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高州:荔枝爲媒 全域旅遊意漸濃

茂名高州:荔枝為媒 全域旅遊意漸濃

高州荔枝文化節期間,“大唐荔鄉”核心景區貢園引遊人如織。吳獻基 攝

茂名高州:荔枝為媒 全域旅遊意漸濃

高州市依託生態優越優勢,將打造康養休閒旅遊勝地。圖為全國大Ⅰ型水庫高州水庫。盧聯生 攝

“全市日均接待遊客13000多人次!根子鎮‘大唐荔鄉’旅遊區日均接待遊客6700多人次!”5月26日開幕的2018茂名高州荔枝文化節,帶動高州市各大景點景區客流量翻倍增長,持續帶旺住宿、餐飲、農產品銷售等行業。這場旅遊熱持續至7月25日文化節閉幕。

荔枝為媒,文化搭臺,經濟唱戲,“農商文旅”實現了深度融合,成為高州全域旅遊意漸濃的生動寫照。近年來,高州把發展旅遊作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突破口,按照“農商文旅融合發展”的思路,積極擦亮“大唐荔鄉”特色名片,打造“古色、綠色、紅色”旅遊品牌,旅遊業發展呈現出實力增強、結構優化、活力提升的良好態勢。

項目疊加▶▷

做好“荔枝+旅遊”文章

荔紅時節,位於根子鎮的高州荔枝主題公園遊人如織。相比以往單一的果樹下摘食荔枝,園區內的農耕文化體驗館、技術培訓中心、電商中心等系列功能展館為遊客提供了更為立體的互動方式。

作為廣東省十大農業公園之一,佔地5000畝的高州荔枝主題公園還包括貢園、紅荔閣、柏橋荔枝文化廣場、核心區遊客接待中心四大功能區,總投資1600萬元。去年,公園接待遊客超35萬人次,帶動2萬農戶平均每戶增收5300元。

擁有“全國水果第一市”“中國荔鄉”美譽的高州,荔枝產業種植面積達57萬多畝,年產量20萬噸。在全域旅遊理念引領下,高州著力做好“荔枝+旅遊”文章,擦亮“大唐荔鄉”特色名片,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近年來,高州主動對接國家、省、茂名市的相關農旅項目,通過爭取項目支持,促進資源整合,彙集各方力量,重點在該市根子鎮、分界鎮等核心區,打造集科研、生產、加工、電商物流、旅遊觀光、綜合服務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形態的荔枝產業集聚區和荔枝主題田園綜合體。

如今,荔枝主題田園綜合體、茂名市高州荔枝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高州市荔枝龍眼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項目正加快推進。其中,粵西荔枝科技創新與服務中心、荔枝文化博物館等一批子項目將有力提升景區核心競爭力。

為了促進荔枝產業結構調優、品質提升、品牌做特、旅遊做旺,高州還實施荔枝品種區域差異化改造工程,在荔枝主產區域佈局不同的優良荔枝品種,形成區域特色化。目前,已建立荔枝標準化示範園96個,發展荔枝品種20多個。

全局謀劃▶▷

打造“三色旅遊”精品線路

各類文物景點多達323處;“三高”農業生態佈局宏大;鑑江、曹江河等“一江十河”編織在田園山水風光中;森林覆蓋率68.49%,為全國綠化模範縣;“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冼夫人遺蹟眾多……“古色、綠色、紅色”三色旅遊資源成為高州推動全域旅遊的拿手好牌。

為此,高州提出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古色、綠色、紅色”精品旅遊線路。高城冼太廟、寶光塔、長坡高涼古城遺址等11個景點景區發展為古色旅遊線路;“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玉湖、仙人洞自然風景旅遊區、“大唐荔鄉”荔枝文化旅遊區等16個景點景區發展為綠色旅遊路線;高城冼太廟、高涼古韻、紅荔閣等7個景點景區發展為紅色旅遊路線。

同時,高州拓展森林遊、健身遊、醫養遊、文化遊等領域,引領旅遊產業轉型升級。依託東北部地區生態優越優勢,打造醫養勝地,重點推進長坡縣域副中心旅遊區、馬貴高山草甸運動小鎮等旅遊項目建設;依託西南部地區農耕文化優勢,發展綠色生態鄉村遊,重點推進鎮江鎮省級新農村示範片、分界鱷魚小鎮、根子荔枝文化小鎮、南塘20公里鑑江堤岸綠道等景區建設。

高州還以節慶活動為抓手,辦好冼夫人誕辰節、荔枝文化旅遊節、龍眼文化旅遊節、特色美食節等品牌節慶活動,吸引八方遊客,成為了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助推器。

數據顯示,2017年高州市共接待遊客31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7.8億元。今年第一季度,該市共接待遊客121.83萬人次,同比增長16.22%,旅遊收入30475萬元,同比增長15.08%,旅遊經濟實現快速增長。

■延伸

高州苦練內功為全域旅遊打基礎

實幹補短板 後發勢頭猛

高州注重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持續聚力城鄉環境整治,加快創新社會治理步伐,為實施全域旅遊戰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呈現強勁的後發之勢。去年以來,成功引進南塘古郡水城、玉龍山、雙羅山等一批旅遊項目,總投資15億元。

抓手一:加速城區擴容提質

積極發動群眾參與創文創衛,對舊城區進行全面改造,市容市貌大為提升。永青大道、通川大道等城市骨架道路建設穩步推進,主城區加快向東擴展、向北延伸。同時,按照歷史文化古鎮、生態旅遊名鎮、健康養生小鎮的目標定位,加快長坡縣域副中心建設。

抓手二:加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突出抓好39條省定貧困村新農村示範村建設,在去年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和村莊規劃的前提下,正在實施1425個建設項目。全域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並與實施“河長制”工作、中小河流治理、城鄉清潔工程結合起來一併推進。

抓手三: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持續開展“小手拉大手”“幹部回鄉”等鄉村振興全民參與活動。正在推進11個高州外地商會對口幫扶11個鎮街鄉村振興,尤其是產業振興。組織28個駐珠三角黨支部一對一幫扶28個本鎮村黨支部。組建503支28178人“紅袖章”平安志願者隊伍,覆蓋市鎮村和各行業各領域。

撰文:姚超賢 龍步雲 顧大煒 劉棟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