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一首詩胸襟恬淡,浮雲一別流水十年,百讀不厭

相逢只是剎那,轉身即是天涯。朋友之間闊別多年,見面既欣喜激動,也悲懷思舊。也許一句在心裡遊蕩了幾十年的話語就想衝口而出,思念之情就像氾濫裡的洪水難以阻擋。酒杯輕輕一碰,深情也順著杯口慢慢流入身體,淹沒在茫無頭緒的回憶中。

韋應物一首詩胸襟恬淡,浮雲一別流水十年,百讀不厭

觥籌交錯,夜色闌珊,因為珍惜短暫的相聚,所以害怕更長時間的離別,於是希望時間過得慢一點,再慢一點。杜甫一生顛沛流離,曾深情地說,“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柳永經歷最多的也是離別,“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所以韋應物喜會老友,歡笑高歌。因為他懂得,相聚來之不易。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韋應物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這首詩首聯寫詩人昔日在江漢作客期間與故人相逢的快樂時光,歡聚痛飲、扶醉而歸。詩人雖然從甜蜜的回憶中得到了慰藉,卻反而感嘆起歲月的蹉跎。

頷聯抒發十年闊別的傷感,“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這兩句自然流暢,洗練概括。別後千般滄桑、萬種風情,不知從何說起,詩人只用“浮雲”、“流水”,便表現出來了,意境空靈,疏可走馬。

頸聯寫相會的“歡笑”之態,久別重逢,不言喜而喜不自禁,不言悲而悲情溢於言表。喜悅很短暫,十年的漂泊生涯,人都老了。“蕭疏鬢已斑”,漂泊之感盡在不言之中,一喜一悲,筆法跌宕。

尾聯給人留下了回味的餘地,為何不歸去,原因是“淮上有秋山”。韋應物有一首《登樓》詩,“茲樓日登眺,流歲暗蹉跎。坐厭淮南守,秋山紅樹多。”秋光中的滿山紅樹,讓詩人流連忘返,詩人一定是想以後退休了就在此地安度晚年。

韋應物一首詩胸襟恬淡,浮雲一別流水十年,百讀不厭

細細品味全詩,作者先概括了當年的交誼,後描寫久別重逢的情景,相聚、痛飲和歡笑,細膩地寫出了見面時的環境和自己的心思。最出彩的兩句是,“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浮雲”表示變幻無常,“流水”表示年華易逝,二者都是虛擬的景物,作者卻用來表現久別重逢的感傷,可見詩人的功底深厚,簡單兩個詞就讓人記憶深刻;同時也刻畫生動,省去很多繁瑣的描寫。

韋應物的詩高雅閒淡,自成一家。比如“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表露了詩人恬淡的胸襟和憂傷的情懷。有些詩又很富有神韻,讓人讀罷感到意猶未盡。比如“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乍看沒什麼驚人之句,好像一潭秋水,冷然而清,卻使讀者感到詩人情感上的那種跳蕩與反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