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這場荔枝高峯論壇,院士、科學家、多國代表都來了

厲害了!這場荔枝高峰論壇,院士、科學家、多國代表都來了

6月28日,由農業農村部南亞熱帶作物中心、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廣東省農業廳共同主辦的“中國荔枝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廣州從化成功召開。

厲害了!這場荔枝高峰論壇,院士、科學家、多國代表都來了

中國工程院院士、副院長、國家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華中農業大學校長鄧秀新,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汪懋華,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院長陳厚彬教授等國內眾多頂尖專家出席,針對當前我國荔枝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特色品牌打造、果品深加工等重點話題進行探討,來自國內外的專家、企業、種植戶等代表參會。

厲害了!這場荔枝高峰論壇,院士、科學家、多國代表都來了

合理控制種植規模 釋放產業效益潛力

“世界荔枝看中國,中國荔枝看廣東”。我國的荔枝種植面積(約812萬畝)、產量(約230萬噸)佔全球總量的比例均超過7成,是不折不扣的第一大主產國。其中,廣東的荔枝種植面積和產量又居中國第一位,是中國荔枝適栽地域最廣、種質資源最豐富、優良品種最多、科研實力最強的省份。

厲害了!這場荔枝高峰論壇,院士、科學家、多國代表都來了

陳厚彬認為,中國的荔枝規模可適當降低

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院長陳厚彬教授指出,荔枝主要分佈在亞熱帶生態氣候區,產區非常狹窄,這決定了全球荔枝總產量的上限。

“中國的荔枝種植規模可以適當降低,控制生產面積在620萬畝左右,總產300萬噸左右,以釋放荔枝的商品價值潛力。” 陳厚彬建議,我國需要對現有荔枝園生產條件和潛力進行評估,淘汰地形不佳、管理水平低下的荔枝園。

以廣東為例,坡度大於20度的荔枝園佔比達25%,管理水平低下的佔22.8%。對此,陳厚彬建議,對坡度大於20度的荔枝樹,退果還林,轉變為生態公益林;將城中和城郊的古樹老樹荔枝園轉換為供市民休憩的生態公園,比如茂名貢園、廣州蘿崗荔枝貢園等是很好的案例。

“今年荔枝行情不理想,主因是結構性產能過剩。“陳厚彬認為,品種結構調整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供給側結構性失衡”的問題。

厲害了!這場荔枝高峰論壇,院士、科學家、多國代表都來了

海南陸僑執行董事石偉祥

近年來,無核荔枝以其無核、無渣、口感佳的優質品質被消費者熟悉,更以其屢破新高的行情刷爆荔枝圈。去年,無核荔枝賣到680元/公斤,成為市場追捧的明星品種。海南陸僑農牧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海南陸僑”)就看準無核荔枝的前景,建立無核荔枝種植示範基地,取得不俗的經營業績。海南陸僑執行董事石偉祥介紹,公司年產無核荔枝400多萬斤,全國市場佔有率80%以上,同時遠銷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

補齊產業發展短板 打造國際級農業品牌

近20年來,我國水果種植面積快速增長,基本實現類型多樣化、供給均衡化,國際貿易量趨於穩定,但熱帶水果進口增加,水果的國際競爭優勢逐步淡出。

厲害了!這場荔枝高峰論壇,院士、科學家、多國代表都來了

鄧秀新院士

“我國水果盲目發展問題突出,技術性指導隊伍和水平出現下滑趨勢,苗木供給混亂,苗木調運自由了,但風險加大了,導致病蟲害危害加劇。” 中國工程院院士、副院長,國家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華中農業大學校長鄧秀新指出,我國水果短板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經營規模小,標準化不高,果品良莠不齊;機械化水平低,勞動力成本上升快;採後處理與商品化環節薄弱;品牌建設滯後。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在鄧秀新看來,未來水果產業的發展要在調整結構方面做文章,找到賣點,調整熟期結構和品種結構多樣化,發掘地方良種和特色資源,賦予文化內涵,打造特色品牌。

厲害了!這場荔枝高峰論壇,院士、科學家、多國代表都來了

汪懋華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汪懋華表示,近期農業農村部通過《關於加快推進品牌強農的意見》,提出要打造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新三品”,以品牌為紐帶對接產需,實現優勢優質、優質優價,這為荔枝產業的品牌打造創指引了方向。

厲害了!這場荔枝高峰論壇,院士、科學家、多國代表都來了

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張國

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張國指出,中國農業品牌發展目標之一就是構建我國農業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體系,完善品牌營銷和監管機制,培育一批優勢突出、創新能力強、市場佔有率高、競爭優勢明顯、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級農業品牌,打造一批“中國第一、世界有名”國際級農業品牌。

厲害了!這場荔枝高峰論壇,院士、科學家、多國代表都來了

廣西靈山縣龍武農場場長秦揚開

有品質的果子才能形成品牌,從而贏得更多的機會。廣西靈山縣龍武農場場長秦揚開介紹,龍武農場通過標準化生產,註冊的“龍武”牌鮮荔枝商標先後被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和富硒農產品,且曾兩次作為禮品贈送到柬埔寨王宮。秦揚開提到,藉助荔枝節、推介會和互聯網,農場基本實現產品訂單化。“預計今年荔枝產量1800噸,產值2000萬元。”

選育加工專用型品種 打造現代營養功能食品

當前,荔枝種植面積逐步擴大,產業面臨著採後損失嚴重、加工轉化率低、產業鏈不夠長,整體綜合效益不高等諸多難題。對此,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長徐玉娟研究員在本次大會上帶來《荔枝品質評價及綜合加工關鍵技術》的主題演講。她指出,發展深加工是實現荔枝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打造現代營養功能食品是荔枝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厲害了!這場荔枝高峰論壇,院士、科學家、多國代表都來了

徐玉娟指出,荔枝產業應以多元化需求為導向,將選育專用型品種作為研究的重點方向

吃的變化,決定食物供應的核心發生變化。徐玉娟指出,中國人的飲食消費理念目前已從過去吃的飽吃得好,向吃得健康吃得安全轉變。追求健康安全是現代人關注的焦點,荔枝營養豐富,果實含有多種功能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護肝、降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順應當前市場的多元化需求。

對此,徐玉娟強調,荔枝產業應以多元化需求為導向,將選育專用型品種作為研究的重點方向,培育果汁、果酒、果乾、鮮食型(旅遊採摘、鮮果上市等)、功能型、皮核專用型等系列加工專用品種,建設優質荔枝原料基地,打造營養功能型食品。

荔枝可以發展哪些功能型食品?徐玉娟指出,可以應用高新技術,實現裝備自動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最大限度的保持荔枝中營養和功能物質(多糖、多酚等),藉助國內外果蔬汁發展趨勢,向荔枝果汁領域拓展;發展天然綠色食品,開發荔枝特膳食品、保健食品;利用天然功能性提取物——荔枝(果肉、殼、核),拓展益生菌發酵功能食品。

厲害了!這場荔枝高峰論壇,院士、科學家、多國代表都來了

從化嶺南水果產業協會會長歐陽建忠

採後保鮮技術是提升荔枝貨架期的關鍵。“今年,我們開發了新型保鮮材料,開始嘗試常溫物流保鮮,事實證明,這對於延長貨架保鮮期,效果十分明顯。”從化嶺南水果產業協會會長歐陽建忠表示。他總結影響荔枝保鮮期的因素為品種、果品健康度、摘後保護措施、保鮮技術以及銷售管理等。

據瞭解,妃子笑的耐貯性能比較強,在產區以外市場比較受青睞。“保證生產、採前和採後安全,儘量減少病蟲害和機械損傷,保鮮效率會大大提高。”

專屬信貸資金支持 特色保險護航生產

廣東荔枝產業要提質擴產,金融“活水”是重中之重。目前,省內金融機構正以信貸、保險兩大抓手,切入廣東荔枝產業的生產環節。

厲害了!這場荔枝高峰論壇,院士、科學家、多國代表都來了

廣州農商銀行零售金融管理部副總經理李斌

廣州農商銀行零售金融管理部副總經理李斌介紹,2018年廣州農商銀行啟動了“種植匠”培育計劃,並設了50億元的專項授信資金,面向廣東特色產業工匠、農業種植匠人等行業帶頭人定製特色授信業務,推出專屬系列貸款產品“太陽·匠人貸”。

“太陽·匠人貸”對種植匠人的單筆授信額度不設上限,農業固定資產投資最長達10年,流動資金週轉用途可長達5年。首批授信利率僅5.22%,農戶可以在線上申請貸款,貸款隨借隨還,循環使用。“目前廣東十大荔枝種植匠中,已有7名種植匠獲得廣州農商銀行優惠貸款授信,其中2名已拿到了貸款。

厲害了!這場荔枝高峰論壇,院士、科學家、多國代表都來了

人保財險廣東省分公司三農保險部總經理助理鍾志軍

除了信貸支持,廣東省還從2016年開始實施嶺南特色水果保險,為荔枝農戶生產提供風險保障。“2017年公司共承保荔枝等水果超50萬畝,為果農提供風險保障5億元以上,2018年已完成了近50萬畝的荔枝承保,預計全年承保面積在100萬畝以上。”據人保財險廣東省分公司三農保險部總經理助理鍾志軍介紹,自2017年起,人保財險廣東省分公司在省內實施政策性嶺南特色水果保險。其中,荔枝保險每畝保險金額900元,保險責任包括:因自然災害、意外事故造成果樹斷莖、死亡或水果損失產量,且損失率達到20%以上。

在省、市、縣政府給予80%(每畝72元或57.6元)的保費補貼下,農戶僅需繳納20% (每畝18元或14.4元)就能投保。鍾志軍說,2018年東莞樟木頭鎮23戶種植大戶自繳10411.2元,投保了723畝荔枝保險。受颱風“艾雲尼”影響,6月6日起荔枝大面積爆果,受損面積達到637畝,爆果率達30%至70%。

“農戶報案後,公司迅速查勘理賠,從報案到賠付只用了3天,23個農戶累計獲賠246888元。”鍾志軍說,這為受災農戶復產提供了及時的資金支持。

【作者】南方農村報記者 楊吉龍 葉香玲 徐燦紅 鄭展能 晁海娟

【攝影】吳尚峰 藍東旭 吳秒衡 鄭建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