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先祖那些事

追溯別人的祖宗和刨別人祖墳殊途同歸,二者都是希望得到別人祖宗的信息和財富。有一點不同的是,追溯別人的祖宗是為了獲得遺傳密碼式的精神財富,刨別人祖墳則純粹是為了獲得物質財富。

獲得劉伯溫家族遺傳密碼沒有那麼費事。我們很輕易地就能在史冊上追溯到他的十一世祖劉懷忠,但這也是極限,再也不能向上追溯。從十一世祖劉懷忠到七世祖劉光世是劉伯溫家族的“以武傳家”時代。

劉伯溫先祖那些事

多年以後,劉伯溫仍然清晰地記得那個春天的午後,他父親在他面前展開家譜的情景。家譜發著黃色的光,映照在父親那莊重而自豪的臉上。

劉爚沒有直接進入正題,而是先來個開場白:“咱老劉家的祖先是豐沛人。知道豐沛是誰的故鄉嗎?大漢開國皇帝劉邦的故鄉啊,而恰好咱們也姓劉。所以,咱們跟漢高祖必有淵源。”

劉伯溫繞過老爹劉爚發光的眼睛去看家譜,家譜上沒有“劉邦”的名字。劉伯溫又來尋找劉爚的眼睛,希望他能給出解釋。

劉爚發現了劉伯溫等著他解惑的目光,就解釋說:“這很正常。從西漢到北宋,一千多年,其間有三國大亂世,東晉五胡十六國,隋唐五代,才有幾天太平日子?所以,咱們的家譜在北宋以前是空白。北宋之後,咱們家族的大人物如雨後春筍一樣,層出不窮。”

他指著一個名字:“這個,是你十一世祖劉懷忠,那可是名垂青史的人物啊。”

劉老爹沒有撒謊,劉懷忠當年在北宋西邊的國防線上擔任高級武官,西夏戰事初起時,劉懷忠是主戰派,並且在一次與西夏的戰役中以身殉國。劉伯溫的十世祖和九世祖都在北宋西邊國防線上擔任過高級武官,經受了長期的戰爭考驗。

劉伯溫的八世祖劉延慶和七世祖劉光世把家族榮譽提升了一大截。劉延慶的最高職務是北宋騎兵軍團副總司令(馬軍副都指揮使),曾跟隨北宋大宦官童貫剿滅過方臘反政府武裝。靖康之難時,劉延慶奉命防守開封,城被金兵攻破後,劉延慶壯烈了。劉光世命倒挺好,靖康之難後,趙宋皇室的趙構建立南宋政權,劉光世跟隨趙構南渡長江,後來成為南宋功勳之一,被封為楊國公,贈太師。

不過,劉光世之後,劉伯溫的祖先們再也沒有在戰場上露過臉,而且榮譽光環日益黯淡。六世祖劉堯仁不過是個州長,但他在劉家的族譜中算得上是個轉折性的人物,從他以後,劉姓子孫棄武從文,從將門虎子變成了孔門弟子。改了行但沒改變境遇,劉氏族人的境遇依舊在惡化,到了劉伯溫老爹這一代,只能做個縣城的教書匠了。

看完家譜,劉伯溫心情有些沉悶。他爹就鼓勵孩子:“表面上看,咱們家族是一代不如一代,不過物極必反。終有一天,咱們家族會出現個‘三不朽’的人物,也許就應驗到你身上了。”

劉伯溫問:“您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劉老爹當然沒有科學依據,他有的是業務上的判斷力,那是一個夢。夢的主人是劉伯溫的五世祖劉集。劉集那時候沒有工作,在處州居住。由於沒有工作,就每天都鑽研奇門遁甲、五行八卦,突然有一天感悟到天地人事之玄妙,認為所居住之地難出大人物,就決定搬家。

但是,搬到哪裡,這需要劉集占卜。他先是自己占卜,但學藝不精,不能成功,於是跑到山神廟裡磕頭燒香。山神當時很忙,直到晚上才接到劉集的禱告,於是送了他一個夢。劉集夢到自己拎著一顆羊頭,披頭散髮在山上手舞足蹈。醒來後,思索許久,認為這個夢跟他所要遷徙的地方有著密切的關聯。不過,神仙的思維是靈異的,給人類的信息永遠都是如幻如夢,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劉集廢寢忘食地思索那個夢指示的地方,有一天,他來到南田山武陽村問當地人地名,人家告訴了他。彷彿是一個晴天霹靂,劉集醒了,恍然大悟,夢中拿著羊頭亂舞,就是武陽(舞羊)啊!就這樣,全家搬到了武陽。

這種神乎其神的往事因為太過虛幻,雖然能引起劉伯溫的興趣,卻不能讓劉伯溫感到驕傲,更不能讓他認定家族將來會出現一個偉大人物。他希望老爹能講述一件家族史上發生的真實的事件,由此來證明劉家並非是裝神弄鬼的家族,來奠定自己的那份家族自豪心。

劉老爹聽了劉伯溫的質疑,忽然就想起了一件事。這件事足以證明劉家人不但是高智商的人,還是高情商的人。

這件事的主人公是那位靠夢搬家的劉集的兒子劉濠,也就是劉伯溫的太爺爺。劉濠曾經是南宋的小公務員,那時候正是元世祖忽必烈呼風喚雨的時代。南宋滅亡後,劉濠被迫回到老家,每天都長吁短嘆,憂國憂民。不過當時國家已滅,他只能憂民。據說每當大雨或暴雪時,劉濠都要登高而望,看看是否有人在雨雪中受苦。如果看到誰家房頂的煙囪沒有工作,就趕緊派人送飯去。

某年,青田縣有個叫林融的人,曾是前政府地方上的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監獄獄長三合一的大官(提刑),因不能接受蒙古人的統治而打著復興宋室的口號聚眾造反,元軍出兵討伐,很容易地就把林融押進了囚車,逮到了京師。元王朝皇帝忽必烈那會兒良心發現,把林融給放了。哪知道林融一根筋,回家後把身上的晦氣洗掉後又造反了。元王朝皇帝忽必烈大為光火,說:“這南蠻子就是討厭,正好趁這個機會,多殺幾個。”於是飛速地剿滅了林融後,馬上派出工作組去調查造反者名單。青田縣的土豪劣紳們平日與很多百姓結怨,趁此良機,肆無忌憚地舉報無辜的人,以致善良百姓鮮有脫漏,幾乎全都成了元政府的搜捕對象,牽連人數達到一萬之多。元政府工作組就拿了名單,歡歡喜喜地回大都(今北京)覆命。路過武陽村時,劉濠知道了這件事。

他迅速抓住機會,將元政府工作組接到家中,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當這些人爛醉如泥後,劉濠把他們安置在別的房間,又從他們身上偷出名單,單獨抄出二百多個人名,然後把名單燒掉。最後,點了把火,把新裝修的吃飯的房子燒個乾淨。

第二天,工作組發現名單不見了,惶惶不安。劉濠說:“這真是家門不幸,無緣無故地起火,估計你們的名單被燒成灰燼了。”劉濠說得越輕鬆,工作組的人就越恐懼。因為弄丟了名單跟掉腦袋沒有區別。劉濠看到這些人很快就要尿褲子了,才說:“這場大火可能是老天的意思,是不是名單裡有被冤枉的人,上天來解救他們了?你們別慌,我對江浙特別熟,可以給你們弄個名單過來,但只有二百多人。”

工作組沒有辦法,拿過名單一看,似乎有一點印象,的確都是江浙人,於是,心驚膽戰地回大都覆命了。

這個故事沒有下文,可能忽必烈看到那份名單後,認為人數太少,不了了之。又可能是,忽必烈連名單都沒有看,就下令把名單上的名字從人間抹去。

無論如何,劉濠用幾罈子酒和一間破房子,拯救了千人的性命,無可置疑地符合了“仁”的要求。想拯救別人的性命是高情商,拯救了別人的性命是高智商。

劉伯溫聽完這個動人心魄的故事後很激動。他那些祖宗的光輝形象忽然間高大起來,他挺直了腰板,向祖先暗暗發誓,要做一個光宗耀祖、名聲大振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