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競爭:「搶人」VS「養人」

城市新竞争:“抢人”VS“养人”

合肥的“養人”,其實還得先從各地的“搶人”說起。

西安,堪稱是這次城市搶人大戰的始作俑者。早在2017年3月,西安就發佈了人才政策,打響了搶人大戰的第一槍。

到2018年,西安進一步放寬了落戶政策:本科畢業生只需要上傳學歷與身份證照片、在校大學生只需上傳學生證與身份證照片,就可以成為新西安人。

接著,多個城市迅速加入戰團,前5個月中有至少35座城市發佈了40多次人才新政,紛紛向青年人才拋出橄欖枝:

長沙宣佈為青年人提供兩年的生活補貼;

鄭州提出,只要來落戶並工作,給你3年生活補貼;

武漢也高喊,8折買房、租房,免費共享創業工位,限定最低年薪;

天津則宣稱,本科、碩士研究生不超過45週歲可辦理天津戶口,博士研究生落戶則不受年齡限制,直接就可以落戶……

城市對於青年人的“渴求”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激烈,各方“地主”都想方設法出臺人才新政,將搶人的辦法用到了極致。

其實,早在十年前的2008年,中國的主要城市之間就曾爆發過一場人才爭奪戰,當時的主要爭搶目標是留學歸國人才和高端技術人才。

而十年之後,無論是高等學歷人才,還是大中專技校人才,均受到城市青睞,讓人頗有一種“搶到籃子裡都是菜”的感覺。

大多數人看到的是青年湧入對於城市經濟的帶動作用。

比如,“城市的年輕態是由青年人口決定的,他們不僅能夠帶來創業機會、消費機遇、甚至成為新增的購房人群……誰搶到更多的年輕人,誰就搶到了未來。”

這種對於“未來”的認知,未免流於膚淺。如果只是視青年為“行走的房票”,於城市的未來和青年的發展,並無裨益。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只是第一步,誰能讓青年人振翅高飛,誰才是真正靠譜的夥伴

亂花漸欲迷人眼,而做出選擇,絕不僅僅是這麼簡單:搶人之後,如何留住人才是關鍵!

合肥,正是在眾多“搶人”的城市中,以穩健施行“養人”政策而進入公眾和媒體的視野——

怎麼認識合肥?合肥的“養人”,有何與眾不同之處?

很多人並不知道,在先進製造業中,合肥是全國乃至全球規模最大的家電城,冰箱、洗衣機、空調、彩電四大件產量突破6000萬臺,居全國首位

家電、裝備製造業、平板顯示及電子信息、汽車產業,是合肥的四個產值超千億的產業,以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太陽能光伏等為主的新能源產業也初步確立了全國領先優勢。

但除此之外,合肥還有多個“第一”可以拿出來展示:語音產業獲批首個“國家智能語音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列入省部共同打造的千億產業;光伏產業獲批“國家分佈式光伏發電應用示範城市”,正在向“中國光伏第一城”邁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獲批國家推廣應用示範城市,推廣應用規模位列全國第一。

合肥還是重要的裝備製造城,是全國最大的挖掘機、叉車、輪胎生產基地之一,重裝變壓器、鍛壓裝備生產位居全國前列。合肥還是全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全系列汽車生產基地。

從家電到汽車,從筆記本電腦到平板顯示,甚至洗髮水和保溫杯,這些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大小商品,都有“合肥造”的因子:40年間,合肥的工業增加值增長了近400倍。

2017年,合肥被評為全球發展最快的20強城市,也是中國發展最快的省會城市之一,在26個省會城市的GDP排名中,合肥超過濟南位居第九。時間再往前看一些,從1995年到2017年的22年間,合肥的GDP在全國城市排名從97位上升到24位,進了73位,是“進步”最大的城市。

這個中部內陸省份中曾經不太起眼的城市,一舉實現了超常規的跨越式發展,成為隱形領跑者。

其背後所依賴的,正是源源不斷湧入合肥的全國青年人才,“高端思維+高端科技”事實上已成為合肥穩行致遠的堅實護翼。

原載於《中國青年》雜誌2018年第14期官方微店,點擊閱讀原文責任編輯:宋澤宇

城市新竞争:“抢人”VS“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