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目前社會大量資本不進入A股?

股海淘沙063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A股現在每天的成交額在4000億左右,只有2015年每天2萬億成交額的五分之一,有很多資本從A股中撤了出來。

為什麼資本不斷流出,而不是不斷流入A股呢?解釋這個問題,需要從多個角度分析。

一、熊市階段,市場缺乏機會

今年年初依靠藍籌股暴漲,大盤差點摸到3600點,之後藍籌崩盤暴跌,帶領指數擊穿多個關口,侯寧3300點的鐵底,李大霄3000點的兒童底統統沒有保住,最低下探到2691點。

現在是不折不扣的熊市,熊市的悲觀預期會讓自己流入,而資金流出又會造成股市下跌落實熊市,進而再一步影響預期,這時候看不到哪裡是底部,資金怎麼敢進來。

二、全面寬鬆後,市場已經不缺錢,更缺信心

上週宏觀政策出現重大調整,在貨幣寬鬆的基礎上,財政政策同樣積極,全面寬鬆時刻到來。雖說不搞大水漫灌,但放出的水總會有溢出效應,股市會從中受益。

但目前看資金進場意圖不明顯,態度不堅決,主要還是長期下跌之後的悲觀情緒影響,市場缺乏信心。

既沒有明顯的機會,也沒有進場做多的信心,社會資本自然是不願意進股市來玩的。信心能不能修復,重點看我們的財政政策能否真正刺激經濟平穩增長。

做A股,還是要緊跟政策。


首席投資官


謝邀!我是徐徐成翔,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股市!

社會資金不願意流入股市不是因為人們沒錢,相反有錢人還是很多的,每一次P2P爆雷都是幾百億的規模,不流入股市的根本原因還是股市有問題。

有一條規律是越有錢越容易賺錢,這點也適用於股市,但這是建立在有大量散戶群體基礎上的,目前的股市活躍的散戶太少了,有大量資金的用戶也不好賺錢。

這彷彿是一個海洋生態系統,蜉蝣生物的多少決定這片海域物種的多樣性,散戶就如同蜉蝣一般的存在。都知道吃蜉蝣是很安全的,但是鯨魚要吃鯊魚那就要考慮下,大家都是吃肉的,撕破臉對誰都不好。

如果股市的錢不好賺,外面的錢更不好賺,那社會資金還是會流入股市的,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外部環境是要好過股市的。最起碼投資房子到現在都還是成功的,2018年年中報告顯示,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9.7%,這個增長率是所有固定資產中最高的。

除了房子當然還有五花八門的理財產品:基金、網貸、美元、黃金等,基金和網貸部分收益還是不錯的,關鍵是穩定,放著不動就行,不像股票那樣不知所措,比股票風險還小。美元和黃金應該是價值投資的典範,最近離岸人民幣匯率很不穩定,如何保值避免資產縮水才是首要考慮的,股票這樣投機性強風險高的自然不是首選了。

最後社會資金不流入股市和中國股民也有關係,我們號稱有1.18億股民,考慮一人多戶的原因,保守估計實際股民差不多為3000萬。這3000萬股民有相當一部分是湊熱鬧的,聽說牛市來了,打點資金參與下,聽說熊市來了,賬戶都不要了。

這些人的投資理念很清楚,在非牛市情況下那是嚴守“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的原則,對股市風險有著苛刻的認識,以現在的情況想讓別人把資金投入股市,那一定是沒睡醒。






徐徐成翔


資本都是逐利的,如果一個市場沒有了賺錢效應,就不會有資金進來,所以,資金都是往有利可圖的地方流入,例如:

一、房地產:

雖然房價已經很高了,但是老百姓對房價上漲的預期依然存在,購買房產依然是很多人認為比較妥當的投資,因此,許多社會資本流入了房地產市場,有人曾做過統計,目前我國全國的房產總市值達到了430萬億(不知道這個數字是怎麼統計的,權當作為一個參考),而目前滬深兩市按照今天的收盤價計算,總市值只有50萬億元,不及房市的20%!

二、大資金不玩二級市場,改玩一級半市場,例如各種創投項目:

雖然現在很多人都感覺到目前整個市場資金都很緊張,但是細心的朋友卻會發現最近兩年有一個非常怪的現象,那就是:各種創投項目融資滿天飛,我每天看財經資訊的時候都會看到報道某某創投項目第幾輪融資融了多少億,這樣的報道漫天飛,感覺這些投資公司都不缺錢的樣子,動不動就是幾十億上百億的投資,其實,不是這些社會資本不關注A股,而是這些資本把目光轉向了一級市場或者一級半市場,即:新股發行前的火速介入,這樣做不僅收效快,而且利潤也很可觀,一旦上市就可以迅速完成套現,兌現利潤!(當然也有做失敗的案例,但是隻要總體是賺錢的就可以了)

三、買漲不買跌,股市短期缺少賺錢效應:

資本都是逐利的,如果股市短期沒有賺錢效應,自然不會吸引資金進場,不管是大資金還是廣大散戶,大都有買漲不買跌的交易心理,越是下跌越沒有資金敢進場,再加上目前不論是A股還是美股等國外資本市場,還存在一定的下跌空間,所以,很多資金都在觀望!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性建議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K濤資本


很顯然,股市和社會資本之間,能不能形成互動,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社會資本的規模,二是股市的溫度。如果只有社會資本的規模,沒有股市的溫度,只能乾打雷不下雨,如果只有股市的溫度,沒有社會資本,就是土地再肥沃,也長不出好莊稼。

現在的情況是,社會資本確實很多,多得跑去炒作農副產品,也不進入股市,為什麼?道理很簡單,股市的溫度太低積,低得很多都在零下,還有什麼社會資本願意進入呢?不僅如此,冰層下面還有很多暗礁,社會資本再想投,也不敢選擇股市。

這也意味著,股市的所謂資金不寬裕,與有沒有錢沒有關係,而是股市吸引不了資金,讓社會資本等感到恐懼。恐懼之下,肯定是不可能讓社會資本走進股市的。資金走不進股市,就會在社會上興風作浪,到樓市,到地下,到田間,到市場,結果,搞得其他地方也不得安生。

令人欣慰的是,股市的問題已經引起了管理層的重視,加強監管和治理市場秩序,已經成為近兩年來的重中之重,秩序已經得到較大改善。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讓投資者的信心恢復和提升。可以預料的是,隨著外資的進入,並抄底,國內投資者的投資熱情也會提升,股市向好在監管層面已經有了一定基礎。只要堅持下去,是會繼續好轉的。


譚浩俊


資本都是逐利的,哪裡有利可圖就往哪裡流動,資本不進入股市,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分析。

1、目前股市環境錯綜複雜,對於股市存在的亂象,相關部門正在全力整頓,比如此前的妖精論,資本大鱷論等,對擁有雄厚資本運作能力的投資者形成強大的震懾力,抑制了資本流入。目前正在全力清查過度質押,特別是信託問題,堵住了違規資金或者灰色資本進入股市,將會導致短期內股市資金面緊缺的問題出現。


2、就目前看,投資房地產、民間借貸比起投資股市相對更穩定,收益更高,確定性更強。導致大量資本流入房地產,這兩年房價暴漲,國家再次調控,加了個5年限售,我個人覺得這並無法遏制廣大投資者繼續投資房產的熱情,反而激發了房價繼續上漲的預期,更加堅定投資客持有5年以上的熱情。當然反正這個錢也不是自己的。

3、目前股市的主要功能是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這就導致了投資者望而卻步,投資者投資股市是為了收益而來,而不是給企業送錢來的,再說現在許多上市公司上市的目的是為了股權變現,到時候撈一把走人的,而不是為了公司的長遠發展,真正資本運作的人怎麼可以讓這些企業擼了羊毛。


4、就目前已經上市的公司,問題頻出,隨時都有可能踩到地雷股。而且在2015年股災之後,大量靠資本運作無市場競爭能力,業績欠佳的企業的一路陰跌,不知要跌到什麼時候,對於場外資本沒有任何的吸引力。只有像阿里巴巴這樣具備長期投資回報的企業在A股存在,看有沒有機會吸引資金的進入,目前是看不到什麼希望了。

5、通過大量資本運作,社會資金聚集於少數人現象嚴重,資金外流目前雖然得到遏制,但大量資本通過各種途徑流出依然存在。隨著美國一系列政策的突出,像蘋果公司把存在其他國家的利潤轉移回國,這將導致像我們國家資金的緊張。如果更多的美企繼續把利潤轉移回國,對我們國家資本面將是非常嚴峻。

總的來說,目前股市賺錢效應很差,很難吸引大資本的進入。有的就是我們這些小散撐起了A股的一片天。大家怎麼看呢?


股海淘沙063


現在的股市萎靡不振,很多的分析人士都認為是增量資金觀望情緒過於濃厚導致市場操作資金不足,從而無法支撐大盤持續的上漲。那麼,為什麼現在很多增量資金不願意進入A股呢?

1、誰進去誰栽

現在的外圍國際形勢在這擺著,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政府不按常理出牌,不是勾起地緣危機,就是和我們玩貿易“策略”,弄得全球各大市場人心惶惶,這種政治大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誰敢進。

2、嚴監管常態化

之前的A股可謂是莊家的天下,但隨著監管趨嚴,莊家也要夾著尾巴做人呀,特別是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即使外圍市場混亂不堪,內裡監管也沒松。遠一點的中孚實業,近一點的羅牛山、華鋒股份,看看這些妖股哪個沒被特停核查過。

3、沒什麼值得買的股

這個可能是目前A股最尷尬的處境。相信大家也看到了很多機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機構,都在說A股估值是全球股市中最低的,但是單就A股本身來說,還有哪些股票值得我們持有,幾乎沒有。

首先,金融股。銀行和保險在經過前期的藍籌炒作之後,很多存在估值修復的優質個股都創了歷史新高,而券商是個跟著行情吃飯的行業,行情好券商就好活,行情不好券商先遭罪,但摸著良心說從2015年的股災至今,行情好的時候有多少,還都是短期炒作起來的行情,可想而知券商的日子也不好過,前段時間不還有消息稱申萬宏源的員工都只有五千的工資,連房租都快付不起了,可見券商的日子也很難過。

其次,傳統產業。在國家提出《中國製造2025》之前,傳統產業一直是我國的支柱型產業,其相關板塊也比較容易出牛股,但傳統產業同樣遭遇了大幅炒作,比如之前的有色,長達三個多月的炒作,直接把概念都炒爛掉了。

然後,喝酒吃藥。這兩個板塊簡直了,醫藥是長期配置的最佳選擇,但是這段時間炒作之後,估計要有一段時間被遺忘了。白酒更別提,哪一個不是股價高企,茅臺更是直飈八百,這樣的股在現在的行情下你敢買嗎?

最後,新興產業。新興產業簡直都被炒爛掉了,更甚至很多股都是純概念炒作,要業績沒業績,前景發展充滿著不確定性,偏偏股價還高的離譜,這樣的個股你敢買?

所以,總結來說,現在的A股值得佈局的概念股在經過前期的瘋狂炒作之後,變得風險大幅大幅提高,資金拉昇成本增大,相對於其他市場來說,根本不容易大量社會資本的青睞。

4、資本是逐利的

所有的資本其本質都是逐利的,目前股市整體情況比較悲觀,想要將人氣拉昇來,需要耗費很大的成本,這種吃力的事兒估計只有GJD才會做。相反,樓市、期貨、現貨等市場收益率相對比較高,對於資本而言當然會選擇其他的市場了。

以上就是我對於該問題的看法,個人觀點不代表君銀投顧官方觀點,如有不同的想法或是建議,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或是關注我的頭條號進行交流。


君銀投顧


在去槓桿的大背景下,市場可流通的資金供給嚴重減少,流動性緊張,錢荒的局面客觀上也決定了流入a股的資本就會大量變少,郭嘉隊護盤資金當然也就心有餘而力不足,即便今年多次降準之後,a股的場內資金依舊沒有得到改善,那麼央行釋放的流動性究竟去了哪裡呢?答案很明顯,那就是地產,尤其在今年上半年,不少地區出現了搶購的想象,甚至需要繳納大額保證金才有購房資格,社會資本普遍流向樓市,當然也就擠壓了投資者投資a股的資金。

另外近三年a股的賺錢效應本身就不強,在年年看不到希望的情況下,投資者對於a股投資的熱情也降到了冰點,願意堅守的人就肯定會減少,尤其近幾年美股、港股等股市不斷走牛,而a股唯獨跟跌不跟漲,因而更加失望,不僅不會流入,反而會萌生退意。

更何況今年a股的投資環境本來就不好,美聯儲加息導致人民幣出現貶值,考慮到投資a股匯率的風險,外資也不太可能會進入,還有中美貿易摩擦是不是的敲打a股,國內經濟增速也趨緩,投資者的觀望氣氛也非常濃烈,也進一步佐證了a股場內資金不足。還有閃崩股的增多,地雷股的不斷出現也令投資者十分恐慌,投資信心也容易受到打擊。


綜上因素導致了大量社會資本最終沒能流入a股,大家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認可我的回答,點贊並關注是最大的支持!


侯賢平


你看下有沒有人提問

為何A股這麼賺錢 社會資本卻不進來



資本是逐利的 不是用來割肉的



目前的經濟環境下

社會資本可選擇投資的渠道太多了

A股現在的情況

你放一萬個心 社會資本一定不會進場

只有靠國家拉抬起來

有了賺錢效應之後 社會資本才會進來


很多人罵國家這不好 那不好

其實在最艱難的時刻 往往是國家在救助大家

目前的社會資本 大多數都在發國難財


第一;進入股指期貨市場 瘋狂做空股指 大家可以看下股指的成交量


第二;穩健社會資金 目前大肆兌換美元 做人民幣兌美金

由於近期中美貿易戰 和美國加息的影響 人民幣從6.2已經漲到了6.6

匯率的利潤敞口抽走了很多股市資金


第三;區塊鏈風口

區塊鏈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 也吸引了很大一部分社會資金

你可以看下 各種幣的發行 現在炒幣的群體非常多

也在分流股市資金


內憂外患的情況下 A股從3200狂跌到2700

股市的下跌

不是一方面原因造成的

目前社會資本是不會有大動作的

大家不要忘記了

327國債事件 以及索羅斯狙擊香港 08金融海嘯

歐債危機



這些大事件 社會資本早就逃之夭夭了

這個時候 只有國家衝鋒陷陣

等國家把市場就起來之後

社會資本就來吃肉了



但是大家要清楚

國家是穩定經濟 目的不是拉抬股價

在經濟企穩之後 國家資金會撤出


目前的風口;

區塊鏈 人民幣匯率 以及股指期貨


劉冉財經


社會資本總是跟風某一領域,哪裡有利可圖,它們就到哪裡去。

大量的社會資本不進入A股,說明A股當前無利可圖或者達不到他們的期望。A股市場恰恰又因為這些資本不願意進來加之政策面的不利好而表現的低迷。



那麼,社會資本哪裡去了,它們還會回到A股市場嗎?

80年代下海,90年代炒股,00年代互聯網……社會資本總是朝著熱點的方向,這一方向的引導者又是誰呢?沒錯,是市場。社會資本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在改革開放初期,社會資本的去向還比較單一,那個時候只能跟著政策走,所以較為單一的市場會吃得飽飽的;不久便到了90年代,中國迅速崛起,社會資本抓住了股票市場,這一時期股票市場迅速發展;轉眼到了21世紀,互聯網迅速崛起,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房地產、互聯網、股票……其中,這三個龐大的群體容納了大部分的社會資本。所以,這些資本沒有消失,它們還在這三巨頭當中!

A股市場有風險我們都知道(都說散戶進去都是光著身子出來的),政策面無重大利好,誰也不敢冒冒失失闖進去。房地產市場和它差不多(但是有很多社會資本在裡面還沒出來),除非政策面重大利好,大家才會蜂蛹擠進去。所以,我認為,資本當前更看好互聯網領域,它們就在了互聯網市場!

想讓社會資本願意進入A股市場。

1.A股市場制度必須進一步完善,必須遵循這一市場應有秩序;

2.政策面要適時引導資金進入這一市場;

3.政策面必須確保市場風險足以應對;

4.市場要儘可能保證這裡有利可圖;



我是作者“大學生活的那些事兒”,如果您有更多的觀點,歡迎評論區評論交流。


大學生活的那些事兒


A股今年跌幅位居全球第一,上證指數半年大跌16%,大量資金不僅沒進入A股,反而出逃了很多,不少機構都在今年上半年減倉降低倉位,比如“郭佳隊”,2017年以上證50為主的大盤藍籌實現上漲,2018年初上漲50實現18連陽。“郭佳隊”浮盈幾百億。通過一季度報顯示,大量上證50藍籌股在一季度養老金、社保等資金實現退出。目前股市成交量持續低迷,無資金實質性流入A股,僅剩存量資金博弈。

沒有過多的新增資金入市有多種原因:

  • 政策性去槓桿:市場上大量的隱形資金入市,P2P資金爆雷,銀行資金參與上市公司定增,外部配資機構通過信託通道進入A股市場,這些資金大部分都屬於違規進入資金,去槓桿就是將A股中毒瘤資金剔除股市,所以目前A股不是能帶來多少資金問題,而是還有多少資金要流出去。

  • 定增新規等制度出臺,大股東解禁受限,定增股份退出機制變難,因此有一部大額資金不再關注定增、大宗交易等,市場流動性受阻,影響部分社會資金入市。

  • A股從15年股災之後至今,情緒低迷,A股投資者交易賬戶截止目前僅剩10%散戶在操作,大部分賬戶擱置或限制,信心不足,新增投資者不足,A股散戶佔比超80%,因此新進投資者較少,存量投資者大部分已經擱置或休眠。

  • 目前市場外部資金,更多的還是流入樓市,一二線城市房價受國家政策調控,目前保持穩增長水平,但三四線城市近兩年房價漲幅居多,更多人把手裡的錢投入了樓市,必然股市資金就會減少。

  • 各種P2P爆雷,易租寶700億,泛亞400億,善林金融600億,錢寶網400億,尤其今年被爆出問題的第三方平臺太多,市場上幾千億資金被困其中。

  • 美國加息,人民幣貶值,眾多有資本的高淨值人群,選擇投資美國資產,實現海外資產配置,A股必然受到忽略。

  • 最後老百姓真的沒多少錢了!!!

散戶目前對A股市場信心不足,2018年虧損散戶超9成,大部分私募、公募機構也在市場中負收益,不論在宏觀面、基本面、情緒面,資金流入A股都很難,沒有過多的新增資金入市,僅有存量資金博弈,A股接下來走勢必定震盪加劇。

最後感謝大家閱讀本人問答,認為對大家有用的可以多多點贊,也希望大家可以將自己觀點表達出來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你把你瞭解的分享給大家,我把我懂得的告訴大家,一起學習一塊進步!大家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私信交流,歡迎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