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遺產地社區可持續生計石林彝族撒尼刺繡培訓班開班

中国遗产地社区可持续生计石林彝族撒尼刺绣培训班开班

1月23日,中國世界自然遺產地社區可持續生計項目——雲南石林彝族撒尼刺繡技能培訓班開班,與此同時,中國遺產地社區可持續生計與國家非遺彝族撒尼刺繡產業發展論壇開幕。

中国遗产地社区可持续生计石林彝族撒尼刺绣培训班开班

培訓班開班

雲南石林彝族撒尼刺繡技能培訓班,是201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世界遺產地社區可持續生計項目。通過開展培訓、宣傳等一系列活動,將文化傳承和世界遺產地居民生計緊密結合,培養社區居民通過文化傳承提升可持續生計的能力,通過世界遺產地可持續生計試點提供可推廣的經驗,探索自然和文化遺產、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協同效應促進可持續發展。

中国遗产地社区可持续生计石林彝族撒尼刺绣培训班开班

論壇開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文化處負責人古榕女士在開班儀式上說:石林是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遺產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撒尼刺繡的故鄉。這使得石林成為開展可持續生計活動試點的絕佳選擇。以撒尼刺繡創意文化手工藝品為切入點,石林可持續生計活動的亮點在於促進遺產傳承、培育文化創意和提高婦女地位。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們能夠為石林乃至全國其他遺產地的可持續生計發展和遺產保護做出卓越貢獻。

中国遗产地社区可持续生计石林彝族撒尼刺绣培训班开班

古榕女士演講

開班儀式結束後,中國遺產地可持續生計與國家非遺彝族撒尼手工刺繡產業發展論壇開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文化處負責人古榕女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文化處負責人盧葉女士分別作《世界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多樣性概念與要義》、“《中國世界遺產保護管理》項目三期對世界遺產地可持續升級的探索”演講。雲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雲南民族博物館研究館員楊兆麟,雲南民族大學文化學院彝學專家昂自明,雲南民族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劉利等專家結合石林彝族撒尼刺繡的發展、歷史演變、傳承保護、刺繡產業發展作精彩演講。

中国遗产地社区可持续生计石林彝族撒尼刺绣培训班开班

石林縣政協主席者培仙對撒尼刺繡的發展和實踐進行總結演講

中国遗产地社区可持续生计石林彝族撒尼刺绣培训班开班

石林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餘春致辭

據悉,為期7天的培訓班,將進行“石林彝族傳統服飾的裁剪縫製”、“石林傳統刺繡技法”、“彝族服飾測量與畫圖”等彝族撒尼刺繡知識的學習。

中国遗产地社区可持续生计石林彝族撒尼刺绣培训班开班

韓福雲 馬鴻萍 報道攝影

編審/校對:朱永發、侍偉

中国遗产地社区可持续生计石林彝族撒尼刺绣培训班开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