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屬國換國王要求冊封,皇帝卻因爲藩王不肯改名就發動戰爭

宗藩體系是我國古代比較盛行的一種外交關係,中原地區的政權作為宗主國有義務保護藩屬國的安全,在發生叛亂的時候要派兵幫助。作為回報,藩屬國都會定期去宗主國朝拜,並且在換國王的時候還要接受宗主國的冊封。

唐朝末期,有一個藩屬國叫做南詔。南詔國的國王去世,於是新國王派使臣到長安,希望得到當時的皇帝唐懿宗的冊封。但是唐懿宗不僅沒有冊封新國王,反而出兵攻打南詔,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藩屬國換國王要求冊封,皇帝卻因為藩王不肯改名就發動戰爭

原來,這場戰爭的起因只是因為兩個字。南詔國的新國王叫做蒙世隆,在使臣說明來意後,唐懿宗本來準備當即冊封。但是聽到新國王的名字唐懿宗就不樂意了。

這就要牽扯到另一個比較重要的傳統——避諱。避諱是指長輩們或者大權在握的人,他們的名字不可以隨便叫也不可以隨便寫。已經起了名字的要改,不得不書寫這個字的時候也要故意寫錯。

宋朝初年,趙匡胤的弟弟紛紛將原來的匡字改成了光字。後來趙光義接替哥哥當了皇帝,其餘的兄弟們又把光字改成了廷字。

藩屬國換國王要求冊封,皇帝卻因為藩王不肯改名就發動戰爭

不僅如此,唐高宗時,為了避諱李世民的名字,還將佛界大佬觀世音菩薩改成了觀音菩薩。可見,連神仙都要給皇帝讓道,更別說區區凡人了。

更何況,蒙世隆這個名字一下犯了李世民與李隆基兩個唐朝皇帝的名字,頓時唐懿宗就氣不打一處來。他直接對使臣說,南詔國不用當大唐王朝的藩屬國了,既然不是藩屬國也就不需要冊封了。

使臣不明就裡,好好的來接受冊封怎麼就惹到唐朝皇帝了呢?但是面對生了大氣的皇帝,使臣也不敢說什麼,只能悻悻地走了。

藩屬國換國王要求冊封,皇帝卻因為藩王不肯改名就發動戰爭

南詔使臣不明白,唐朝的大臣們卻明白。於是紛紛上書說要以和為貴,並且南詔國只是西南的一個小國家,對於大唐王朝的禮制自然不是十分熟悉。

唐懿宗於是派人到南詔說明,只要蒙世隆願意把自己的名字改了,那麼南詔還是唐朝的藩屬國,自己也可以冊封他南詔國王。

南詔方面,使臣回國後把當時情況報給蒙世隆聽,蒙世隆不知是年輕氣盛還是真的無所畏懼,當即宣佈自封為王。不封就不封,難道南詔沒了唐朝的冊封就會滅亡了不成?

後來唐懿宗派來的人說明了情況,但蒙世隆態度強硬,堅決不願意改掉自己的名字。

藩屬國換國王要求冊封,皇帝卻因為藩王不肯改名就發動戰爭

唐懿宗知道蒙世隆不僅不同意改名還自封為王后十分生氣,當即派兵攻打南詔國。但是當時的唐朝已經不是開元盛世的唐朝了,大廈將傾,軍隊的作戰能力也不忍直視。雙方相互打了好久,唐朝軍隊居然沒有佔到什麼便宜,直到最後,蒙世隆也沒有改自己的名字。

其實這位倔強的南詔國國王也就是生在了一個合適的時候。如果是在盛唐時期,皇帝讓你改名字你不改,那就是分分鐘滅國的徵兆。但是面對這個病態百出的唐朝,南詔有資本,也有實力跟這個百足之蟲一決高下。而唐懿宗為了兩個字就發動戰爭,而且還敗了,唐軍的實力讓周邊國家看了個清楚,也就更加肆無忌憚的蔑視唐朝。所以說,這種行為無疑是在折唐朝的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