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亮紅燈!江淮長城等上半年目標完成率偏低

「聚焦」亮红灯!江淮长城等上半年目标完成率偏低

日前,隨著車企紛紛發佈6月份產銷快報,“期中考”結束的鐘聲敲響,同時也為下半年的角逐拉開了序幕。

“成績單”顯示,國內眾多自主品牌車企中,僅奇瑞品牌、上汽大通等少數車企完成了半數年度目標,比亞迪、眾泰汽車和觀致汽車等車企完成率未超40%。另外,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汽車”,00175.HK)、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汽車”,601633.SH)等目標完成率在40%~50%之間。

「聚焦」亮红灯!江淮长城等上半年目标完成率偏低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各大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競爭火藥味十足。不過,今年是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斷崖式”下降的一年,在此情況下,新能源汽車雖然銷量實現高增長,但難掩利潤同比下滑的壓力。多家車企業績預報顯示,上半年淨利潤或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虧損。

針對上半年的表現,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瑞汽車”)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奇瑞汽車銷量得以增長,是在品牌、渠道和產品三個維度持續發力的結果。奇瑞汽車近兩年持續在走年輕化、時尚化、智能化品牌戰略,並且上半年將銷售渠道延伸到縣級市場,同時完成了對產品矩陣的系統佈局。

吉利汽車方面表示,公司上半年已經完成了全年158萬輛銷量目標的49%。其中轎車與SUV產品為吉利汽車市場份額的快速提升帶來了有力保障,公司品牌紅利效應和品牌價值也不斷增強,在研發、採購、製造、營銷等方面均形成了體系化。

多數自主品牌完成率未過半

近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2018年1~6月乘用車市場綜合銷量數據。相關數據顯示,6月國內乘用車市場同比、環比均出現負增長的情況,同比增長-3.5%,環比增長-6.6%;1~6月乘用車總體銷量呈現微增長態勢,較去年同期增長4.0%。

除了上半年整體的銷量情況出爐,各家車企也紛紛亮出“期中成績單”,但是上半年眾車企交出的成績單似乎並不“達標”。

據奇瑞汽車官方數據顯示,奇瑞品牌上半年銷量為20.77萬輛,同比增長4.5%,完成率為59.34%。但是,奇瑞集團整體銷量卻和目標相差甚遠。集團曾在2017年就定下了“確保90萬輛,爭取100萬輛”的宏偉目標。而上半年,奇瑞集團銷量34.30萬輛,完成率僅為38.11%。

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總銷量達到了76.66萬輛,同比增長44%,目前已完成全年158萬輛銷量目標的49%,但也未過半。

日前,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汽車”,600418.SH)發佈6月產銷快報,江淮汽車6月份乘用車、商用車合計銷量為2.85萬輛,較去年同期減少18.29%;今年1~6月累計銷量為25.23萬輛,較去年同期減少8.16%。其在2017年年報中透露,2018年公司計劃銷售各類汽車及底盤60萬~67萬輛。目前來看,仍有不小差距。

此外,東風悅達起亞公佈的2018年上半年銷量數據顯示,1~6月其累計銷售汽車17.23萬輛,同比增長33%。其中,轎車陣營與SUV家族累計銷量佔比分別為58%和42%。雖然銷量實現同比增長,但較公司此前制定的50萬輛年度銷量目標仍有較大的差距。

6月,長城汽車共計銷售新車6.22萬輛,同比下滑3.54%。2018年上半年,長城汽車共計銷售47.15萬輛,同比增長2.34%,銷售目標為116萬輛,完成率為40.65%。

「聚焦」亮红灯!江淮长城等上半年目标完成率偏低

對此,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完成率未過半的車企,主要原因是行業發展的壓力越來越大和企業分化日益嚴重,像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汽車”,000625.SZ)、長城汽車、吉利汽車、東風悅達起亞等完成率未過半的車企,在下半年也很難完成銷量目標。”

客車市場銷售承壓

除了乘用車品牌交付的“成績單”備受關注,客車的銷售情況同樣十分有“看點”。

記者梳理發現,廈門金龍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686.SH)、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600066.SH)上半年銷量分別增長了18.35%和13.52%。但是,上海申沃客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申沃”)、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凱客車”,000868.SZ),以及東風商用車、江淮商用車4家客車銷量在上半年分別同比下降8.78%、22.68%、37.58%和22.68%。其中,東風商用車、江淮商用車、安凱客車的輕型客車部分降幅約為50%。

「聚焦」亮红灯!江淮长城等上半年目标完成率偏低

具體來看,上海申沃上半年累計銷量為457輛,同比降8.78%;東風商用車中,今年上半年客車銷量為2756輛,同比降低37.58%。其中,輕型客車銷量為2061輛,同比減少49.15%。

除了東風商用車呈現下滑走勢,江淮汽車的商用車部分銷量也出現了下滑。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江淮客車累計銷量達3246輛,同比下降約22.68%。其中,銷售大型客車1302輛,同比增長8.41%;銷售中型客車1059輛,同比下降11.45%;銷售輕型客車885輛,同比下降50.86%。

此外,安凱客車在其發佈的6月及上半年產銷快報中披露,今年上半年安凱客車累計銷量為3246輛,累計同比下降22.68%。其中,中型客車和輕型客車分別出現了11.45%和50.86%的下降。

對此,崔東樹分析稱:“主要還是因為行業競爭壓力大,補貼下降較大,面臨著巨大分化。”他同時預測,下半年的客車銷量同樣很難提升。

利潤下滑 庫存壓力難消解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領域已經成了眾車企的“必爭之地”。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6萬輛和8.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1.7%和42.9%,銷量環比下降17.5%。今年前6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1.3萬輛和41.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94.9%和111.5%。

不過,如今車企面臨的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是,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以及逐步退出之後,車企利潤還能保證嗎?數據顯示,包括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通客車”,000957.SZ)、安凱客車、長安汽車、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轎車”,000800.SZ)等在內的上市車企的淨利潤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下滑,汽車市場“馬太效應”日益突出。

「聚焦」亮红灯!江淮长城等上半年目标完成率偏低

具體來看,長安汽車業績預報顯示,1~6月預計實現淨利潤15億~17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7.54%~63.21%;一汽轎車1~6月預計實現淨利潤0.6~1億元,去年同期則為2.7億元。

中通客車業績預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預計為2700萬~3300萬元,同比下滑56.15%~46.4%;安凱客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預虧1.36億~1.5億元,去年同期虧損2878.4萬元。

中通客車和安凱客車方面均表示,今年上半年業績浮動的主要原因是國家新能源客車補貼政策持續退坡,國內客車行業持續下滑,同行業競爭加劇,導致產品價格和毛利率大幅下降。

對此,崔東樹表示:“新能源補貼退坡對公司的影響很大,公司應採取推新品的方式來應對補貼退坡的情況。同時,車企應該提升產品的針對性,提升像物流車和專用車這類產品。”

與此同時,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6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9.2%,環比上升5.5%,庫存預警指數位於警戒線(50%)附近。而實際上,今年以來庫存預警指數已連續6個月位於警戒線之上。

其中,6月份庫存深度超過2個月的品牌有13個,分別為廣汽菲克、一汽轎車、東風標緻、廣汽三菱、比亞迪汽車、捷豹路虎、上汽大眾、東風啟辰、上汽榮威、北京現代、長城汽車、長安福特、北汽紳寶。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人士認為:“7月仍處在消費淡季,銀根收緊,經銷商資金壓力加大,金融監管加強,消貸門檻提高,影響購車的有效需求。同時,中小城市房價上漲,繼續對購車帶來不利影響。建議經銷商根據實際情況,理性預估實際市場需求,合理控制庫存水平,以防庫存壓力過大,導致經營風險。”

特約撰稿 付魁 對本文亦有貢獻

往期精彩回顧

「聚焦」亮红灯!江淮长城等上半年目标完成率偏低
「聚焦」亮红灯!江淮长城等上半年目标完成率偏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