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心·兩岸情」海峽兩岸青年學生開展實踐活動 共築中國夢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編輯 陳顯婷 通訊員 鄭雨燕 林禕嘉 攝影 李鈺 李向陽 周注宇)

“戴阿公,最近身體還好的嘞?”實踐團成員走進了八十八歲的戴榮富阿公家中。“你們又來了呀,身體還好的,就是前段時間風溼有些犯了,腿腳不好走,”老人看見是健康巴士實踐隊員便上前用溫州話熱情地打著招呼。臺灣團的實踐隊員連忙去攙扶顫顫巍巍的戴阿公,“是的,我們又來看您啦,這幾位新成員是從臺灣來的同胞,和我們一起來看望您啦。”“那真是謝謝你們了,一直記掛著我這個老頭子。”

“醫者心·兩岸情”海峽兩岸青年學生開展實踐活動 共築中國夢

“醫者心?兩岸情”海峽兩岸青年學生社會實踐交流營是一支由臺灣弘光科技、中山醫學大學和亞洲大學三個臺灣學校的醫學生組成的交流實踐團,日前與駐紮在河溪當地的溫州醫科大學“健康巴士逐夢河溪”暑期社會實踐團共同舉辦了一項“醫餐之約”的活動。

去年,健康巴士去到溫州澤雅,那是“醫餐之約”起源的地方,真正解決空巢老人精神和物質上的需求問題是醫餐之約的出發點也是最高目標,“將醫療幫扶與愛心送餐相結合”是醫餐之約的核心內容。今年,健康巴士再度啟程來到河溪,與臺灣同胞共同追逐中國夢。

7月16日清晨天剛矇矇亮,臺灣團實踐隊員與健康巴士實踐隊員一行人便出發前往菜市場購買新鮮食材,匆匆趕到河溪當地一位近九旬的空巢老人家裡。老人得知是臺灣同胞,便十分熱情地上前握手,在溫州本地實踐隊員翻譯的幫助下,兩名臺灣實踐成員自然而然地和老人進行了寒暄。

“醫者心·兩岸情”海峽兩岸青年學生開展實踐活動 共築中國夢

據瞭解,戴阿公18歲就參了軍,在福建平陽打過遊擊,之後負了傷成了退伍軍人,三個兒子一個女兒一個月來看一次,幾年前也老伴走了,平時就看看電視,村裡逛一逛,練練書法,村裡的大字基本上也都是戴阿公寫的。聽了阿公的生平故事之後,臺灣同胞謝宜珊對阿公這樣的生活態度滿是敬意。

同時,另外幾個臺灣同胞走進戴阿公家狹窄的廚房裡燒煮臺灣風味的午餐,他們言語中表露出來的滿是享受。不久之後,在兩岸兩個實踐隊成員的共同努力下,一桌子豐盛的臺灣風味的佳餚已經擺好。餐桌上,戴阿公對實踐隊員做的菜餚讚不絕口,“真的做得不錯,今天能吃到臺灣菜餚的味道真的很開心,我這個年紀怕是不能再過去親身吃吃了。”戴阿公話語之間已經有些哽咽,眼眶裡面也盈滿了淚水,這是一個普通中國人的真摯情感,更是一位軍人的愛國情懷。

“醫者心·兩岸情”海峽兩岸青年學生開展實踐活動 共築中國夢

餐後之餘,實踐隊員給戴阿公進行了測量高血壓、排查眼疾等一些基礎的身體檢查,同時也對戴阿公家裡的藥品日期、使用情況等進行了排查和說明,並贈送了一些日常藥品。

“醫者心·兩岸情”海峽兩岸青年學生開展實踐活動 共築中國夢

活動最後,臺灣實踐隊員謝宜珊對此次活動滿是感慨:“我們瞭解到這裡不同的生活習慣,所以今天很開心能和溫州醫科大學的同學一起來到這個地方,像住在這裡的爺爺以前是一個遊擊兵,他告訴我們一些他以前打仗時的故事,還看到爺爺背上有一個傷疤,可想而知他們打仗時是多艱苦的。”謝宜珊說,他的兒女現在都在外面,所以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讓他感受到愛跟溫暖,也希望可以通過學醫的精神,給這些老人一些陪伴和溫暖,並把這份愛和溫暖帶回臺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