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毛钱的故事去看旅行的意义

从两毛钱的故事去看旅行的意义

为什么旅行,每个人各不同。

01.

而我向往旅行,是因为中学时看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被三毛的奇特经历和优美文字所吸引,可能每个少女心中都有一个梦,而当时我的梦就是希望像三毛一样流浪远方。

于是陆续买了三毛所有的书,最喜欢的还有《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两本文集。

一直是三毛的粉丝,后来她最爱的荷西去世,自己也跟着伤心落泪,三毛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我年轻的心,直到她最后自杀。

世人总是觉得她自杀是件惋惜的事,但当时我却觉得她离去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她的人生就像罗大佑为她写得《追梦人》的歌词所说“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终难解的关怀”,生无可恋,死也无惧。

她的故事作为一个童话留在人间。后来有很多和异国人结婚的女孩,也写文章,文笔也不错,但再没有一个人能写出那么脱俗的文字。因为三毛不是凡人。

后来,作为三毛粉,也去她曾经生活过的一些地方看过,但没有了三毛的那些地名,只是一种符号而已。

02.

喜欢旅行,向往旅行,但其实在三十五岁之前我没有出过国,也没有去过太多地方。因为忙着工作,没有时间。

在三十五岁前,唯一一次最长时间的所谓旅行就是大学三年级的湘西写生,老师带着我们两个班凑起来的八个学生,在20多天的时间里走了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四省,去了20多个地方,除了在省会城市转车外,我们基本都是在穷乡僻壤里写生。回到学校,每人瘦了十斤。

大学时期的那次旅行一直在我记忆中保留到现在,每个细节都很难忘。

记得那次写生第一站是张家界,那时张家界刚刚开发,交通不太方便,因为我们时间紧,老师又安排了很多地方,所以我们不能走回头路。

以前我是个不擅长运动和行走的人。到张家界第一天,每人背着画夹和所有的行李就走了整整一天山路。

第二天早晨起来要继续走到火车站,我长那么大从没走过那么多的山路。我和老师说“我走不动了,在这里等你们可以吗?我不想走了。”老师说“必须走。”

没办法,只能咬牙继续走,因为才出发,如果跟不上就没有以后了。坚持走完那天后,竟然再也不害怕走山路。

每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在舒适区呆久了,就觉得自己就这样。旅行,其实是在挑战每个人的那个舒适区,让你在陌生环境里重新发现自我“哦?原来我也可以这样。”

03.

由于大学毕业后工作一直很忙,属于基本没有假期的那种。

最可气的是当时的老板要把我唯一的春节假期也要剥夺掉,春节是我陪父母的唯一时间,我愤而辞职。

辞职后自己做公司更忙了,好歹可以随时抽时间陪陪父母。但是还是没时间去旅行。像三毛一样去流浪的梦总觉得没条件去实现,总觉得每个生意机会都不能放过。挣够钱再去旅行,其实,也因为没有看过更大的世界失去了很多更好的生意机会。

那时我的公司想在帝都找块地投资建个高尔夫练习场,和某乡的书记联系很久。书记知道我美院毕业学画画的,有一天就说“我带你们去看个地方,现在刚开始开发,有些画家在那里,你们可以考虑租一栋楼,每平方米两毛钱可以租给你呢。”然后带我们去看,那个地方就是现在的798艺术区。

那时的我虽然美院毕业,有些经济实力,但没有出过国,是个不折扣的土老冒,也没有看过国外的艺术区。所以看到798那些老旧的砖楼时,没有投资直接拒绝。现在798艺术区租金是多少帝都的人都应该知道。

这就是当时没有怎么旅行过,没有见识的我的真实的《两毛钱的故事》。

798艺术区就是将国外的艺术区形式搬到国内的。而当时在那里最早租厂房的一批人基本都是从国外回来的。

旅行带给你的见识不是立刻生效。旅行中所见所闻会印在你的生命里,不知何时就会蹦出来和现实偶尔契合一下,带给你深深的惊喜。

生命不可以重来,但是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从现在开始,带着家人孩子,随时准备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因为你不知道旅行会带给你怎样的惊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