於是這些小報就用3個太極魚遮掉某些部位所以這些雜誌稱為八卦雜誌因此喜歡看八卦雜誌的女人就被稱為八婆而三個八卦就成了一種代表所以又稱喜歡八卦的八婆為三八這是香港版本的說法

這麼看來,其實香港的說法比較容易被接受,但再怎麼說,我都覺得“三八”對女性來說是十分尷尬的

後來,終於有天,我被吐槽了,人家這麼和我說,傻啊!為什麼一定要對老師說,“三八婦女節”快樂啊?直接說“婦女節”快樂,不就沒事了嘛!

我,……


你們說三八節快樂的時候不會尷尬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