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成爲一隻流淚的蝸牛!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

文 | 涵涵媽

快點吃,飯涼了!

快點,快點,該睡覺了!

快點,快點,要遲到啦!

快點,別磨嘰啦,整天就知道磨磨蹭蹭!

有時,孩子不快點走路,可能只是為了撿兩片,他覺著精美的樹葉;有時孩子在我們講故事時,不停地發問,那是因為他發現了,我們未曾發現的細節。

孩子就是這樣,對一切充滿了好奇,對生命和自然充滿了熱愛。而我們的心中常存焦慮。

可我們卻經常錯把自己的節奏,當成孩子的節奏,可能因為趕時間,可能因為我們沒有提前做準備,可能因為孩子確實比較慢。

我並不反對,孩子要從小樹立時間觀念,但很多時候,我們確實是太焦慮了。

孩子都十個月了,還沒長牙?開始焦慮是不是缺鈣?

孩子一歲了,還不會走路,又是各種擔心和焦躁。

孩子兩歲了,還不會說話,那就更擔心了。

等孩子走路說話都利索了,我們的耐心變得更差了。

於是,“快點快點”就成了我們的口頭禪。

可是你知道,在咱催促的時候,孩子的內心很受傷嗎?

在繪本《別說你快點快點》裡,真實地記錄了孩子的內心感受。

該繪本是由作家益米莉和日本插畫家平澤一平聯合創作的,由我的偶像彭懿老師翻譯。

它把大人對寶寶的催促,以及催促帶來的緊張、壓迫感,用孩子的話語表達了出來。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一本戳痛媽媽柔軟心靈的繪本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幹嗎那麼急?

那麼急,去哪裡?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拿我跟它們比,我會緊張的。

一緊張,會怎麼樣?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一緊張,我就會發冷。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一緊張,我就會縮小。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四周黑乎乎的,我難過極了。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一個個不一樣,

會的事情不一樣。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太多。

我說不出來的心情,太多太多。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別推我。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別拉我。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別說你快點快點。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我慢慢地朝前走啦。

你慢慢地走過來吧。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你不會笑話我吧?

我不會笑話你的。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你等我嗎

我等你啊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那麼千萬別讓這短暫的美好,流逝在不停地催促中,匆匆一過,卻發現,原來我們曾經失去了太多太多。

下面這首詩,特別適合常拿出來讀一讀,安撫我們焦躁的內心。

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文:張文亮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每次總是挪那麼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

   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彷彿說: “人家已經盡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

   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

   喘著氣,往前爬……

   真奇怪,

   為什麼上帝要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啊!為什麼?” 天上一片安靜。

   “ 唉!也許上帝去抓蝸牛了!”

   好吧!鬆手吧!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

   任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

   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吹來, 原來夜裡的風這麼溫柔。

   慢著!我聽到鳥聲,我聽到蟲鳴,

   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咦?

   以前怎麼沒有這些體會?我忽然想起來,

   莫非是我弄錯了!原來上帝是叫蝸牛牽我去散步。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別再打亂孩子的節奏。

願你能在每天繁忙的生活中,依然生活得遊刃有餘。願你能好好欣賞周圍的風景,更願你能耐心感受孩子生命層層綻放的美麗和驚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