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灣區第一輪組織工作亮點品牌展丨蒲州街道:「富民先鋒行」

近年來,蒲州街道黨工委堅持黨建引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推動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黨建活力轉變成攻堅動力,全力助推鄉村振興出成果見實效。2017年,蒲州街道所轄的6個村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3951萬元,佔全區96個村總收入的14%,其中達到1000萬元以上的村有2個,達到200萬元以上的村有4個,經營性總收入2700萬元。

落實三項舉措,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龙湾区第一轮组织工作亮点品牌展丨蒲州街道:“富民先锋行”

一是組建一支領頭雁隊伍。選優配強村黨組織帶頭人,大力實施能人強村戰略,從農村致富能人、產業帶頭人中選拔有經濟頭腦、有致富本領的“能人”吸收為村級“兩委”班子,著力打造一支黨性強、業務精、作風好的村幹部隊伍,為集體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如上江村支部書記對市場經濟具有非常敏銳的洞察力,向銀行貸款7800萬元購買工業用地,年利息達936萬元,帶領村兩委堅持“養雞生蛋”而非“殺雞取卵”,頂住村民要求買樓還債的壓力,在最困難的時候,保住集體資產成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活水之源”。

二是建立一套獎懲責任制。實行街道黨政領導班子及包村黨政幹部包抓責任制、部門包抓連帶責任制、村幹部“具體責任人”等制度。街道與各村簽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目標管理責任制》,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列入村幹部年度履職清單內容,建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與村幹部報酬相掛鉤機制,在村幹部工資報酬中設立集體經濟收益獎和收益增長獎。

三是謀劃一條發展新思路。按照“定一個好規劃,找一條好路子,富一方群眾,活一方經濟”的“四一”發展思路和“一村一品”的經濟發展模式,因村制宜,發揮優勢,建設特色經濟強村,實現農村經濟由傳統數量型向特色質量型的轉變,形成各具特色的經濟發展路子,湧現出瞭如上江村等擁有固定資產超20個億、年收入超2000萬的經濟富裕村,使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

走好三條路子,壯大集體資產激發活力

龙湾区第一轮组织工作亮点品牌展丨蒲州街道:“富民先锋行”

一是走精準招商引資路子。充分利用地理、交通、區位優勢盤活集體土地資源,引入資金和項目,採取入股分紅和收取租賃承包費等多種方式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如上江村加強與溫州廣納五金開發有限公司合作,開發建設佔地166畝建築面積60000平方米的廣納五金市場,根據合作協議一次性收取6年租金6000多萬元,18年後廣納五金市場所有建築物無償歸村集體經濟所有。

二是走存量資產盤活路子。對村集體所有的閒置房屋、機械設備以及水利水電工程設施、公共服務設施設備、場(土)地等集體資產,通過租賃、參股、聯營、合資、合作等方式加以開發利用,增加集體經濟收入。如上江村出租綜合大樓,年租金達182萬元;湯家橋村整合邊角地,建造臨時三產營業店面60多間,年租金達150多萬元;下埠村成功拍賣甌龍套閘經營權為集體經濟增收88萬元。

三是走“三資”管理規範路子。進一步規範村級集體“三資”監管,逐村優化“三資”民主監督,堅決制止和查處平調集體資產、侵佔集體資產權益行為。提升農村集體“三資”代理服務中心的監管和服務水平,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堅持村級財務通過公開,嚴格控制村級債務,防止負債發放福利。加強老人協會清產核資,規範老人協會財務管理,防止村集體資產流失、佔用、轉移。

抓住三大產業,優化經營模式提質增效

龙湾区第一轮组织工作亮点品牌展丨蒲州街道:“富民先锋行”

一是在發展特色產業上下功夫。上江村通過開發建設溫州緊固件市場、二手車市場等專業市場,拓寬銷售渠道增加收入,並通過收取管理費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建設緊固件生產基地。2004年,貸款5000萬元建設佔地105畝的拉絲園區和緊固件配套酸洗加工園區,實現統一生產、統一管理、統一治汙,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700多萬元。

二是在發展第三產業上下功夫。湯家村利用地處市區附近的區位優勢,發展配套服務業,1998年成立村辦企業“開發區浙石加油站有限公司”,當年入股浙石加油站,2017增加集體經濟收入650萬元;上江村聯合農戶或工商企業開展農產品生產、營銷和加工,興辦各類專業協會、專業合作社。

三是在發展物業經濟上下功夫。抓住美麗鄉村建設、承接城鄉開發、企業投資辦廠等機遇,利用集體建設用地投資專業市場、商業門面、倉儲中心等物業項目,或通過異地置業,在三產安置房購置商品房、寫字樓、門面房等經營性固定資產,通過發包經營、聯合經營等形式,增加集體經濟收入。

實施三大工程,實現富民惠民共享紅利

龙湾区第一轮组织工作亮点品牌展丨蒲州街道:“富民先锋行”

一是實施“富民工程”。堅持以老百姓需要和市場發展為導向,比如建設緊固件市場、拉絲園區、廣納五金市場,既抓住了產業快速發展敏感期,也滿足廣大村民就業創業需求,拉絲園區本地經營戶佔95%,緊固件市場佔55%以上,五金廣納市場佔1/3以上。

二是實施“惠民工程”。如上江村全民皆股民,全村享福利,村民皆為上江村經濟合作社股民,共有股份40000多股,每年新春發放分紅,每人200元/股,全村共計發放紅利800餘萬元。湯家橋每年將48家店面租金及農貿市場攤位租金約300萬元下放到各自然村小組,增加村民的收入。

三是實施“暖民工程”。積極做好睏難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如湯家橋成立“村慈善幫扶基金”,幫助解決困難村民生活,同時對本村18-59週歲的村民有住院醫療的給予35%醫療費報銷享受,最高享受額為每年1萬元,可直接到村委會領取,2017年共發放醫療補助金30多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