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孝,如何道,論語七章今日說

為政篇(第七章)

【原文】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譯文】子游請教什麼是孝。孔子說:“現在所謂的孝,認為就是能贍養父母。即使犬馬,都能夠服侍人。如果不尊敬父母,(與犬馬)有什麼分別呢?”

如何孝,如何道,論語七章今日說

【簡析】

對父母的敬重和關懷,是一切人際關係的起點。換句話說,也是一切生命動力的源泉之一。

人性中有這麼一種弱點,對愛習以為常,習慣於索取。父母養育自己,便以為這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輪到父母年事已高,需要自己贍養,則摻雜了許多計較。這樣思維,就是以自我為中心。

以自我為中心,會產生偏見,--“選擇性記憶和遺忘”。由於父母終生與子女相伴,子女對父母的缺點了解甚多,對優點熟視無睹。如果記憶庫中,父母的缺點或是那些傷害自己的話不斷累加,而父母那些優點或是那些鼓勵自己的話不斷清空,則父母就變成了自己最難以包容的一個人。難以包容,又何談敬?難以敬,又何談孝?人

如何孝,如何道,論語七章今日說

還有一種偏見,認為給了父母贍養費,就是孝。這是對最親近的靈魂的冷漠和自大。風燭殘年的父母,在年富力強的子女面前,角色發生了轉換,往往變得像嬰兒般,需要子女的精神關懷,而不僅僅是有吃有穿。

孝,漢字字形上“老”下“子”,是兩個生命體的融合,父母是根源,子女是伸展。從這個角度看,敬父母便是敬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