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剩時代的學習:科學生活新知書薦

兩月一次的科學生活新知圖書推薦又來了!有關於哲學的,有關於藝術的,也有旅行和美食。

我一直把給新浪讀書寫的這個書榜當做督促自己學習的機會。

我喜歡那些很有趣,很多新的知識,同時,也能夠引人思考的書。歡迎出版社和讀者朋友把有意思的科學生活新知書也推薦給我。

《柏拉圖和鴨嘴獸一起去酒吧》

过剩时代的学习:科学生活新知书荐

這是一本用笑話串成的簡明哲學史,有些笑話的尺度還蠻大的,有些不夠“政治正確”,那有什麼關係呢?作者說我們又不是衛道士,我們只是哲學家。

兩位作者曾是哈佛大學哲學系的同學,畢業後一個在芝加哥社區和神學院工作,寫寫哲學書,另外一個寫脫口秀腳本和懸疑小說,人老心不老、玩心還挺重,於是合作了這本用段子來解釋哲學的書。

他們認為笑話和哲學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會影響我們對事物的感知、顛覆我們的世界,從而找出生命隱藏的真相。

例如在說到黑格爾哲學的時候,講了這麼一個段子:男主人發現了和妻子偷情的好友躲在櫃子裡,問他在幹什麼,朋友說:“人總得在某個地方嘛。”

《我愛時尚,但這也是我所討厭的》

過剩時代的學習:科學生活新知書薦

[法] 洛克·普里讓 著 張玥譯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新民說

這傢伙簡直就是時尚圈的叛徒,他收羅了模特、史上記者、設計師等時尚行業裡不同人的話語拼成了一幕時尚圈的黑色幽默,同時也撕下了這個可笑世界的亮閃閃的面紗。

例如這樣的毒舌:“給她畫個煙燻眼妝,但是要自然啊。”——這對在臉上各種捯飭卻要追求自然裸妝效果可謂莫大的諷刺。而類似“他大權在握,所以他什麼情況都不瞭解。”是可以廣泛運用在職場的金句。

關於什麼是奢侈,書中有言:“真正的奢侈就是手機電量只剩2%的時候,你也無所謂。”果然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對奢侈的想象還只停留在買飛機買遊艇買跑車買包包,而不擔心任何人找、也不用24小時待機,這才是任性的奢侈啊。

《皇上吃什麼》

過剩時代的學習:科學生活新知書薦

李舒 主編 中信出版集團/楚塵文化

關於清宮飲食的超級八卦:康熙愛喝熱巧克力,道光皇帝只吃雞蛋,紫禁城裡也有早點攤兒,春節團拜群臣叫苦……這不是坐在家裡掰著腳丫子胡思亂想出來的,而是堅持第一手資料還原的宮廷飲食。

書末附有30道皇家菜譜,讓你在家也享享皇上的口福。書裡最好玩的是讓我們看到真正的後宮生活其實蠻無聊的,縱有三宮六院皇上也不是想去誰那兒就去誰那兒,經常是一個人嚼著分例的那些東西。

《梵高的耳朵》

過剩時代的學習:科學生活新知書薦

[英]貝爾納黛特·墨菲 著 晏子慧譯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未讀

全書以一個血淋淋的現場開始,經過一番簡單的勘察,警察局長得出的結論只有一個:那個古怪的紅頭髮畫家被謀殺了。

《梵高的耳朵》以一種偵探小說的方式進入一個天才作家的心靈世界。作者是梵高的超級粉絲,聽過很多次梵高的傳奇故事,但她認為這些故事的細節經不起推敲,懷疑有些是捏造的,特別是梵高割掉耳朵的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是好基友高更乾的?還是他自己發瘋了?當地居民為什麼要聯名把梵高送進精神病院?

作者在七年時間裡一百多次前往法國阿爾勒,重建了15000多名阿爾勒居民的檔案,還原了一個孤獨的天才的宿命。確實有一些顛覆性的結論,比如說,通常認為梵高將割下來的耳朵送給了一個妓女,但是作者經過調查發現那只是妓院的一位女僕。梵高送耳朵的行為並不是瘋狂,而是一種悲憫之情。

作者用一種執著精神寫出了特立獨行的藝術家與周圍環境的悲劇性碰撞。

《中國的街市》《中國的運河》

過剩時代的學習:科學生活新知書薦

安野光雅 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新經典

20世紀80年代,繪本大師安野光雅來到中國,沿著梧桐花染紫的道路,從北方一直行至到江南。他畫下80幅精彩的水彩畫留住80個美好的時刻。斗轉星移,翻天覆地,我們唯有在水墨暈染中,回望舊時光,也藉助“他者”的視角認識被忽略的風土人情。

比如菜市口的三輪運煤車、白馬寺前的茶水攤、騎著車賣冰棍的人、杭州街頭抽打陀螺的兒童……從北到南,不同地域的樹木守護著安寧質樸的生活。白楊樹、梧桐樹、柳樹的枝條,在天空畫出線條,使嚴肅的建築變得溫柔。

安野光雅初到中國時驚歎與日本大不同,很快他又生出似曾相識感,正是這種既陌生又熟悉、既深情又驚喜的筆觸,讓我們再次認識自己平凡而遠去的日子。

《名畫裡的貓》

過剩時代的學習:科學生活新知書薦

[日]井出洋一郎 / 川本桃子 著 金晶 譯 中信出版集團/楚塵文化

要吸就吸名畫裡的貓!這本書從名畫中若隱若現的貓為視角來解讀不同藝術家的特徵以及所隱含的意義,甚至推導出令人大跌眼鏡的解釋。

比如說《最後的晚餐》,很多藝術家都畫過這一題材。本書選擇了幾幅同題畫作,同樣是貓,巴薩諾筆下的貓是一副警戒的姿態,而吉蘭達約的貓則是一副端莊堂堂正正的樣子。這是因為畫家著眼點不同,警戒的貓似乎是為了告知猶大要叛變的壞消息,而端坐的貓則暗示猶大並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壞人。

這是一本充滿趣味的大眾藝術讀物,通過分析跑龍套的貓,刷新了讀者藝術欣賞的角度和思路。

《過剩時代的學習》

過剩時代的學習:科學生活新知書薦

方柏林著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今天是吃肉太多、只想吃菜的時代,是信息太多、知識過剩的時代,我們再也無法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那樣讀書,因為很可能被過期變硬的麵包硌掉門牙。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號稱“滿滿都是乾貨”的文章深受歡迎,不用看書就足以炫耀了嘛。因此學什麼不學什麼,應該有所選擇。

《過剩時代的學習》提出了一個信息過載時代的學習方法:常用的知識要放在大腦裡面,而另外的一些知識要放在世界上。比如很容易通過搜索引擎找到的信息,就沒有必要花一兩年去學習,而只要掌握搜索這種信息的方法就可以了。

作者從訓練學習思維、管理學習情緒、善用評價性測試、尋求終身學習之道等方面來拆解知識焦慮。

《貿易打造的世界》

過剩時代的學習:科學生活新知書薦

[美] 彭慕蘭 / [美] 史蒂文·託皮克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世紀文景

《貿易打造的世界》是一部關於全球化的經典學術讀物,由美國曆史學會會長、加州學派的代表人物彭慕蘭和著名的全球貿易史專家託皮克共同書寫。新版翻譯自英文的第三版,提供了更多關於20世紀和21世紀早期的論述,首次還原了英文版所有的插圖。

該書以貿易為線索串起了市場、商品、運輸、暴力、歷史文化,指出人類現代文明的進步並不是西方的專屬功勞,拉美、東亞等都對全球化進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比如說福建人的貿易網絡、中國的朝貢制度。

書中通過很多有趣的小故事講述了600年的貿易變遷,從不同角度認識歷史,比如說《滄海遺珠》一章講述了泉州的輝煌歷史,這裡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城市。而福建人為什麼沒有能夠在海外移民成壯大勢力呢?是因為當時明朝政府不支持冒險事業,福建人失去了建立全球性商業網絡的機會。

《創水記》

過剩時代的學習:科學生活新知書薦

[美] 賽斯·西格爾 陳曉霜、葉憲允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一個國土面積超過60%都是沙漠的小國是怎樣成為水資源大國的?以色列有效利用水資源的發展之道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啟發。這個曾經被視為最多隻能容納不超過兩百萬人的地方,現在居住了1200萬人。以色列不但能夠滿足本國的用水,還為巴勒斯坦人和約旦王國提供大量的水源,併成為農業出口大國。

以色列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因為採用了包括價格調整、技術創新、減少漏水、農業革命、汙水淨化、國家管理等等手段。特別是從制度的層面保證了新技術的運用和水資源的最有效利用。

《動物武器》

過剩時代的學習:科學生活新知書薦

〔美〕道格拉斯·埃姆倫著 胡正飛 譯 浙江人民出版社 / 湛廬

本書用動物世界的軍備競賽這樣有趣的方式來講解演化和博物學知識。同一種物種為什麼有的配備有武器,有的卻手無寸鐵?人類武器的改進和動物世界的進化有哪些共通之處呢?動物進化的根本動力又是什麼?

作者簡直就是學術界的貝爾,他在厄瓜多爾釣食人魚,在坦桑尼亞鏟糞堆研究屎殼郎,在伯利茲用螞蟻縫合傷口……將個人經歷貫穿全書,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例如他曾經在洛基山公園,戰戰兢兢地躲在一旁觀看到兩隻發情的公麋鹿打架,在這裡,威猛的武器的生長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


(本文首發新浪好書榜)

過剩時代的學習:科學生活新知書薦

李崢嶸

嘉賞推廣閱讀的媒體人


(關注【青稞營】微信公眾號:QingKeCamp,參加微課分享,與孩子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