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槓精包圍、受盡槓精迫害的你還好嗎?

文丨Jun.君君

這是一個處處有噴子、槓精出沒的時代,每天都有大批無辜的受害者被噴得“遍體鱗傷”。

我們將兩者先統稱為噴槓

網絡是噴槓們日常最頻繁的出沒地,朋友圈則是最直接的“加害現場”。

比如有人出去旅行,拍到一些美美的照片,以並不高的頻率發送在朋友圈,開開心心地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生活,幾條友好的評論之後,就會出現些礙眼的:“顯得腿好粗”、“好了,好了,知道你出國去旅遊了”……

被槓精包圍、受盡槓精迫害的你還好嗎?

而微博等平臺,則屬於大型亂戰現場。

比如之前當有名人去世的新聞發出時,噴槓們集結隊伍——感傷科比退役,他們噴你看得懂籃球嗎就刷屏;感嘆霍金去世,他們噴你學渣還喜歡裝X,要不就說你捨本忘祖,崇洋媚外,中國科學家去世的時候沒見你這樣;

某次新年劉雯ins上發了一條:“Happy Lunar New Year”(農曆新年快樂),結果被網友們罵到不得不刪掉原博,大家噴她的理由就是亞洲不少國家都過春節,你劉雯當然要過自己國家的春節啊,怎麼能不說Happy Chinese New Year,而說的什麼勞子Lunar New Year,秀你知道的英文單詞多嗎?

被槓精包圍、受盡槓精迫害的你還好嗎?

偶爾有時候,噴槓們也可以明目張膽地在現實生活裡出現。比如有次朋友和男友晚上去三里屯過週末,朋友身材本來就好,那天穿了一件可愛性感的裹胸小短裙,更顯得整個人纖細高挑。那對可愛的情侶原本悠閒自在,心情美麗,沒想到剛出地鐵口,就被蹲在那裡擺攤的中年婦人盯上了,婦人怒目等瞪著朋友,隨機站起身來跟在她身後邊走邊噴:“你那是什麼樣子!你跟人家(指朋友的男友)根本不一樣,人家是什麼人,你是什麼人,你好好照照鏡子,你是雞,你是出來賣的!”

朋友和男友一頭霧水,根本不曉得這女人從何而來,為何而噴,可是兩個腦袋轉了一圈也沒在附近找到其他人,那被噴的人指定只能是自己了。

被槓精包圍、受盡槓精迫害的你還好嗎?

很多人初次遇到槓噴,初次被噴、被槓的時候,由於缺少經驗,沒有適應,會很自然地想要回幾句:道理不是這樣子的啊、我不是我沒有你別瞎說啊、你聽我把話說完、事實是這個樣子的啊blablablabla……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你試圖跟他講道理,試圖壓下他的戾氣與他進行平等的溝通時,對方根本油鹽不進,繼續逮著你往死了噴。

於你而言,講話之道有一定的底線撐在那裡,噴爹罵娘胡攪蠻纏的話可能打死說不出來,但對方沒有底線。對方是一群渴望指著罵屎尿屁來拯救快樂的人,人家真的不在乎道理、道德,也更不會產生羞恥感(起碼在噴你的那一刻)。

有時候,你是無力的。甚至你可能會有所感覺——就算事實很明顯:你是個理性的聰明人,對方是愚鈍盲目的莽夫,你更高級,但是這並不能代表什麼,你無法從中感受到任何欣喜的優越感,對方無毒不侵,永遠不會認為自己錯過也根本不在意你的“高級”。他入侵你的生活讓你為之大動肝火,他自己百毒不侵強大無比,你壓根無力還擊。

你會被氣到追到對方的微博主頁裡,想看看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才能說出那樣的話。

但其實,噴子們本身,也算可憐人,之所以愛“噴”是因為偏激的競爭心和焦慮感。看到人家的動態、留言、評論,即使跟自己本身沒有絲毫關係,也禁不住要為之蓄一肚子邪火,燒的整個人躁鬱無比,渾身不舒服,這個時候,就一定要說把壓在心裡的、飽含著最大惡意的話扔出去,似乎只有這樣才能稍微緩解一點。

這樣的人,本身就是快樂困難戶,本就過得不好。

被槓精包圍、受盡槓精迫害的你還好嗎?

而之於槓精,與噴子有一些區別,噴子們多是人身攻擊,不在乎道德底線和邏輯,也沒有所謂的羞恥心。槓精們一開始不會像噴子那樣直接人身攻擊,他們有一些立場和觀點,通常較為偏激。槓精們喜歡不分時間場合,“耿直”地發表自己的觀點,並且通常和其他大多數人、或者當時的氛圍相反,“難道只有我一個人…….”、“恕我直言……”是普遍句式。有時候槓精們被說急了就可能直接變身成噴子。

但是不分場合、自以為是地表達觀點,真的不是耿直。如果說因為種種原因,針對事情產生苛刻的想法還可以理解的話,那麼將之轉換成語言,帶著某種想對對方造成傷害的惡意直接摔在別人面前,就真的找不到理由為伊開脫了。

有次,我被迫坐在咖啡館裡聽故事,下午咖啡廳生意不錯,顧客零零散散的剛好佔滿了桌位。

講故事的是背後一桌,三女一男。

“小A就很厲害了,男朋友是外國人,哪國的來著?”

“真的假的?不得了啊小A,你男朋友是外國人?”

“額….對,他是法國人。”小A姑娘的聲音跟幾個朋友比起來略虛淺了些,她有點急的補充道:“我們在一起還蠻久的了,一年多了”。

“可以啊小A,但是你別介意哈,以過來人的身份我告訴你得多注意。之前我們公司有一五十幾歲的外國老頭,成天跟我說他泡了多少中國姑娘,特他丫欠抽!”

“額…..對,有些人是挺奇怪的,但我男朋友他還好啦……他”。

“我之前啊也是”一個姑娘打斷了小A的話,“公司有個外國人,在公司呆了沒幾天就來找我要微信號,後來聽說他都結婚了。”

“小A啊,你男朋友有沒有帶你去見他的父母朋友啊?”

“聽說法國人還是蠻浪漫的,但好像也很花心吧,而且現在有些中國女生特別過分,見到外國人直接倒貼的,不是說你啊小A,哎但真的,真有女孩是那樣兒……”

幾個人爭先恐後的分享著他們的故事,那個叫小A的姑娘一開始還試著插入他們,可惜一個單薄的親身經歷沒壓得過三個義正言辭的“聽說”,聽著聽著,她好像也就放棄了。

起身走的時候,轉過頭我看到了抱著咖啡杯靠坐在椅子上、面帶微笑的小A。

被槓精包圍、受盡槓精迫害的你還好嗎?

我聽到她心裡的萬頭草泥馬在奔騰。

不論他們哪個人說的話,聽起來都無比耳熟,現在微博裡任何可以提到有關外國人的內容,都可以輕易翻到底下的評論裡一堆:“來中國的外國人都是在自己國家混不下去的”、“洋垃圾”以及眾多中心思想表達“以騎洋馬為榮,挨洋炮為恥”的句子,寫作手法狹隘汙穢到不忍直視。

有人總結槓精:你跟他講道理,他跟你講法制;你跟他講法制,他跟你講政治;你跟他講政治,他跟你講國情;你跟他講國情,他跟你講文化;你跟他講文化,他跟你講孔子;你跟他講孔子,他跟你講老子;你跟他講老子,他跟你裝孫子。

有種現象科學上管之叫做“逆火效應”,就是說這個:當一個錯誤的信息被更正後,如果更正的信息與人原本的看法相違背,它反而會加深人們對這條(原本)錯誤的信息的信任。

被槓精包圍、受盡槓精迫害的你還好嗎?

有一個不得不談的問題,在我看來就是噴槓現象的核心癥結——三觀。

三觀這個詞是後面大家自己總結出來的稱呼,指的是初中政治課本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綜合。所以它是個哲學概念,涉及個體的生命體驗、是非善惡以及對宇宙世界的認知。我們以前的文章裡其實就討論過,人類社會的種種體系、結構以及觀念,我們所有的悲傷痛苦道義,在整個自然運行的自然界裡其實沒有任何意義,三觀這種東西其實也一樣,本身並無所謂正確與否。

所以所謂的三觀“正”或“不正”,其實還是有人刻意在為其制定規則,要求原本不一樣的個體要向某個統一的標準看齊。然而一般來說,只有組織——宗教、政黨或者傳銷團伙,才會如此這般要求三觀統一,當你不同意標準內的觀點,那我一定要消滅你。

槓噴們顯然把自己當做三觀警察。超過3.4萬人觀看,豆瓣評分8.4,在豆瓣電影Top250榜單中排在第230位,算得上是公認的佳片《英國病人》,因為其中的一小段有關婚外情的內容,重新上映後被許多觀眾刷上了很多新的評論:

三觀有點厲害,如我不同認同。

把婚外戀說得冠冕堂皇。

毀三觀,抱歉!只能給這樣的分數了。

三觀不敢苟同,出軌理所當然。

男主很蘇,但三觀不敢恭維。

他們將絕對忠貞不二的理想主義愛情統一視為“正”的三觀,為了維護它對藝術、理性不屑一顧,即使現實中感情多複雜糾結,遠遠難級理想主義之絲毫,但仍有人把“正”三觀的內容當精神口號一樣掛在嘴上,時時刻刻以它的標準檢視著生活裡的點點滴滴,自己、以及他人,結果當過於將理想主義當真,就會以至於——生活越過越難過了。

白巖松說:“理性,是目前中國輿論場上最缺乏的東西,有理性,常識就不會缺席,現在,理性還是奢侈品。我們可以把人、事整整齊齊搞的一是一、二是二,1.2、1.34、1.456的說法是打死都接受不了的——畢竟信息量太大、太複雜、太難分析處理和下結論,遠沒有簡單的黑白兩面評價起來肆意爽快、讓人有成就感。

被槓精包圍、受盡槓精迫害的你還好嗎?

因此多方面思考問題對大多數年輕人來說都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自己懂得常識太少,又倍愛面子,思想閉塞,極度排斥與其三觀相左的“悖論”,催生出的,就是無數個躲在電子屏幕後大言不慚、無所顧忌的網絡噴槓了。

坦白說,我們不是天生就這麼理性聰明,或許不久之前,我們也“槓”過別人,但後來當我們發現,

那些所謂輸贏,道理,只是停留在理論上,世界和生活並沒有因為我們槓贏了而變得更好,人際關係也沒有因為我們槓贏了而變得更好,錢也沒有應為我們槓贏了而掙得更多,我們仍舊焦慮,仍舊有無數解決不了的問題,後來醒悟——槓什麼,別槓了,之前以為“百分之百對”的事情不久之後就跑來狠狠地打了臉,當初“槓贏了”的短暫喜悅,已經成了現在回想起的尷尬和臉紅罷了。

或許我們已經成長了,但永遠不缺不願意醒來的人,在這裡只能建議各位一句:見了噴槓也別多停留,繞道走就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