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大,生活很小

世界很大,生活很小

圖片來自東方IC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這句有名的網絡語牽動了很多年輕人的心,也帶來對周遊世界的嚮往。

但是在歐洲,很多人甚至沒有出過國,更別說來到中國。中國在他們眼裡就是那些嘰嘰喳喳的旅行團。

問去中國旅行過的歐洲人,他們都覺得中國很好,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又熱鬧,他們覺的歐洲的生活單調枯燥,很嚮往中國豐富多彩的生活。

歐洲人覺得外派中國的工作機會是個美差,中國在他們眼裡象徵著機會和財富。

像極了那句話“城裡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

有一北歐朋友,輕度抑鬱症,得到一外派中國工作,離開北歐時他說“我再也不要回來”。那時他還年輕。

在中國工作生活十年以後,重新點燃了生活熱情的他拖家帶口回到北歐的故鄉,他說“我再也不想回中國”。這時他想念北歐家鄉新鮮的空氣、緩慢的生活節奏、安靜的社會。

世界看似很大,但是每個人需要的只是一個小小的家,那個家裡有愛、有溫暖、有親情。生活在哪裡,哪裡就是世界。

歐洲很小。幾個小時的火車就已經到了另一個國家。在歐洲沒出過國,就相當於一個河北人沒去過帝都一樣,但是這樣的人在歐洲比比皆是。

旅行在歐洲歷史上是貴族子弟才有能力去做的事情。現在,也不是每個歐洲人都有能力去做到的。

沒有出過國並不影響他們自己的生活質量。歐洲人把自己的家庭佈置得都非常精心細緻,即使在森林中偏僻的小木屋裡,餐桌上照樣會鋪上蕾絲花邊的白桌布,在桌子中央擺上一束鮮花。房間裡乾淨整潔、一塵不染。

生活在歐洲鄉村裡的人,很多都只是高中畢業或者職高畢業,沒出過國,但是他們每天讀書看報,擺花弄草,做各種手工把自己的家裝飾得像是畫冊裡的樣板間,聊起世界也侃侃而談。

歐洲人把自己的生活當作自己的世界。世界再大,他們也要先過好自己的生活。對於別人的生活,不嫉妒、不向往。

現在大家都很喜歡旅行,詩和遠方掛在每個人的嘴上。

對於歐洲人來講,詩和遠方都在生活裡,世界雖大,不看也無妨。

問來過中國的歐洲人“喜歡中國嗎?”“很喜歡。”“還想去嗎?”“想去,但是沒錢,要攢很多錢再看是否有機會去。”轉過身依然平靜地過著自己的生活,沒有一絲焦躁。在他們看來,別人的生活永遠是別人的,過好自己的即是。

無論世界怎樣發展,好像歐洲人還是傳統的“老婆孩子熱炕頭。”

生活對於他們來講就是全部。家庭、孩子、健康的重要性顯現在社會的各個角落。

到處都是兒童玩得翻鬥樂,以至於走上幾百米就有一個,如果孩子願意可以在外面跑上一天,所以歐洲的孩子運動能力都很強,個個攀爬起來像猴子,在山裡長大的國人看得都目瞪口呆。

他們愛護環境、愛一切值得愛的人:幼兒園會會帶小朋友去外面撿垃圾,一人一副手套,讓他們從小就知道保護環境。幼兒園時期就培養孩子關心公益事業,讓孩子們攢硬幣交到幼兒園,然後去捐給養老院的爺爺奶奶,去為養老院的人唱歌表演。

晚上、週末節假日的大街上是見不到什麼人的,要麼在家裡陪家人,要麼全家去公園裡聚會。

世界就在生活裡,過好當下,珍惜每一個今天,生活即是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