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過眼神,拼多多的敲鐘人,是和你一樣的拼團人

確認過眼神,拼多多的敲鐘人,是和你一樣的拼團人

確認過眼神,拼多多的敲鐘人,是和你一樣的拼團人

在黃崢身上,一直髮生著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比如,只用了3年的時間,他創辦的拼多多就上市了,刷新了中國互聯網企業最快上市紀錄。

再比如,上市這天,黃崢壓根沒去紐約——代表拼多多在紐約敲鐘的是一個叫張怡的女孩,前不久剛用一分錢在拼多多上抽中一臺 iPhone X。

與此同時,在上海中心大廈內,另一個女孩楊靚婧帶著一家五口,代表拼多多按下了敲鐘按鈕。

他們都是拼多多的用戶。

確認過眼神,拼多多的敲鐘人,是和你一樣的拼團人

有人問黃崢這麼重要的時刻,不去美國會有遺憾嗎?黃崢認為:“如果有機會跟消費者們一起見證,不是更有意義嗎?一個人跑到那邊敲一下有什麼意義呢,都什麼年頭了”

另外一個細節是,這個身價超過百億美金的新晉80後創始人,在不到1500字的上市致辭中,接連提到了六次“用戶”。

在這次IPO中,拼多多募集資金18.7億美金,超越京東,締造了中企於納斯達克最大的IPO規模。

為用戶創造價值,是拼多多生存的基礎。而這些用戶的成長曆程以及消費觀念的改變,也是拼多多從零開始,發展成為一家超過200億美元上市公司的最佳縮影。

拼多多創立三年,黃崢也講了三個故事。

1

一個地域性的流量故事

創立拼多多之前,黃崢曾有過三次創業,橫跨電商運營和遊戲開發。

但彼時的電商市場,並沒有給這個再創業的80後足夠的善意。在電商市場基本被京東、阿里瓜分的前提下,黃崢把目光放在了兩個巨頭觸角幾乎伸不到的地方。

確認過眼神,拼多多的敲鐘人,是和你一樣的拼團人

拼多多成立之初,用戶大部分來自於四五六線城市,這就是拼多多能突出重圍的一個重要商業邏輯:

通過側面出擊,迴避了與老大的正面交戰,為企業的早期成長留下了成長的空間。

滿足了四五六線城市的需求,可黃崢一度背上了“消費降級”的罵名,但刀哥認為,拼多多是把“消費升級”擴展到另一個維度上,消費升級既然能包括一線城市白領們的下午茶,從可口可樂升級喜茶,當然也應該包括樓下大媽購買力從街邊小攤向“拼多多爆款”轉移。

阿里一家很接地氣的公司,宣傳能力很強,做了很多有社會價值的東西,基本上中國人應該沒有人不知道馬雲和淘寶。

所以其實在這樣的情況下,很難找到盲區。但拼多多的絕大部分用戶是通過淘寶轉化過來的,因為黃崢為用戶創造了一個新的場景。

這就是黃崢所說的:

“重要的不是消費升級或降級,而是匹配,讓合適的人在合適的場景下買到合適的東西。”
確認過眼神,拼多多的敲鐘人,是和你一樣的拼團人

就好比阿里系佔了15%的電池耗電量,卻佔了80%的電商交易量,這能長久嗎?騰訊和微信佔了50%以上的電池耗電量,到卻在電商領域遲遲難窺堂奧,這正常嗎?即使不是拼多多也有可能是別人。

一直以來,無論是淘寶還是京東,甚至唯品會,它們大都是瞄準著”五環內“人群的需求,在這部分長尾用戶身上花的功夫是不夠的。

不管這是不是拼多多的初衷,拼多多確實攻下了淘寶京東無法下沉的那部分用戶群體。

其次,獲客成本極低,也讓拼多多在互聯網江湖撕開了一道口子。

互聯網人口紅利殆盡,傳統電商的獲客成本愈發高昂,普遍達百元/人。當用戶量趨於停滯,想要進一步推動GMV增長,必須提升客單價。

創辦三年來,拼多多不斷變化著社交分享玩法,共同的特點都是門檻低、傳播廣,依靠人際互動實現分裂擴張,黃崢說過一句話,“我們的獲客成本,基本上是別人的零頭。”

從微信生態中獲得流量,讓拼多多繞過了拼團模式中燒錢買流量的“死亡之谷”。

2

一個“3.44億人都在用”的社交故事

如果要思考人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拼多多能夠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那應該從微信裡久未聯繫的朋友發來的拼團消息說起。

新零售有三個核心概念:人、場、貨。

黃崢把“人”這個概念做到了極致。

在上海敲鐘的北京女孩和在紐約敲鐘的溫州姑娘講了兩個細節。

北京女孩住在東城區,父母住在朝陽區,由於一家人都有拼多多的賬戶,漸漸地就形成了分工與配合——媽媽的賬戶是主力,其他人是應援。

“媽媽主要負責砍價、拼單、搶券、購買。爸爸是家庭專職’收貨員’,負責取快遞,負責給媽媽的微信賬戶充錢,負責評價商品。有時,媽媽買的商品不稱心,爸爸還要負責安慰。”

對她來說,“拼”帶來的是更多與父母之間的交流。

溫州姑娘在10歲那年,跟隨家人出國,定居在意大利博洛尼亞。直到3年前她才回國,因為一條朋友發給她的拼團鏈接,她很快就成為了拼多多的用戶。

確認過眼神,拼多多的敲鐘人,是和你一樣的拼團人

紐約時代廣場大屏幕上的張怡敲鐘直播畫面

刀哥發現很有趣的一點,拼多多的初創團隊是做遊戲起家,所以在拼多多購物,就像在遊戲中組團打怪獸,人越多,戰鬥力越強,價格就能被“打”的越低。

如果以傳統企業類比,黃崢想把拼多多打造成一個“Costco”和“迪士尼”的結合體,它不光提供超高的性價比,更把娛樂性融入每個環節。

在這個時代,87%的消費者願意和別人分享購物體驗或者發表評論,其中55%的消費者會在社交應用中分享自己的購物。

沒人會拒絕購物,更沒人會拒絕社交。

“拼多多是人的邏輯,我們通過拼團瞭解人,通過人推薦物”,黃崢在一次採訪中說,“拼多多滿足的是一個人的很多面”

“拼”這個動詞,還影響了供應鏈的改善。

推動農貨上行,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拼單”的模式,能快速聚集需求,實現大規模多對多匹配,這為農產品大規模出村、出山,提供了絕佳條件。這也創造了“互聯網+農業”的新模式。

去年一年,拼多多用“拼”的模式,共扶持了中國730個國家級貧困縣的4.8萬個商家。

拼多多移動平臺上一共完成了43億筆訂單,2018年第一季度剛過時,這個數字就已經衝到了17億,平均每個消費者的交易數達14.5筆。

來勢洶洶!

3

“把用戶搬到五環內”的待續故事

光速上市的背後,拼多多存在的問題不斷被提及。

不瞭解或者沒用過拼多多的人,會覺得和那些拼團人之間,似乎真的中間有一層窗戶紙,這個結界很難被打破。

黃崢說,他開始慢慢理解曾經的雷軍——銷量第一波高峰時,小米曾被打上“low”和“屌絲”的標籤,這些稱謂經由持續的推波助瀾,給小米用戶帶來了極大困擾。

確認過眼神,拼多多的敲鐘人,是和你一樣的拼團人

如何逐步贏下多數五環內的用戶,成為了上市後的拼多多最大的挑戰。

對於這批正在崛起的新消費群體而言,“性價比”是一個影響決策的關鍵因素,他們既不盲目崇拜名牌,也不追求絕對的低價,他們既樂於嘗試,嚮往高質量、高品質的生活,但又多少還保持著量入為出的謹慎心態,不願意為了花錢而花錢,更不用說透支未來進行消費。

想要在消費升級的轉型期贏下這批用戶,必須具備真正的價值,具備一擊即中的真實體驗。

其實,黃崢並不是沒有意識到像拼好貨做水果生鮮時,純走量的思路已經行不通,“我們也賣iphone X,低價只是我們階段性獲取用戶的方式。”

拼多多2017打假年報顯示,拼多多2017年主動攔截4000萬條侵權鏈接,主動刪除商品量是權利人投訴的125倍。在難以解釋的灰色地帶,拼多多的行為也遭到了商家的圍堵,“有些商戶甚至找來黑幫在辦公區域打人、恐嚇。”

“阿里走過的路我們都得走,他們遇到過的困難,吃過的苦,我們都得吃。”

這似乎是黃崢決心的證明,也是拼多多剋制的一面。

確認過眼神,拼多多的敲鐘人,是和你一樣的拼團人

“你可以說我low,說我初級,但你無法忽視我。”

黃崢用了一句話來形容這次上市,“把家底曬在陽光下”。上市迫使拼多多不斷改進、演變甚至進化,以兌現自身潛力。

互聯網從來就沒有定勢,因為成事在人。20年前,誰能預料到BAT能完全取代新浪網易搜狐三大門戶的江湖地位的?誰能預料到如日中天的雅虎會沉淪?

當這6位拼團人在納斯達克為拼多多敲響上市鐘聲的那一刻起, 黃崢和拼多多的下一個故事也許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