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癮君子」馬爾喬內的兩三事

鳳凰網汽車評論“不幸的是,我們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馬爾喬內已經離開了我們,”FCA董事長埃爾坎在聲明中說道。

消息公佈之後,菲亞特股票大跌10%,FCA還宣佈下調今年的營業額和利潤預期。這是汽車行業和資本市場對一個CEO最大的敬意。就像當年蘋果失去喬布斯。

“资本瘾君子”马尔乔内的两三事

倒在“火線”上

雖然新聞都稱他為“原CEO”,但眾所周知,7月21日FCA才突然任命繼任者,馬爾喬內本來要到明年4月才卸任,是病況惡化不得已被“抬下火線”。

馬爾喬內是著名的工作狂。

他幾乎只穿黑色,隨便套一件黑毛衣可以讓他每天早上省下搭配穿著的時間。這也讓他在充斥著西裝革履德國人和日本人的汽車圈,成為獨特的風景,帶著屬於意大利的“毫不費力”的時髦。

很多時候,他只能在往返意大利和美國底特律的飛機上補眠,每天只睡4個小時是常態。所以在白天,他依賴瘋狂的抽菸和喝咖啡。直到一年前,身體不適的他才開始戒菸和戒咖啡。

外媒透露,繁重的工作讓他拖延了手術時間,加速燃燒了生命的最後的時光。遲到數月的手術,使他沒有逃過併發症,這尤其讓人痛心。

人們常說“輕傷不下火線”,總某種意義上說,這位偉大CEO的逝世應該算是“因公殉職”。

6月26日,病重的馬爾喬內最後一次露面,他向羅馬的軍事警察贈送了一臺吉普牧馬人,整個人憔悴不堪。

會計師、稅務專家、律師和商業策略師

馬爾喬內出生於戰後的意大利,他的祖父和叔叔都在戰爭中喪生。他在意大利度過了童年,14歲時隨家人移居多倫多。他的學業和早期職業生涯都在加拿大完成,移民和教育使他天生具有國際化背景的複合型人才。在他成為德勤的會計師之前,已經拿到了工商管理和法律學位。

很快,集會計師、稅務專家、律師和商業策略師於一身的馬爾喬內在加拿大幾家企業的管理層中嶄露頭角。為日後他執掌跨國集團打下基礎,也為菲亞特收購克萊斯勒的偉大操作埋下伏筆,更是日後FCA扭虧為盈的鋪墊。

後來,這個半路出家殺入汽車業的“外行人”,完成了很多權威人士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復甦兩家失敗的老牌車企——意大利的菲亞特和美國的克萊斯勒。

那一場舉世併購

2004年,當馬爾喬內接手時,菲亞特處於破產邊緣,這也許是阿涅利家族之所以招募他這個財務專家的原因。當時,菲亞特核心汽車業務上虧損約25億美元,許多分析師預計菲亞特將退出汽車業務。馬爾喬內通過重組了債務,關閉了工廠,投資100億歐元,在四年內開發了20款新車型,僅僅幾年,成為汽車界的富豪玩家。

而克萊斯勒呢?後來馬爾喬內回憶說,“那時候,克萊斯勒已經耗盡渾身解數。雖然2006-2007有盈利能力,但是2008年金融危機讓這家技術和產品兩手空空的公司再度陷落。”

在深陷金融危機的2009年,強硬的美國政府和工會終於鬆動,因為底特律三巨頭政府只能救兩個——比較強的通用和福特。

一場舉世併購造就了FCA。

2009年,意大利的菲亞特併購底特律三巨頭之一,有太多可說的點。比如,很多人以為從2009到2014年,菲亞特是陸續收購了全部的克萊斯勒。事實上,後來的無論是美國政府的股份還是養老信託機構的股份,菲亞特的優先購買權都包含在最初的協議裡。從某種意義上講,只要馬爾喬內兌現了合同的承諾,就有權購買。

而這份2009年的收購合同,有諸多妙處。

就像李書福說,用沃爾沃的錢幫助吉利收購沃爾沃。馬爾喬內收購克萊斯勒的部分對價,也是用克萊斯勒未來分紅的方式償還的。再者,收購對價裡除了真金白銀,還有菲亞特對克萊斯勒技術轉讓的抵償,這大大減少了賬面支付。以上兩項措施都卓有成效的美化了收購後FCA的財務報表。與此同時,他還獲得了66億的美國聯邦政府融資。

金融危機後僅僅兩年,通過一系列的操作,馬爾喬內讓FCA重返私人資本市場,擺脫了高利息的美國政府債務。

再後來,爆發的Jeep被證明是一張絕世好牌。

“资本瘾君子”马尔乔内的两三事

性情中人&“大噴子”?

關於馬爾喬內的口無遮攔,業界流傳著很多段子。他確實不像別的職業經理人那樣謹慎,那樣全是場面話“萬句不離公關稿”。也許他說的話,都是他想說的話。

2011年,他抱怨美國政府給FCA的救助貸款利率太“苛刻”,第二天被迫道歉。他也曾憤怒抗議美國環保署對柴油版本Ram皮卡和大切上的排放軟件的指控,哪怕這種強硬導致新車認證和審批延遲。在美國市場,這個意大利人,不但敢懟聯邦環保總署,還敢跟美國工會對著幹。

他對同行大佬更不客氣,在時任大眾集團CEO皮耶希放言欲收購阿爾法羅密歐品牌時,他的回應是“正面剛”,直噴回去。

有人說他出爾反爾,筆者不以為然。

2016年馬爾喬內表示,“除非你殺了我,否則法拉利是不會生產SUV的。”儘管2018年法拉利的SUV已經提上了日程。但是說實話,認為法拉利不該生產SUV是很多人的心聲。

向市場妥協是一回事,表達初心是一回事兒。因為,他是愛車的意大利人,他也是上市公司的CEO。

“资本瘾君子”马尔乔内的两三事

資本癮君子

三年前,馬爾喬內做了一場演講,名為“資本癮君子的自白”。

他說:“汽車業資本回報率很低。這很大程度上市因為每個汽車製造商都要投入相同的高額研發和資本成本來開發類似的產品和技術。”他警告,如果車企肆無忌憚的開支,將會有災難性的後果。

其煽動性言論,被紐約時報稱之為“汽車界無人理睬的先知”。馬爾喬內後來告訴《泰晤士報》:“讓廢物繼續不受控制,從根本上講是不道德的。”

如何拯救巨大資本的浪費?馬爾喬內的配方是“合併”。因此,他也被成為併購狂人,幾乎向全球前幾大汽車集團都伸過橄欖枝。可惜無人接。

今年5月份,馬爾喬內告訴菲亞特克萊斯勒股東,他預計公司將在2022年之前獲得150億至187億美元的利息和稅收調整後收益,高於2017年的77億美元。他說,公司新的五年業務計劃將使運營利潤率上升至9%至11%。

菲亞特克萊斯勒最新發布的五年計劃將使該公司投資105億美元用於開發新的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

如今,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用菲亞特新聞發言人的話說:

馬爾喬內的突然離世,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終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