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毛錢的故事去看旅行的意義

從兩毛錢的故事去看旅行的意義

為什麼旅行,每個人各不同。

01.

而我向往旅行,是因為中學時看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被三毛的奇特經歷和優美文字所吸引,可能每個少女心中都有一個夢,而當時我的夢就是希望像三毛一樣流浪遠方。

於是陸續買了三毛所有的書,最喜歡的還有《雨季不再來》《夢裡花落知多少》兩本文集。

一直是三毛的粉絲,後來她最愛的荷西去世,自己也跟著傷心落淚,三毛的一舉一動牽動著我年輕的心,直到她最後自殺。

世人總是覺得她自殺是件惋惜的事,但當時我卻覺得她離去可能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她的人生就像羅大佑為她寫得《追夢人》的歌詞所說“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終難解的關懷”,生無可戀,死也無懼。

她的故事作為一個童話留在人間。後來有很多和異國人結婚的女孩,也寫文章,文筆也不錯,但再沒有一個人能寫出那麼脫俗的文字。因為三毛不是凡人。

後來,作為三毛粉,也去她曾經生活過的一些地方看過,但沒有了三毛的那些地名,只是一種符號而已。

02.

喜歡旅行,嚮往旅行,但其實在三十五歲之前我沒有出過國,也沒有去過太多地方。因為忙著工作,沒有時間。

在三十五歲前,唯一一次最長時間的所謂旅行就是大學三年級的湘西寫生,老師帶著我們兩個班湊起來的八個學生,在20多天的時間裡走了湖北、湖南、四川、貴州四省,去了20多個地方,除了在省會城市轉車外,我們基本都是在窮鄉僻壤裡寫生。回到學校,每人瘦了十斤。

大學時期的那次旅行一直在我記憶中保留到現在,每個細節都很難忘。

記得那次寫生第一站是張家界,那時張家界剛剛開發,交通不太方便,因為我們時間緊,老師又安排了很多地方,所以我們不能走回頭路。

以前我是個不擅長運動和行走的人。到張家界第一天,每人揹著畫夾和所有的行李就走了整整一天山路。

第二天早晨起來要繼續走到火車站,我長那麼大從沒走過那麼多的山路。我和老師說“我走不動了,在這裡等你們可以嗎?我不想走了。”老師說“必須走。”

沒辦法,只能咬牙繼續走,因為才出發,如果跟不上就沒有以後了。堅持走完那天后,竟然再也不害怕走山路。

每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區,在舒適區呆久了,就覺得自己就這樣。旅行,其實是在挑戰每個人的那個舒適區,讓你在陌生環境裡重新發現自我“哦?原來我也可以這樣。”

03.

由於大學畢業後工作一直很忙,屬於基本沒有假期的那種。

最可氣的是當時的老闆要把我唯一的春節假期也要剝奪掉,春節是我陪父母的唯一時間,我憤而辭職。

辭職後自己做公司更忙了,好歹可以隨時抽時間陪陪父母。但是還是沒時間去旅行。像三毛一樣去流浪的夢總覺得沒條件去實現,總覺得每個生意機會都不能放過。掙夠錢再去旅行,其實,也因為沒有看過更大的世界失去了很多更好的生意機會。

那時我的公司想在帝都找塊地投資建個高爾夫練習場,和某鄉的書記聯繫很久。書記知道我美院畢業學畫畫的,有一天就說“我帶你們去看個地方,現在剛開始開發,有些畫家在那裡,你們可以考慮租一棟樓,每平方米兩毛錢可以租給你呢。”然後帶我們去看,那個地方就是現在的798藝術區。

那時的我雖然美院畢業,有些經濟實力,但沒有出過國,是個不折扣的土老冒,也沒有看過國外的藝術區。所以看到798那些老舊的磚樓時,沒有投資直接拒絕。現在798藝術區租金是多少帝都的人都應該知道。

這就是當時沒有怎麼旅行過,沒有見識的我的真實的《兩毛錢的故事》。

798藝術區就是將國外的藝術區形式搬到國內的。而當時在那裡最早租廠房的一批人基本都是從國外回來的。

旅行帶給你的見識不是立刻生效。旅行中所見所聞會印在你的生命裡,不知何時就會蹦出來和現實偶爾契合一下,帶給你深深的驚喜。

生命不可以重來,但是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從現在開始,帶著家人孩子,隨時準備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因為你不知道旅行會帶給你怎樣的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