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德改命(摘自《濟公傳》)

往前走了不遠,只見路北一座廣亮大門,門口上馬石,下馬石,有八株龍爪槐樹,上有幌繩,拴著有百八十匹騾馬,對面八字影壁,這所房屋高大無比,一概是磨磚對縫,雕刻活花。

和尚來到門首一看,迎門抹的棋盤心,白灰塗的影壁,真白花瓦砌的咕喀錢。

和尚一道“辛苦”,由門房出來一位管家,有二十多歲,道:“和尚你快去罷!你看我們門上貼著,僧道概不化緣,我們員外可是個善人,就是不齋僧佈道。前者來了一個老道,不叫他化,他偏要化,我們員外出來,拿馬棒打了一頓,還給送衙門去。這幸虧我們員外沒在外頭,你要化一吊香錢我給你,你快走,我可說的是好話。”

和尚說:“你給我,你可知道我要化多少錢?”管家說:“你要化多少錢?”和尚說:“我化一萬銀子,修萬緣橋,還得今天施捨給我,明天就不要了。”管家說:“我不叫你化,可是為你好。”心裡說:“這個和尚必是窮瘋了。”和尚說:“如要不叫我化,你得借枝筆我使使,我在影壁上寫幾個字,我在門口減三聲,我就走。”管家說;“那行。”立刻把筆拿出來,和尚接過筆來,在影壁上寫了幾句。管家說:“和尚可借你這點筆法,真可以的。”和尚說:“那是自然。”和尚就嚷:“化緣來了!喂!”拿手比劃著往裡捺。管家說:“你這是幹什麼?”和尚說:“往裡捺呀!”管家說:“你嚷罷,我們員外要出來就得了。”和尚就大嚷了三聲,說;“回頭你們員外要出來,勞你駕,就提靈隱寺濟顛僧要化一萬銀子,修萬緣橋,明天給就不要了。他要不施捨,就提我說的,他不久必有一場橫禍飛災,我和尚走了。”

說罷,和尚就走,管家也不解其意。焉想到和尚走了,王員外帶著四個家人,由裡面出來。原本員外在後面書房裡坐著看書,耳輪中就聽外面喊嚷:“化緣來了!喂!”連嚷了三聲,王員外心中納悶,暗說:“怪道,這院子是五層房,素常外面有叫賣東西里面聽不見?”王員外一想:“外面喊嚷化緣來了呀,我怎會聽得真真切切?”立刻帶著四個家人出來,王員外就問:“什麼人在此喧譁?”

管家正要叫瓦匠拿灰水把影壁上的字塗去了,省得員外瞧見,還沒塗呢,員外出來了,管家說:“員外要問,方才來了一個窮和尚來化緣。”員外說:“你沒告訴他麼?我這裡僧道一概無緣。”管家說:“我告訴他了,他跟我要筆在影壁上寫了幾個字,他說員外出來,叫我告訴你,他是靈隱寺濟顛僧,他要化一萬銀子修萬緣橋,他說員外爺施捨,今天施捨,明天給他他就不要了。員外要不施捨,必有一場橫禍飛災。”

王員外一聽,抬頭一看,影壁上和尚寫的墨跡淋漓,王員外“呀”了一聲,說:“趕緊把和尚追回來,我施捨一萬銀子。’借家也不知所因何故?趕緊追趕和尚。

書中交代:王員外為什麼一瞧影壁上的字,就要施捨一萬銀子呢?這其中有一段緣故。這位工員外名叫太和,原是這興隆莊生長,幼年的時節,家中很有錢。父母給定下前莊韓員外之女為婚,與王太和同歲。不料王太和少運乖舛,七歲喪父,九歲喪母,把一份家業全被一家坑騙了,自己過的一年不如一年。長到十六歲,家中這落得柴無一把,米無半升,自己住的這所房子,都被人家拆著零碎賣了,就剩了兩間破屋。

王太和已到十六歲,自己一想:“莫非束手待斃不成,總得想個主意,護住身衣口食才好。”左思右想,實在無法,把家中的破爛書收拾收拾,買點筆墨紙張,挑著書箱出去遊學,到各學館去做買賣。游來游去,游到松江府地面,學館也多。太和做買賣,人也和藹,凡事死店活人開,做買賣是運籌,有道定生財。王太和做出條路來,各學館的學生都不買別人的東西,專等他去,買他的筆墨紙張。越做越活動,也就有利息了,王太和就在這西門城外,有一座難提寺內住著,過了有二三年的光景,自己存下有五六十兩的銀子。

王太和自己雖說年輕,在外面創業,並不貪浮華,很務本分。

這天王太和走在松江府大街,見有許多人圍著擁擠不動,王太和一瞧,是一個卦棚。藍布棚上有白字,是一副對聯,上聯是:“一筆如刀,劈破崑山分玉石。”下聯是:“雙瞳似電,衝開滄海辨魚龍。”

王太和也擠到裡面一看,是一位老道,面如古月,一部銀髯,飄灑在胸前,頭戴青佈道冠,身穿藍布道袍,青護領相襯,白襪雲鞋。看這位老道精神百倍,發如三冬雪,鬢賽九秋霜,真是仙風道骨。抹著卦攤,上面擺著是六天的卦盤,按單折重交,有十二元辰,接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天,擺著各樣的卦子,有父母兄弟妻子宮裡去,就聽老道說;“山人也能算卦,也能看相,可是誠則靈。可是有一節,要直話前來問我,愛奉承另找別人,卦禮倒不拘多少。”

大眾也有算卦的,有叫老道相面看,一個個沒有說老道相的不對。王太和一想:“我也叫老道來相相我的終身大運。”這才說:“道爺,給我看看相。”

老道睜眼一看,就一愣,說:“貧道我可是直言無隱,尊家可別惱。”王太和說:“君子問禍不間福,道爺只管說。”

老道說:“可是直言無隱,尊家可別見怪。”王太和說:“道爺只管說。”

老道說:“看閣下的相貌,可與眾不同,額無主骨,眼無守睛,雙眉寒散。主於兄弟無靠,山根塌陷,主於祖業不擎,準頭為土星,主人之財庫,左為井,右為灶,井灶太空,有財而無庫,你是一世不能存財。峨蛇文入口,將來必主於餓死,你七歲喪父,九歲喪母,十六歲犯驛馬星。這幾年在外面奔忙勞碌,幸喜你還勤儉,也沒落下什麼,從此之後,你是一天不如一天。尊家的相貌,貧道也就不能往下再說了。”

王太和一聽老道所說之話,已過之事,果然一點不錯,大概未來之事,也必有準。把卦金給了,就初到準提寺,自己一思想:“我終歸餓死,我還往前奔什麼?莫如我趕緊回家,把親事退了,叫我岳父給姑娘另找婆家。我是這個命,別連累人家。”

心中越想越難過,真如萬把鋼刀扎心一般,買賣也不做了,告訴和尚把房交了,自己挑著書箱,由松江府往回夠奔。這天走在半路上,本來是無精打彩,垂頭喪氣,也覺著累了,就在大道邊樹林子歇息歇息。

剛來到樹林子一瞧,見地下有一個黃緞子包袱,自己把書挑放下,把包袱撿起來,打開一看,裡面有一個硬木小匣子,有領鎖著,有一個黃緞子小口袋,裡面有鑰匙。王太和拿鑰匙把鎖開開一看,匣子裡是黃澄澄,兩對金鐲子,兩頭赤金手飾。宋朝年間,黃金最貴,每一兩可換白銀五十兩。大概這兩對閾有八兩一對,首飾約有五六兩一頭,大概可值一干兩銀子還多些。

王太和一想:“我自己終歸得餓死,我別害人家,要是這個東西是這個本主丟的,丟的起不要緊,倘若要是家人給主人做事,或替人辦事,把這東西丟了,就有性命之憂。我莫如在這裡等等,有人來找,我給人家。”

想罷,把這個包袱包好,放在書箱裡,王太和就在地下一坐,等了工夫不大,只見由北邊飛也似趕來了一個騎馬的,是一匹黑馬,走的甚快,親至切近,馬站住,這人翻身下馬。

王太和一看,這個人是長隨的打扮,有二十多歲,白淨面皮,看這人臉上顏色都變了,驚惶失色的樣子,熱汗直流,下了馬趕奔上前,衝王太和一抱拳,說:“這位先生請了!在下姓蘇叫蘇興,在臨安蘇北山蘇員外家當從人。今春我家員外之命,到松江府我們姑奶奶家,取來一個包袱,內中是兩對金鐲,兩頭金首飾。走在這裡,我這馬一眼岔驚下了去,把包袱由馬上掉下來,我也下不了馬,好容易把馬勒住,我這才回來找包袱。可沒碰見有過路的人,先生你老人家要看見我這包袱,你老人家得救我。我要把這包袱丟了,我就得一死。你老人家若見抬著,給了我,可就救了我的命了,將來我必有一分人心。”

王太和點了點頭,打開書箱把包袱拿出來,說:“你瞧瞧,這點東西對是不對?”

蘇興一看說:“先生,你真是我的重生父母,救了我的命了。要沒這個東西,我真得死。也就是你老人家這樣好人,千金不昧。未領教先生貴姓呀?”

王太和說:“我是石杭縣興隆莊的人,我叫王太和。”

蘇興說:“老人家何時到了臨安城,可千萬要到青竹巷四條衚衕,蘇北山蘇員外家來找我,我叫蘇興。”

王太和說:“是了罷。”蘇興實在心裡過不去,掏出五兩銀子,說:“先生,我也不敢說謝你,我盡我這點窮心,給你老人家買一杯茶吃。”

王太和微然一笑,說:“你胡鬧,我打算要你的銀子,我撿著你這東西,就不給你了,你趁此拿著去罷。”

蘇興見了王太和實意不肯要,自己也無法,便道:“先生,既是不要,我也不敢相強。先生哪時到了臨安,可千萬賞臉來找我。”

說罷,趴地下給王太和磕了一個頭,竟自告辭走了。

王太和自己還是心裡頓想;“老道所說的七歲喪父,九歲喪母,十六歲犯驛馬星,真的說賽神仙,未到先知其實。”

書中交代:這個老道本是大路的活神仙,乃是萬松山雲霞觀的紫霞真人李涵齡。老道下山,並不是相面算卦為要錢,所為是普渡群迷,教化眾生,故此斷事如見。

王太和哪裡知道老道的來歷?今天見蘇興走後,王太和煩了半天,才挑了書箱往前趕路。

這天正往前走,上不靠村,下不著店,天有日落之時,偶然雲生西北,霧長東南,狂風暴雨下起來了。

王太和想要找個地方避避雨,見眼前一座破廟,又沒有和尚老道,牆俱都坍了,中有大殿三間,尚可避雨。

王太和趕到切近,剛要進大殿,一瞧大殿裡有一位十七八歲的姑娘,長得十分美貌,正在大殿裡避雨呢。

王太和一瞧一愣,自己一想,“男女授受不親,雖然是四野無人,我焉能不避嫌疑,壞人名節?我莫若就在外面廓下避避雨罷。”

想果,王太和就在大殿以外廓簷下一蹲,並不與那女子說話。焉想到雨越下越大,直下到天有五更方住,平地數尺深的水,幸喜山道水下去的快,天亮水都流沒了。

王太和挑起書箱就要走,那女子可說了話,說:“這位君子尊姓?”

王太和說:“我姓王。”

那女子說:“尊家乃是一位好人,奴家姓馬,叫馬玉榮。就在這前面馬家莊住家,望求尊駕攜帶我幾步。”

王太和說:“那有何妨。”立刻送著姑娘來到馬家莊。

這位姑娘家有父母,有哥哥,姑娘原本在她舅舅家住著,跟舅母拌了幾句嘴,姑娘賭氣回家,走到半路,遇著雨了。

王太和把姑娘送到門首,自己要走,姑娘到家跟父母哥哥一提,在廟裡避雨,遇見王太和怎麼是好人,連大殿都沒進來,並未答話,今天送到家來,把這話一說,姑娘的父母退出來,把王太和讓到屋中,置酒款待,一家老小甚是感激。姑娘的父親說:“尊家貴姓?是哪裡人?昨天小女原本在她舅舅家住著,因為拌一兩句嘴,姑娘也大任性,她舅母也不該叫她一個人回來。偏巧趕上下雨,在廟裡避雨,幸虧遇見尊駕,乃是正直君子。這要遇見歹人,那還了得?”

王太和說:“我姓王,叫王太和,原本是興隆莊的人。往後姑娘別叫她一個人走路,總要有人跟著才好。”

馬老文說:“是是,王先生可以在我家多住幾天罷。”

王太和說:“我還有事。”立刻告辭,姑娘的父母千恩萬謝送出來,王太和這才順大路往回走。

這天到了自己家中,他這幾間破房子,有本村一個苦人住著呢,王太和到家,自然還得讓他住。

王太和把書箱放下,自己甚為悽慘,吃了點東西,安歇睡覺。次日親身到韓員外家去追婚,韓員外在他年幼的時節,把女兒給他,那時王家還有錢呢。自從他父母一死,一年不如一年,後來聽說王太和出了外了,韓員外家裡有幾頃地,也算是鄉下財主,也不能把女兒另聘了,就得等他。

姑娘跟王太和同庚,偏巧姑娘心重,自己想著命不好,將來到婆家也得受苦,日積月累,一憂愁把兩隻眼睛急瞎了,雙目失明,王太和還不知道呢。

今天來一見韓員外,兩下寒喧了幾句,太和便道:“我打算叫你老人家把姑娘另聘罷,我的命苦,別連累了姑娘跟我受罪。所有的定禮,我也不要了。”

韓員外說;“那可不行,現在我女兒把眼瞎了,你走的時節,可沒有殘疾。現在我也不能再給人家,你趕緊搬娶過去,你自己慢慢的混。若說你做個小買賣,二三百銀子我給你拿,你只要勤儉,還不可以吃飯麼?”

王太和一聽姑娘已把眼瞎了,自己一想:“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該當要討飯,我前頭走,拉著一個瞎子,這倒也不錯。”

想罷,說:“岳父既是你女兒把眼瞎了,我也不能說不要,你可得成全我,我也沒有多錢辦事。”

韓員外說:“倒好辦,你有轎子就招人。”

王太和自己無法,這有幾十兩銀子,回家張羅辦事,定了吉日,把妻子娶過來。

他這個時節,也沒有親戚來往人情,韓員外打算女兒過門後,過一兩個月,再給王太和拿錢做買賣。

焉想到王太和娶過來,末到半月,王太和晚上睡不著,思想這日子怎麼過,翻來覆去睜著眼。偶見地下有一個火球,滾到南牆根沒了,一連三天。王太和就跟他妻子說道:“地下有個火球,你是瞧不見,滾來滾去,不知是什麼道理?”

韓氏說:“許是鬧財罷。”

王太和說:“也許有的事。”

韓氏說:“你瞧準了,拿我的金簪插到那裡,等明天創開瞧瞧。”

王太和果然把金簪插上,次日用鐵鍬一創,創刨了二尺多深,就聽“咯噹”一響。王太和一瞧是石板,揭開石板一看,是一容金元寶銀元寶。金元寶都是一百兩一個的馬蹄金,銀元寶是二百兩一個的大元寶。

王太和一看,先拿出一個來,照樣理好,也不敢聲張。次日到岳父家提說要蓋房,韓員外說:“你有錢麼?”

王太和說:“沒有多錢,對付著辦。”

先買了兩個銀櫃,找木廠子一看,他這片地基不小,先蓋三間瓦房。

隨著動工,隨著往外搬運金銀,把房蓋好了,把金元寶一數,是六百個,每個能換銀五千兩,銀元寶是四百個,共一千個,從此陡然大富,有三百多萬銀子。在本地開的銀樓緞號,置買田地房產,大眾都知道王太和發了財回來了,都不知道怎麼發了財。

王太和自己想起,當初在松江府老道給我相面,說我該當餓死,現在我得了這大傢俬,還能餓得死麼?老道幾乎耽誤了我終身的大事。從此不信服和尚老道,說僧道都是謠言惑眾。

王太和每年冬施粥,夏施奈,舍棉襖棉褲,遇窮苦人等,貧老病瞎,必要賙濟,就是不齋僧佈道。

今天為什麼要把和尚找回來,施捨一萬兩銀子呢?只因他瞧見影壁上寫的字了,濟公寫的是兩首絕句。

頭一首是:昔日松江問子平,涵齡道我一身窮。事至而今陡然富,皆因蘇興馬玉容。

第二首是:夢醒更深三更無,見一紅光奔正南。揭開石板仔細看,四六黃白整一千。

王太和一看,暗道:“怪呀,我的事沒人知道,這和尚可是神仙?”故此趕緊叫家人追回來。管家追出村口,一瞧和尚正往前走,管家說:“大師父請回來,我家局外施給一萬銀子。”

和尚這才轉身回來。王太和一見,說;“聖僧情裡面坐。”

和尚來到書房,有家人獻茶,王太和說:“聖僧,我的事情,聖僧何以知曉?”

和尚說:“你那事瞞不了我,你休要毀謗僧道。你可知道有兩句話,‘心不好,命窮苦,直到了心好命也好,富貴直到老。命好心不好,中途夭折了’。人要做些陰騭(zhi)事,能逢凶化吉,遇難成樣。當初老道給你相面之時,你是蚮蛇紋入口,主子餓死。你做這兩件經事,你這蚮蛇紋通下來,變為壽帶紋。”

王太和這才如夢方醒。

一命二運三風水

四積功德五讀書

六名七相八敬神

九交貴人十養生

十一擇業與擇偶

十二趨吉要避兇

人生若要更如意

以上事事要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