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瑞爾公式:接受最壞的,追求最好的

卡瑞爾公式:接受最壞的,追求最好的

今天我們先做一個題目,下列選項哪個你認為是面對困境最正確的做法?

A.以商人因經營不善而欠下一大筆債務,心灰意冷的來到親戚的農莊,想在此度過餘生,卻在瓜農的鼓勵下,最終重新崛起

B.A君炒股被套十分苦惱,後來想通了,學習當鴕鳥,不看股票,專心工作,幾年後,他事業取得成功

C.一個賣花老太太衣著破舊卻滿是喜悅,她說:“耶穌星期五被釘在十字架上死去,可三天後不就是復活節了嗎?所以我總是心懷喜悅”

D.阿Q和小D打架吃虧,心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這社會真不毅樣,兒子居然打起老子來了”於是他心滿意足,儼然勝利似得

答案是B。為什麼呢?因為A選項並沒有在精神上先接受最壞的情況;B選項先“想通了”接受了最壞的情況後,又集中精力解決了問題,;C選項並沒有遭遇最壞的情況;D選項並沒有處於解決問題的地位。

B選項也符合我們今天要講的一個定律卡瑞爾公式,他的全稱是卡瑞爾萬靈公式,告訴我們的是:唯有強迫自己面對最壞的情況,在精神上先接受了它以後,才會使我們處在一個可以集中精力解決問題的地位上。卡瑞爾公式分為三個步驟:第一,問你自己,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什麼?自己處於一個什麼地方和位置?第二,接受這個現實。第三,鎮定的想辦法努力去改善這個現實。只有無畏地面對最壞,才能有效地改善最壞。

01

在美國有一則幾乎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徵兵廣告,既幽默又智慧。這則徵兵廣告發布後,收效十分明顯。它改變了死氣沉沉的徵兵局面,使許多青年踴躍應徵入伍。

那這個徵兵廣告的內容是什麼樣的?

“來當兵吧!當兵其實並不可怕。應徵入伍後你無非有兩種可能:有戰爭或沒戰爭,沒戰爭有啥可怕的?有戰爭後又有兩種可能:上前線或者不上前線,不上前線有啥可怕的?上前線又有兩種可能:受傷或者不受傷,不受傷又有啥可怕的?受傷後又有兩種可能:輕傷和重傷,輕傷有啥可怕的?重傷後又有兩種可能:可治好和治不好,可治好有啥可怕的?治不好更不可怕,因為你已經死了。”

原來,這份別出心裁的徵兵廣告出自一位造詣深厚的著名心理學家之手。媒體記者採訪了他,問:“為什麼這份徵兵廣告能深入人心,取得這麼好的效果?”

他回答說:“當人們有了接受最壞的思想準備之後,就有利於應對和改善可能發生的情況。或者說,當人們冷靜地面對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之後,反倒有利於用積極的態度促使最壞的情況向好的方面轉化。”

記者似乎還沒完全理解他的話。於是他又講了下面這個真實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艘日本潛艇在海灘意外擱淺,結果很快便被美國偵察機發現。這就意味著也許幾分鐘之後,就會有飛機前來轟炸。到那時,潛艇只能是被炸得粉身碎骨的活靶子。日本潛艇官兵驚慌失措,一時誰也拿不出脫險的辦法,一種絕望的氣氛頓時籠罩了全艇。

此刻的艇長也束手無策,不知如何是好,但他沒有慌亂。他想,潛艇擱淺且被敵機發現,官兵產生恐懼心理,這是可以理解和難以避免的。但是官兵在恐懼狀態下,其智慧和辦法往往就像凍結了的能源一樣失去了活力。只有消除恐懼,才能找到擺脫險境的辦法。

艇長穩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大聲呼喊,讓官兵們鎮靜,但收效甚微。於是,他神態自若地掏出香菸,點燃後四平八穩地坐下吸了起來。他的這一舉動立刻引起了官兵的注意。他們想,艇長真是每臨大事有靜氣,在十萬火急的情況下還能不緊不慢地抽菸,一定是有了胸有成竹的高招。官兵迅速地鎮靜了下來。這時,艇長立刻組織大家開動腦筋,尋找及時脫險的良策。

由於不再慌亂,辦法很快就想出來了:官兵踏著整齊的步伐,一會兒從左舷跑到右舷,一會兒再從右舷跑到左舷,如此循環往復。這樣擱淺的潛艇很快就左右擺動起來,並一點一點地向深水處移動。就在眼看著美國轟炸機來臨之際,潛艇脫離了淺灘,潛進了深海。儘管轟炸機狂轟濫炸了一番,潛艇卻有驚無險,化險為夷。

02

提出卡瑞爾公式的威利·卡瑞爾是個聰明的工程師,他開創了空調製造行業。年輕時,他曾是紐約水牛鋼鐵公司的一名工程師。有一次,卡瑞爾到密蘇里州去安裝一臺瓦斯清潔機。經過一番努力,機器勉強可以使用了,但是依然沒有達到公司保證的質量。對此,卡瑞爾十分焦慮,一度無法入睡。後來,他意識到,憂慮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於是,便試圖換一種思路面對這個問題。

他是這麼想的:這件事情最壞會導致什麼結果?無非是老闆把整臺機器拆掉,然後炒掉自己。想到這個最壞的結果後,卡瑞爾對自己說:“如果丟掉了這份工作,我該怎麼辦?”然後,他發現,當時機修工程師普遍緊缺,找一份新工作並不難——換句話說,最壞的結果也並非無法接受。後來,他意識到煩惱不能解決問題。於是,想出了一個不用煩惱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一步,找出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什麼———充其量不過是丟掉差事,也可能老闆會把整個機器拆掉,使投下的20000塊錢泡湯。

第二步,讓自己能夠接受這個最壞情況。他對自己說,我也許會因此丟掉差事,那我可以另找一份;至於我的老闆,他們也知道這是一種新方法的試驗,可以把20000塊錢算在研究費用上。

第三步,有了能夠接受最壞的情況的思想準備後,就平靜地把時間和精力用來試著改善那種最壞的情況。他做了幾次試驗,終於發現,如果再多花5000塊錢,加裝一些設備,問題就可以解決了。結果公司不但沒有損失20000塊錢,反而很快就達到了目標。

有了這個心理準備後,卡瑞爾的心情逐漸平靜下來。結果公司非但沒有損失,還獲得了一個完美的改進方案,而卡瑞爾也沒了丟掉工作的風險。後來,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從卡瑞爾的經歷中總結出了一個解決憂慮情緒的方法,並命名為卡瑞爾公式。

03

卡瑞爾公式=接受最壞的,追求最好的。

其實,生活中壓垮我們的往往是我們自己。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與其消愁不如冷靜,想清楚最壞的狀況,理解了最壞的狀況後,我們對於最壞的情況已經不懼怕了。往往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足夠冷靜,能順利輕鬆地想出解決辦法。而最壞的情況,也許也是能接受的,可能也不一定成為最後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