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喜歡你!」

小丁將將滿4歲,最近突然開始說狠話。

碰到我倆起爭執的事情,他會著急大哭,然後狠狠地對我說:“媽媽,我不喜歡你!我再也不理你了!”

每一個當媽的聽到這話,估計心裡都不怎麼好受。

“媽媽,我不喜歡你!”

今天又是如此。

非要拿著我的手機照相,已經明確告知我的手機還在充電,他卻依舊不管不顧衝進房裡,一把拔下充電器,我也急了,跟過去搶回手機。

他生氣了,一掌朝我拍過來,猝不及防,手機被摔落在地。

他察覺到我的惱怒,卻搶先控訴道:“你盡幹壞事!你做錯了!”

“是你做得不對!” 我拿出當媽的氣勢。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了,他大哭,一把推開我,一邊喊著:“我不喜歡你!” 一邊衝向爺爺懷裡。

我留在原地,躊躇了一下,還是跟著進了爺爺屋裡。

他一看我進去,哭得更厲害了,“我不喜歡你!你走開!我不要理你!”

我看著他的眼睛,柔聲說道:“可是我喜歡你呀。”

他愣了一下,還是坐在爺爺懷裡接著哭,一邊還要拿腳把我推開。我抓著他的腿,想要抱住他。他卻像頭小豹一樣,狠狠地向我衝過來。我順勢往後倒在床上,抱住他:“哇,我抓住了一頭小豹!”

他開始咯咯咯樂起來,卻還是一副不太想搭理我的樣子。

玩了幾次撲倒我的遊戲,他突然一扭身跑了,蹬蹬蹬跑進臥室,還把門鎖上了。

於是我跟過去,叩門,輕輕的,一聲又一聲,直到他在裡面再也忍不住,大笑起來,自己把門打開了,然後又一陣風跑了,我當然是接著追逐過去。

等到我第三次追上他的時候,他突然開始動手了,半真半假地跟我比武,哼哼哈嘿。不得不說,小男孩的力度有的時候還真有些招架不住。於是,我扔給他一個枕頭,順勢玩起了“枕頭大戰”。

“媽媽,我不喜歡你!”

這下,小傢伙可算是徹底放開了,大笑起來,感覺之前的情緒在一次又一次的打鬧之中一點一點消失。

最後我倆都精疲力盡,坐在地上。

小傢伙突然一把抱住我,“媽媽,我喜歡你!可是你總是不理我,不陪我玩,我就想把你的手機拿走。”

心裡酸酸的,很慶幸自己今天在他如此憤怒的時候,還是選擇了和他堅持進行聯結,這才知道背後真正的結是什麼。

當孩子向你張牙舞爪的時候,也許他真正想要的,只是你的擁抱和陪伴。

“媽媽,我不喜歡你!”

科恩博士在他的《遊戲力》一書中提到:

多數“行為問題”的根源,實際上都只是聯結的斷裂。聯結感良好的孩子更願意與他人合作,更能為他人著想。懲罰只會加深親子之間的斷裂,因此,請首先考慮重建聯結。

時刻堅持和孩子聯結,即使被孩子拒絕也依舊嘗試著去努力聯結,這的確並不容易,但是,卻很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