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鍾職教 大愛無疆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我常常忘了自己是一名殘疾人。在我看來,直面現實,勇於承擔責任,人人都可以成為主宰命運的強者”。說這話的是民盟盟員、六安市政協委員、裕安區政協常委、六安市振華職業中專學校、六安市振華駕校校長張作雲,他艱難創業的奮鬥歷程,詮釋著對人生的感悟。

1962年5月,張作雲出生在滁州市鳳陽縣武店鎮一戶農家,童年命運多舛,14歲那年右腿患了骨結核,無錢及時醫治而落下殘疾,然而張作雲不向命運低頭,咬緊牙關,克服困難,堅持自學,挺起脊樑,校正了人生的航向。

張作雲的人生軌跡曲折艱辛,16歲時,他學過理髮手藝,之後又販賣過薄荷油等,失意後他最終選擇了美容美髮行業。為了學精手藝,他傾囊所有,赴廣州、武漢、上海等地廣投名師,不僅學到了真功夫,同時也歷練了自己果敢頑強的作風。

1983年,張作雲隻身來到六安,接管了一個瀕臨倒閉的美容美髮培訓班。憑著一份執著,憑著一身好手藝,在他的精心打理下,培訓班奇蹟般的恢復了元氣,獲得了重生,而且越辦越紅火。

隨後,歷經35年,從三里橋、十里頭、九中、落水橋租房辦學,輾轉到將軍路徵地建校。如今,當年的培訓班已經發展成為六安市振華職業中專學校、六安市振華職業培訓學校、六安市振華駕駛培訓有限公司三個職業培訓機構,成為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術培訓並舉的教育培訓基地。

多年的辛勤耕耘,終於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張作雲創辦的六安市振華學校連續18年被評為職業教育先進單位,被省授予“全省文明交通示範學校”、被市消費者協會多次授予誠信單位、消費者信得過單位稱號,榮獲“中國社會組織評估等級3A級社會組織證書”,被裕安區綜治委評為“平安學校”。

在傾心辦學的同時,張作雲還熱心參與各項社會公益業,個人也擁有眾多社會職務和獲得很多榮譽。他被省委組織部、省殘聯授予十二五期間“全省自強模範”榮譽稱號,並多次獲得民盟省委和民盟市委的表彰。黃絲帶幫教行動中,張作云為服刑人員陳某女兒免去學費,並每月資助600元讀中專,畢業後找到滿意的工作,挽救了一個家庭;“春蕾圓夢行動”中他積極捐款;汶川地震,他慷慨解囊;裕安區慈善協會,他年年捐款;精準扶貧,他給力幫扶;資助的貧困學生有多少他早記不清,張作雲在贏得社會尊重的同時,也樹立了殘疾人奮鬥奉獻的良好形象。( 皖西日報融媒體記者 儲著坤 楊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