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運行大論篇:五運六氣對人的影響

五運行大論篇:五運六氣對人的影響

五運,即五行之氣代表的五運。行,即運行、變化。本篇主要講述了五運六氣的運動變化規律及其對天地萬物生化的重要影響,故名“五運行大論”。

本篇的主要內容包括:一、講述五運學說的創立原理;二、介紹六氣的位置、運行方向和次序三、指出六氣(託舉大地,並影響著自然氣候和萬物;四、講述五運六氣對天地萬物生化的影響。

黃帝坐在明堂裡、開始釐正天之綱紀,觀看八方的地理,研究五行運氣的陰陽變化,將天師岐伯請來,向他問道:以前的醫論中曾經說到,天地的動靜,是以自然界中變化莫測的神明為綱紀的;陰陽的升降,是以寒暑的更換顯示它的徵兆的。我也聽先生講過五運的規律先生所講的僅是五運之氣各主一歲,關於六十甲子應從甲年開始定運,我又與鬼臾區進一步討論過這個問題。

鬼突區說:土運統領甲、己,金運統領乙、庚,水運統領丙、辛,木運統領丁、壬,火運統領戊、癸。子、午兩年是少陰司天;醜、未兩年是太陰司天;寅、申兩年是少陽司天;卵西兩年是陽明司天;辰、戌兩年是太陰司天;已、亥兩年是厥陰司天。這些與您以前所講的陰陽之例不相符合,這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說:這是明顯的道理,因為五運六氣是天地的陰陽。關於陰陽之數,可以數的,是人身中的陰陽,它與天地陰陽相合,是可以用類推的方法求得的。至於陰陽的變化,如果進一步推演,可以從十而至百,由千而到萬。但是天地的陰陽變化,不能用數字去類推,只能用觀察自然萬象的方法去推知。

黃帝說:我想聽聽運氣學說是怎樣創立的。

岐伯說:你提的這個問題很高明的啊!我曾閱覽《太始天元冊》,看到其中記載道:古人觀測天象時,看到天空中有赤色的天氣,經過牛、女二宿及西北方的戊分之間;黃色的天氣,經過心、尾二宿及東南方的已分之間;青色的天氣,經過與柳、鬼二宿之間;白色的天氣,經過危、室二宿氐二宿與昴、畢二宿之間;黑色的天氣,經過張、翼二宿與婁、胃二宿之間。所謂戊分,即奎壁二宿所在處,己分,即角、軫二宿所在處,奎、壁是在立春到立夏的節氣之間,所以稱為地戶;角、軫是在立秋到立冬的節氣之間,是天地陰陽的門戶,所以稱為天門。時令的開始也就是推算氣候時令的方法的產生,是因自然規律的發展而產生的,不可以不通曉。

黃帝說:講得好。在《天元紀大論》中曾說過,天地是萬物的上下;左右是陰陽運行的道路。我還不明白它的含義

岐伯說:這裡所說上的“上下”指的是從該年的司天在泉,以見陰陽所在的位置。所說的“左右”指的是司天的左右,凡是司天的位置見到厥陰時,左間是少陰,右間是大陽;見到少陰時左間是女右是厥:見到少陰時,左間是太陰,右間是厥陰;見到大陰月時,左間是少陽,右間是少陰;見到少陽時,左間是陽明,右間是太陰;見到陽明時,左間是大陽,右同是少陽見到太陽時,左間是厥陰,右間是陽明。這裡說的左右,是面向北方時所見的位置黃帝說:什麼叫作在泉?

岐伯說:陰司天,則少陽在泉,在泉的左間是陽明,右間是大陰;少陽司天,則陽明在泉,在泉的左間是太陽,右間是少陽;太陰司天,則太陽在泉,在泉的左間是厥陰,右間是陽明;少陽司天,則厥陰在泉,在泉的左間是少陰,右間是太陽;陽明司天,則少陰在果,在泉的左間是太陰,右間是厥陰;太陽司天,則太陰在泉,在泉的左間是少陽,右網是少陽這裡所說的左右是面向南方時所見的位置。客氣和主氣互相交感,寒暑之氣互相加臨,客主之氣相得的就屬平和,相剋的就會使人生病。

黃帝間:有氣相得而使人生病的,又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說:氣相得指的氣生主氣,如果主氣生客氣,是上下顛倒,叫作下臨上,雖然看似相得,但位置不當,所以也會生病。

五運行大論篇:五運六氣對人的影響

黃帝問:司天在泉運轉的動靜是怎樣的呢?

岐伯說:司天在上,自東而西是向右運行;在泉在下,自東而西是向左運行,左行和右行旋轉一週是一年,然後才回歸到原來的位置。

黃帝說:我聽鬼臾區說,應地之氣是靜止而不動的。現在先生卻說在下面的在泉地氣左行,我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希望聽聽是怎樣運動的。

岐伯說:對於天地的運動和靜止,五行的變換和往復,鬼臾區雖然知道了天的運行情況但是沒有全面的瞭解。關於天地變化的作用,在天顯示的是日月二十八宿等星象,在地形成了有形的萬物,日月五星圍繞在太空之中,五行之氣附著在大地之上。所以,大地是載運各類有形的物質的;天空是佈列日月五星這些受天之精氣的。地上的有形物質與天上的無形氣之間的運動,就像樹的根部和枝葉的關係,抬頭仰觀星象,雖然距離很遠,但仍然可以通曉它們的情況。

黃帝問:大地是不是在宇宙的最下面呢?

岐伯說:應該說大地是在人的下面,在字宙的中間。

黃問:它是憑藉什麼力量存在於太虛之中呢?

歧伯說:是空間的大氣把它託舉起來的。燥氣使它乾燥,暑氣使它蒸發,風氣使它動盪,溼氣使它滋潤,寒氣使它堅實,火氣使它溫暖。所以,風寒在下,燥熱在上,溼氣位於中間火氣遊行於左右上下。一年之中,寒暑往來,風寒暑溼燥火六氣向下進入大地,大地由於感受了六氣的影響才化生出萬物。所以,燥氣太過,地就乾燥;暑氣太過,地就熾熱;風氣太過,地就動盪:溼氣太過,地就泥濘;寒氣太過,地就拆裂;火氣太過,地就堅固。

黃帝問:司天在泉之氣,對人的影響,從脈搏上怎樣診察呢?

岐伯說:司天在泉之氣,有勝氣和復氣的發作,但不表現在脈博上,用脈診的方法診察不到。《脈法》上說:問天在泉之氣的變化,不能根據脈象進行診察。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黃帝問:左右間氣的反應怎樣在脈象上上診察呢?

岐伯說:可以根據間氣的位置,從左右手的脈搏上去診察。黃帝問:怎樣診察呢?

岐伯說:脈氣與歲氣相順應就平和,脈氣與歲氣相違逆就生病,相應之脈不在其本位而出現在其他部位的要生病,左右脈互移其位的要生病,是相應之脈位反而出現克賊脈象的病情就危重,兩手尺脈和寸脈相反的就要死亡,陰陽交錯而見的也要死亡。首先要確定該年的司天、在泉,以測知歲氣與脈象相應的正常情況,明確左右間氣應當出現的位置,然後才可以預測人的生生死和病情的逆順。

五運行大論篇:五運六氣對人的影響

黃帝問:天之寒、暑、燥、溼、風、火六氣,與人體是怎樣應和的呢?對於萬物的生又有什麼作用呢?

岐伯說:東方應春而生風氣,風氣能使木類生長,木類能產生酸味,酸味滋養肝臟肝滋養筋膜,肝氣與筋膜和調,其氣又能滋養心臟。六氣的變化,在天為深遠變化之道在人為認識事物的變化規律,在地為萬物的生化。地有生化,然後才能生成五味;人能識事物的規律,然後才能生成智慧;深遠無邊的字宙,生成變化莫測的神明,使天地萬物運行不息,從而化生五運六氣。天的變化,具體表現為:在天應在風,在地應在木,在體應在筋,在氣應在柔和,在髒應在肝。它的性質是溫暖,它的德行是平和,它的功用是運動,它的顏色是青蒼,它的變化是繁榮,它在動物上是有毛的獸類,它在作用上是升,它的時令是宣發佈舒陽和之氣,它的變動為摧折敗壞,它的災害是隕落,它在五味是酸味它在情志是發怒。忿怒過度會損傷肝,悲哀能抑制怒氣;風氣過度會損傷肝,燥氣能剋制風氣;酸味過度會損傷筋,辛味能剋制酸味。

南方應夏而生熱,熱盛則生火氣,火氣能生苦味,苦味入心能滋養心臟,心能生血,心氣通過血以滋養脾臟。變化莫測的神明,具體表現為:在天應在熱,在地創應在火,在人體應在脈,在氣應在陽氣使萬物生長,在臟器應在心。它的/性質是暑熱,它的德行是顯露光華它的功用是躁動,它的顏色是紅赤它的變化是使萬物茂盛,它在動物是有羽毛的禽類,它在作用上是日照光明,它的時令是使熱氣上升,它的變動是使萬物炎熱灼爍,它的災害是焚燒,它在五味為苦,它在情志為喜。喜樂過度會損傷心,恐懼能抑制喜氣;熱氣過度會損傷氣,寒能剋制熱氣苦味過度會損傷心氣,鹹味能剋制苦味。

中央應長夏而生溼,溼能生土氣,土氣能生甘味,甘味入脾能滋養脾臟,牌能滋養肌肉,脾氣通過肌肉而滋養肺臟。變化莫測的神明,具體表現為:在天應於溼,在應於土,在人體應於肉,在氣應於物體充盈,在髒應於牌。它的性質是安靜能兼化萬物,它的德性是使萬物潘潤,它的功用是生化萬物,它的顏色為黃色,它的變化是使萬物充盛豐滿,它在動物是無毛羽的裸體動物,它的作用是使天氣平靜,它的時令是布化雲雨,它的變化是驟雨暴注或淫雨連綿,它的災害是是大水氾濫,它在五味為甘,它在情志為思。憂思過度會損傷脾,仇能抑制思慮;溼氣過度會損傷肌肉,風氣能剋制溼氣;甘味過度會損傷脾,酸味能剋制甘味。

西方應秋而生燥,燥能生金氣,金氣能生辛味,辛味入肺而能滋養肺臟,肺能滋養皮毛,肺氣通過皮毛而又能滋養腎臟。變化莫測的神明,具體表現為:在天應於燥,在地應於金,在人體應於支毛,在氣應於萬物成熟,在髒應於肺。它的性質是清涼,它的德性是潔淨,它功是堅固,它的顏色是白色,它的生化是收斂,它在動物是甲殼類的介蟲,它的作用是勁有力,它的時令是霧露下降,它的變動是嚴酷摧殘,它的災變是樹木枯萎凋落,它在五不刀,在在情志為憂愁。優過度會損傷肺,喜樂能抑制憂愁;熱氣、會損傷皮毛,寒氣能剋制熱氣;辛味會損傷皮毛,苦味能剋制辛味。

五運行大論篇:五運六氣對人的影響

北方應冬而生寒,寒能生水,水能生鹹味,鹹味入腎而能滋養腎臟,腎能滋養骨髓,氣通過骨髓而能滋養肝臟。變化莫測的神明,具體表現為:在天應於寒,在地應於水,在體應於骨,在氣應於物體堅實,在髒應於腎。它的性質是凜冽,它的德性是寒冷,它的功用是閉藏,它的顏色是黑色,它的生化是整肅,它在動物是有鱗片的動物,它的作用是平靜,它的時令是寒冷冰雪,它的變動是水冰氣寒,它的災變是冰雹霜雪非時而下,它在五味為威,它在情志為恐。恐懼過度能損傷腎,思慮能抑制恐懼;寒氣過度能損傷血,燥氣能剋制寒氣鹹味過度能損傷血脈,甘味能剋制鹹味。

五方之氣,交替主時,各有先期而至的氣候,與時令相反就是邪氣,與時令相合就是四時正氣。

黃帝問:邪氣致病所發生的病變是怎樣的呢?

岐伯說:來氣與主時的方位相合,病情就輕微,來氣與主時的方位不相合,病情就嚴重黃帝問:五氣主歲是怎樣的呢?

岐伯說:凡氣有餘,一方面能剋制自己所能剋制的氣,另一方面又會欺侮剋制自己的氣氣不足,一方面剋制自己的氣會趁本氣的不足而來欺侮,另一方面自己所能剋制的氣也輕視自己而來欺侮侵犯。由於本氣有餘而欺侮彆氣或乘彆氣之不足而進行欺侮的,本氣往往也要受到邪氣侵犯。這是因為它無所忌憚而導致自己缺少防禦的能力。

黃帝說:講得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