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變革世界盃,直播看球終於不卡了

世界盃期間,什麼事最痛苦?

如果有某件事比主隊輸球還要難受的話,那大概只有隔壁宿舍你的情敵瘋狂大叫“進了進了進了”的時候,你的電腦上一個小圓圈在滾動……說真的兄弟,這種情況下還能忍,全校都敬你是條漢子。

曾幾何時,主隊被絕殺,買球上天台,直播卡成狗,被稱為世界盃的三大定律。今年雖然前兩件事發展的愈演愈烈,但優酷作為國內唯一網絡視頻直播平臺,看球卡頓這件事好像突然之間就悄無聲息了。就連世界盃期間我國的特產——噴子,似乎也沒再說看球很卡這件事。

今年的世界盃,絕對是科技的主場。VAR的到來給今年世界盃增添了很多新變化,但更多的科技變革可能是我們不容易意識到的。

科技變革世界盃,直播看球終於不卡了

今天讓我們來認識一下看球不卡這個問題背後的科技變革。

但是畢竟是世界盃嗎,可能還是兼顧球迷和科技眾的不同口味。更可恨流媒體技術相對來說是比較枯燥的。

所以,咱們換一種最方便球迷理解的方式,來講講優酷這些網絡世界盃轉播到底是怎麼讓“卡”這個字眼圓潤地走開的。

我們可以把視頻轉播,理解為一場球賽。為你服務的視頻平臺和技術就是一支球隊,而隔壁的某某不能比你更快怒吼,就是進球得分。為了這個目的,技術們必須分工明確,戰術得當,這樣才能保證平臺和你都不會像那些球星一樣“慌的一什麼”。

能抗住大賽的才是好後衛:雲計算成為靠譜的流媒體保障體系

今年世界盃轉播過程中,流媒體上最大的變化毫無疑問就是零延遲。以前咱們看球,如果群裡好死不死有個傢伙是在家看電視的,那就算壞了,基本每個進球他都能提前40秒預告給你。所有驚喜蕩然無存,當然賽後的鬥毆中往往是充滿驚喜的。

這種情況產生,就是因為電視網絡的運行速度沒有延時,速度遠高於網絡信號傳輸。而當雲計算系統的運轉效率達到一定水準後,這個差距才可以被無限逼平——就像我們今天的感受一樣。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好前鋒贏得比賽,好後衛贏得獎盃,這點06年的意大利是最有發言權的。尤其能抗住大賽壓力和狂轟濫炸的防線,是任何一支世界盃冠軍球隊都必不可少的。

想讓你的視頻不卡、直播信號零延遲,雲計算體系就是那個必須能抗住大流量、瘋狂的信號中轉,還自巋然不動的後衛。

科技變革世界盃,直播看球終於不卡了

除了足夠的流量傳輸速度,雲計算系統在面對突發時間時的彈性計算和流量保護體系也是關鍵,就像好的中後衛不僅要有身體和技巧,預判也是關鍵。跟雙11的瞬時流量爆炸不同,世界盃需要的流量時段更長,流量質量需求更穩定,這就需要分部式計算、彈性服務器系統,以及精準可控的CDN保護策略。比如優酷這邊在第一場比賽時還是出現了卡頓,於是馬上調用了CDN來提升效果。這在雲計算體系不夠彈性的前幾屆世界盃,顯然是無法想象的。

一個強大的流量支撐僅僅是開始,畢竟每家每戶,每臺設備都有不同的寬帶與硬件環境,想要適應變化給出最好的解決方案,就需要中前場努力進攻才行。

梳理攻守靠中場:窄帶高清是關鍵先生

克羅地亞對阿根廷那一夜,筆者差點沒被虐到吐血。拋開梅西的失落和阿根廷的頹唐不提,第二天莫德里奇在中外社交媒體上加冕了當今世界第一中場的稱號,確實還是令人信服的。

這個第一到底體現在哪?其實就展現在莫德里奇在由守轉攻時的冷靜與策略性,往往不是很大的機會,三兩下就能被他整理成進攻空間。讓潘帕斯雄鷹似乎如何努力也飛不過那片格子……

嗯?以上這些跟我看球卡不卡有什麼關係?當然有當然有。試想一下,現在世界盃高清信號這麼強大,恨不得球員連上的絨毛都讓你看見,但是你家的Wifi真有那麼大流量嗎?想想平時玩吃雞的時候你是怎麼罵街的?

高清信號和寬帶環境限制,就成為了擺在視頻平臺面前的一對攻守矛盾。高清的信號提供可以看做是進攻需求,用戶的寬帶限制可以看做防守問題。攻守之間的轉化,就有賴於中場大師的疏導。

這屆優酷世界盃直播受到一致好評的關鍵,智能編解碼引擎的效果明顯。這個名字球迷可能覺得太繞,但如果說它叫做“窄帶高清2.0”大夥可能就明白了:通過編碼的智能優化,讓你家的網速,也能配得上高清的信號。

科技變革世界盃,直播看球終於不卡了

比如足球、草地、球員分別採用特別編碼策略進行優化,大幅提升了比賽畫面的層次感和通透性。

在窄帶高清技術中,人工智能的使用正在成為關鍵一環。國內主要轉播世界盃的視頻平臺,就在窄帶高清算法使用了FRUC(Frame Rate Up-Conversion)技術,通過人工智能預測視頻中所有物體的運動方向和軌跡,在每兩幀畫面之間無中生有地產生一幀新的畫面。

當你感受到看球好像確實有哪裡不一樣的時候,或許你沒有想到,你看到的足球、草皮和球衣,都已經被AI重新計算和優化過——這就是一種中場球員的偉大,水利萬物而不爭。

前鋒,就是把一切機會處理成進球:AI正在全面洗刷足球

C羅和梅西的球風有共同點嗎?可能很多看球時間足夠長的球迷都覺得並沒有。但其實換個思路不難發現,不管是C羅的搶點任意球和強行突破,還是梅西的變向過人,小空間閃展騰挪,甚至可能所有優秀的前鋒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足夠聰明,能把各種機會轉化為進球。

這就是所謂的“球商”。前鋒是要用腦子踢的,視頻也是要用腦子放的。視頻卡頓這件事的來源非常廣泛:流量傳輸速率、編碼解碼過程、設備交互問題,都有可能造成卡頓。想要過掉他們成為鋒線殺手,或許需要AI這雙新的戰靴來幫忙。

科技變革世界盃,直播看球終於不卡了

基於流媒體處理和CDN技術的積累,引入大量機器智能算法之後,網絡世界盃轉播正在將廣電專業鏈路同互聯網流媒體智能基礎設施結合,形成AI時代的“新信號”。在世界盃轉播中,我們可以看到各種AI技術解決方案輪番上陣:比如智能編解碼、智能調度、智能交互、智能信號處理、智能視頻剪輯。

這些AI技術全面覆蓋流媒體流程。用主動判斷,彈性解決的方式,保證了用戶體驗,並帶來各種互動玩法以及內容創作支撐。

AI具體有什麼用?舉個例子,優酷使用的媒體大腦中有一個技術是智能調度引擎,它會透視你在看球時所使用帶寬情況、用戶行為以及設備狀況,用AI對流量信號進行精準預測和控制。從而保證無論用戶在多樣的信號環境下,都可以接近零延時。筆者親測過在看球時候高速下載遊戲,結論是依舊不會影響高清直播信。

AI與流媒體的融合魅力顯露非常。

用腦踢球的球員機會更大,帶著AI大腦的球賽直播,當然保障“進球”也會更容易一些。說到這裡,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有點懷念當年在場上思考人生的巴神……

好球星不等於好球隊:流媒體的戰術配合也是種藝術

這屆世界盃,身價最高的是法國隊。但賽前各大媒體和名宿卻對法國隊並不看好,因為幾次大賽中法國都展現了這樣的氣質:球星很多,卻不是一個球隊。

在視頻與流媒體行業,這樣的情況也是存在的。比如我們上邊說了各種新技術作為視頻平臺的保駕護航。但事實上這些技術是相互孤立的,其銜接和整合,不僅僅是寫段代碼拼在一起那麼簡單。

科技變革世界盃,直播看球終於不卡了

可以看到,世界盃轉播效果的提高,也隱藏著這個產業中新的技術趨勢。比如:

1.新的關鍵球員加入:AI作為一種滲透式技術,今年開始在編碼、交互、運營等方方面面支持世界盃的轉播。由於其彈性數據感知和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世界盃轉播的效果得到了質的提升。

2.彈性轉播制度成為標配:就像雙11一樣,世界盃也是流量的“春運”。為了保障世界盃,需要的不僅是人員,更是整個算力、算法的協同。而只有當這些信息資源足夠彈性的時候,集中力量去保證某個特殊節點的流量順暢才能成為可能。

前幾天,徐陽在解說時說,世界盃的教練就是急診大夫,必須什麼都會,快速解決問題。對於轉播世界盃來說,這又何嘗不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急診”。從優酷讓世界盃不卡這件事,我們或許可以察覺到流媒體行業的整體技術升級已經迫在眉睫。

或許對於國足來說,世界盃是終極目標;但對於中國的視頻產業技術升級,世界盃僅僅是一次練兵而已。

文 | 腦極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