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險基調未變,政策微調利好城投短期流動性風險緩釋

防風險基調未變,政策微調利好城投短期流動性風險緩釋

7月24日,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誠信國際)發佈了關於7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點評,報告要點如下:

7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有效保障在建項目資金需求。督促地方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臺公司合理融資需求,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

從城投現狀看國常會舉措出臺背景:嚴監管促流動性風險超預期釋放。

2018年以來,城投企業作為監管調控的重點領域,融資渠道全面收縮,債務滾動壓力加劇,流動性高度承壓,城投企業非標債務剛兌逐步打破,並呈現加速態勢。外部融資渠道的持續緊縮極易引發流動性風險超預期釋放,甚至引發區域性風險共振。此外,外部融資渠道的持續收縮,已較大影響城投企業在建項目融資。在此背景下,監管節奏和力度有必要進行定向調整,滿足城投企業合理融資需求,緩釋城投企業流動性風險、保障重點項目推進。

從國常會舉措看監管脈絡變化:防風險基調未變,避免過度監管引發處置風險。

此次舉措重點在於城投企業“在建項目融資”、“合理融資”,同時仍強調金融機構“堅持市場化原則”,督促地方政府“盤活存量財政資金”,上述原則仍與2017年以來防範地方債務風險主線下“堵後門”思路保持一致,並未轉向。“保障融資平臺公司合理融資需求”,仍將在50號文、87號文、194號文、23號文等文件框架內開展,避免“一放就亂”的亂象出現,重點就融資平臺的在建項目融資的監管力度進行微調,旨在避免“一管就死”的“一刀切”式監管,引發處置風險的風險。

從監管導向看對城投風險影響:利好短期流動性風險緩釋,長期風險分化仍將加劇。

短期看,國常會舉措對於緩釋當前城投企業流動性風險具有重要積極意義;從長期看,定向微調的監管思路在託底不發生處置風險的同時,將進一步加劇當前城投行業分化格局。一方面,對於承擔公益性較強、重要性較高在建項目的城投企業將獲得更多支持;另一方面,對於財力較弱、行政層級較低區域的下轄城投,所受支持仍將受限,城投企業風險的區域性分化仍將持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