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車禁售在即,衆泰汽車靠「山寨」保時捷挑大樑?

燃油車禁售在即,眾泰汽車靠“山寨”保時捷挑大樑?

作者丨張斯文

來源丨野馬財經

眾泰集團的百度百科中,還靜靜地躺著“不模仿、不眾泰”的口號。

4月27日,吉利方面稱,中國已批准其購買沃爾沃集團股份,預計6月前完成交易。消息一經發布,便在汽車圈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網友們無不對國內車企感到自豪。

可就在一天前,和李書福同屬浙江系企業家的應建仁所操作的併購案例——眾泰汽車(000980.SZ)卻收到了深交所的年報問詢函,請其對“分季度財務指標”、“業績承諾履行情況”、“募集資金使用情況”等項目進行說明。

此事源於這家公司前些日披露的2017年年報,根據年報,眾泰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08.04億元,同比增長1128.48%;淨利潤11.36億元,同比增長1209.32%,各項數據看起來十分亮眼。

但如此數據並未帶來該股股價的上漲,年報發佈後,眾泰汽車股價盤中一度低至8.68元/股,接近8.24元的每股淨資產。

山寨之路能否挑起眾泰大梁,在新能源汽車風口到來之際,眾泰又會如何佈局呢?

“借殼”上市玩的溜,業績增長靠並表

一切還要從原金馬股份、現眾泰汽車實際控制人應建仁開始說起。

五金之鄉永康市城東街道荊山夏村,曾是一個人多地少的貧困村。在那裡,首富應建仁的故事被村民們通過口口相傳的形式記錄下來。

據說,1962年出生的應建仁在高中畢業回鄉後,與父輩們一樣,踏上了“打鐵走四方”的謀生路……20世紀90年代初,在江湖上闖蕩了數十年的應建仁不甘心一輩子做個“打鐵匠”。在一窮二白、毫無經驗的情況下,他放下面子咬咬牙,找十幾個親朋借了一圈錢,終於湊夠了8萬元的啟動資金,買了4臺小衝床,擺進了他那不足100平米的簡陋祖宅中。一個家庭式小作坊——永康市長城五金廠,就這麼建立起來。

1996年12月,應建仁與其妻徐美兒共同出資成立了浙江鐵牛實業有限公司,期間隨著中國汽車製造的騰飛,企業獲得快速發展,2003年,他掌舵的鐵牛集團通過收購入主了上市公司金馬股份。

鐵牛集團謀求曲線上市的計劃持續十多年,期間的應建仁執掌的鐵牛集團雖低調地偏安浙中永康,但已完成從做汽車配件到乘用轎車整車製造的嬗變,其格局和魄力受到業內側目,當時浙江資本圈內就猜測,鐵牛集團登陸資本市場是早晚的事情。

2016年3月,停牌半年之久的金馬股份(現眾泰汽車)公告稱,擬以116億元的價格收購金浙勇、鐵牛集團等23名股東合計持有的永康眾泰汽車有限公司(下稱:永康眾泰)100%股權。同時,擬向鐵牛集團等9名對象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100億元,用於後續上市公司資源整合和新能源汽車業務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併購草案中,不僅鐵牛集團本身就持有永康眾泰股份,永康眾泰的董事長金浙勇還是應建仁的外甥。於是,在公告發出不久後,證監會對併購公司管理層間的親屬關係、以及高達116億元的估值提出了質疑。畢竟,吉利併購沃爾沃轎車也就花了18億美元。

隨後,金馬股份對併購方案做出調整:以金浙勇為首的永康眾泰股東主動將44.69%和7.23%的股份轉讓給鐵牛集團,後者順利成為眾泰汽車第一大股東及實際控制者。對永康眾泰的估值仍為116億元,但將募集配套資金總額調整為20億元。

6月6日晚,金馬股份公告稱,2017年6月7日起,金馬股份股票簡稱正式變更為眾泰汽車。至此,眾泰汽車(000980.SZ)成功上市。

也就是說,文章開頭提到的眾泰汽車業績上漲12倍並不是指眾泰汽車本身的業績有多好。而是通過並表,較原金馬股份業績大幅提升。

對此,眾泰汽車相關人員也向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證實了這一情況,公司業績大幅增漲的原因是由於在2017年收購了永康眾泰,在將眾泰汽車的報表併入之後導致比前年金馬股份的業績高出十多倍。

深證成指情難測,汽車板塊寒人心

儘管上市公司業績暴增12倍,但場內資金似乎並不買賬。

眾泰的股價自去年11月9日見頂,一路下跌,累計跌幅已達35.79%。本以為暴增的利潤會一掃股價的陰霾,但誰知股價卻依然我行我素,毫無回頭之意。

燃油車禁售在即,眾泰汽車靠“山寨”保時捷挑大樑?

對此,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諮詢了多位汽車行業研究員,但他們均表示在此前的研究中未關注眾泰這家公司。

其實,不只是眾泰汽車一家獨跌,深證成指表現的也不盡人意,同樣於去年11月見頂,並在今年1月末出現斷崖式下跌。儘管隨後出現反彈,但至今表現依然疲軟,目前累計跌幅達到11.62%。

燃油車禁售在即,眾泰汽車靠“山寨”保時捷挑大樑?

總的來說,深成指目前處於寬幅調整之中(振幅為15.85%)。而眾泰股價表現低於“平均分”,像極了班級裡的“差生”,從而成為深成指的“累贅”。

在深圳成指連續下跌的情況下,汽車板塊更是遭遇“倒春寒”。

在眾泰汽車發佈年報的前一天,4月17日,發改委公告稱,中國汽車行業將分類型實行過渡期開放,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通過5年過渡期,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限制。

受此影響,汽車板塊全線大跌,其中不乏廣汽集團(601238.SH)、亞星客車(600213.SH)等知名公司。

同時,眾泰對於上述問題表示,這件事對公司的未來影響目前並不可知。

就眾泰汽車本身來說,其2017年度業績也不容樂觀。根據當初簽訂的補償協議,金浙勇、鐵牛集團承諾,眾泰汽車2016-2018年經審計的扣非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2.1億元、14.1億元、16.1億元。

但事實上,2017年眾泰汽車的達標率為95.15%,並未完成業績承諾。

與此同時,根據眾泰汽車2017年年報,公司累計出售新車約31.7萬輛,同比下降4.8%,遠低於中汽協公佈的2017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平均增幅(1.4%)。

業績承諾沒有完成,同比銷量首次下降,再加上深成指數和國內汽車行業政策的影響,眾泰汽車股價下跌顯得順理成章。

對此,眾泰汽車相關人員對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解釋,業績沒有完成主要是因為市場環境相對飽和,加上補貼因素,所以沒有完成。但這在同行業已經是很好了,有的車企去年都是虧損的。加上之前已經存在對賭協議,大股東會拿出相應的股份來彌補業績上的差距。

“豪車”銷量跟不上,政府補貼已退坡

更令投資者擔心的是,眾泰汽車不僅銷量不讓人滿意,並且其熱銷的車型還不乏“山寨”豪車的“口碑”。

許多網友對此津津樂道,戲稱:“這輩子開不開得上豪車,就看眾泰的了”。可見,眾泰的產品以“複製粘貼”為賣點已經深入人心。

回首眾泰汽車2017年銷量構成,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發現排名前5的車型合計佔比已高達65.03%。像T600、SR9等眾泰主力產品,曾在發售時出現過“加價提車”的火爆景象。

燃油車禁售在即,眾泰汽車靠“山寨”保時捷挑大樑?

當然,在這些車型身上,人們可以輕易的發現許多豪車的身影。如眾泰T600與大眾途銳相似;眾泰SR9與保時捷macan難以分辨;眾泰T700尾部與捷豹F-PACE如出一轍。還有媒體稱大邁X5是途觀的“親”兒子。

燃油車禁售在即,眾泰汽車靠“山寨”保時捷挑大樑?

對此,眾泰汽車相關人員對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表示,其實到現在大家都覺得眾泰是在模仿,如果用心去看的話,區別還是很大的,一開始可能大家的觀點都一樣,但要是看現在的眾泰,T600之後的車型都是我們的自主產品。

至於T700被指抄襲捷豹F-PACE尾部,眾泰表示,市場上大家的車都是長得差不多,某一個部位像也不能說明什麼。

而在此前的採訪中,眾泰汽車一位內部人士似乎不避諱其依賴“山寨”名車起家的模式。他曾對第一財經稱,對於我們企業來說,首先要考慮的是怎樣才能活下來。中國的自主品牌,吉利、奇瑞,甚至韓國品牌,在發展初期無不經歷這一過程。

其實,汽車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並不只依賴外觀,汽車整車更不是零件的拼湊。車企在每款產品上都會傾注大量心血,成品更像是一家公司技術積累的結晶。在這條路上沒有捷徑,都需要造車企業通過不斷的研發積累才能做出令消費者認可的產品,從而為公司帶來業績增長。

燃油車禁售在即,眾泰汽車靠“山寨”保時捷挑大樑?

但通過翻看幾家上市車企的年報,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發現眾泰汽車(000980.SZ)在研發投入上明顯不足,低於業內長安汽車(000625.SZ)、比亞迪(002594.SZ)等同類品牌。

眾泰相關人員在接受採訪時也對此表示擔憂,研發投入不足會對產品競爭力造成一定影響,公司目前對這方面也相當重視,未來會加大研發的投入。畢竟作為自主品牌,研發投入如果太低難免會讓人們覺得我們公司做的車不是很用心。

研發方面,眾泰受制於公司體量,短時間內可能無法越過前面的大山從而進一步為公司獲取更多的利潤。但除了依靠產品來獲利,眾泰生產的電動乘用車所享受的國家及地方的財政補貼也帶來了一定的收入。

燃油車禁售在即,眾泰汽車靠“山寨”保時捷挑大樑?

根據此前金馬股份(現眾泰汽車)公告,眾泰汽車在2014-2016年收到的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分別為44,297.08 萬元、114,140.70 萬元和155,061.00 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6.69%、8.30%和6.89%。

但在2017年,財政部調整了今後對於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的計劃,規定了2017-2018年補助標準整體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2020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隨著政府補貼不斷退坡,未來消費者在購買新能源汽車時價格勢必水漲船高,這將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車意願。

而眾泰汽車也在年報中披露了新能源汽車補貼的相關風險。在被問及政府補貼時,眾泰汽車相關人員對此表示比較樂觀,其稱,這項政策並不是針對一家公司,市場環境大家都一樣,公司會從提高生產效率和節約成本方面來應對這一變化。

如果說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那燃油車貌似已經英雄遲暮。就在今年4月9日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島嶼經濟”分論壇上,海南省長沈曉明表示,將出臺規劃,在2030年以前普及新能源汽車,為全球島嶼經濟體在推行綠色能源上做出海南貢獻。

也就是說,眾泰汽車正處於一個燃油車向新能源車轉型的關鍵時刻,此時公司管理層的決策將決定眾泰今後“是去還是留”。

然而,眾泰銷量增速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這必然影響企業收入,收入不足則直接影響研發支出,而研發投入不足又會導致無法生產具有競爭力的產品,沒有好的產品又會反過來影響銷量。面對政府補貼退坡加強和國際廠商衝擊加劇,眾泰汽車受到內外的承壓。

當然,眾泰也在積極的謀求發展。根據報道,眾泰已與福特成立合資品牌生產純電動汽車,這個項目預計能夠年產10萬輛純電動乘用車。眾泰也對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表示,這個項目審批預計能在今年內完成,但會成立新的品牌,新產品將不再使用眾泰品牌。

你覺得眾泰能否依靠福特蝶變來“絕地反擊”?它又要如何才能衝出銷量下降的怪圈?歡迎大家在文末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