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成謠言滋生「溫牀」 工信部司長呼籲社會共治

千龍網北京7月28日訊(記者 傅昱佳)網絡謠言涉及的諸多領域中,食品類別佔比最高達45%,其中涉及農產品的謠言在食品中佔比最大。而微信、微博已成為食品傳播謠言的主渠道。7月27日,以“新監管時代 食品謠言防控與治理”為主題的2018中國食品闢謠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政府監管部門、行業協會、食品行業專家等近200人濟濟一堂,共同探討網絡食品的謠言的防控和治理。

微信朋友圈成谣言滋生“温床” 工信部司长呼吁社会共治

近年來,食品行業成為網絡謠言重災區。網絡謠言肆虐,不僅給消費者造成恐慌,而且容易對產業造成衝擊,甚至是毀滅性打擊。

2015年曾經傳出“毒草莓”謠言致使當年全國多個地方的草莓滯銷。北京昌平草莓日銷量下降了82%,銷售價格下降了一半多,2周時間便損失了2600餘萬元。2017年初,一段2分鐘的關於“塑料紫菜”謠言,讓晉江紫菜行業損失了近1個億。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應急處處長方曉華認為,謠言產生並得到廣泛傳播的最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對稱。在由政府、食品生產者、媒體、消費者構成的多元系統中,信息流動不均衡、不及時、不通暢是引發謠言氾濫的基礎。

《2017年食品造謠治理報告》顯示,微信、微博已經成為食品傳播謠言的主渠道,其中微信是食品謠言傳播的主平臺佔比達到了72%,,微博佔比達到21%。此外,網絡空間自帶的匿名化、低門檻、跨時空和去中心化特性,也助長了網絡謠言傳播的“蝴蝶效應”。

作為食品謠言中佔比最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謠言在傳播過程中往往具備三個特徵:一是標籤化,謠言普遍自帶“致癌”、“有毒”、“激素”、這樣的標籤,用極盡誇張的詞語吸引網民的眼球;二是視覺化,“塑料大米”謠言中是把相關圖片移花接木,到了“避孕藥葡萄”謠言的時候,已經是小視頻成風,應該說謠言更傾向於用一些視覺化的表現手段,來讓自己看起來更“真實”;三是社交化,常用的社交媒體平臺,比如說我們的微信、微博,是目前謠言傳播的主要渠道,特別是封閉性較強的微信朋友圈,也更是成為謠言滋生的“溫床”。

方曉華表示,對於農產品質量安全謠言問題,作為監管部門,我們要積極地主動地加大正面宣傳,在“產出來”和“管出來”的同時,要做到“講出來”,用科學的聲音來佔領我們的輿論陣地。農業農村部從今年7月份開始,用半年時間,在全國組織開展質量興農萬里行活動,形成強大的宣傳聲勢,普及科學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同時發佈準確的權威的信息,講好質量安全故事,提振公眾的消費信心。

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謠言傳播還存在反覆性、多樣性。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高延敏呼籲,食品謠言的防治與治理需要政府部門有力地監管,還需要企業、協會、新聞媒體、專業機構、社會公眾的共同參與,形成社會共治的局面。

據瞭解,為推動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2015年8月,原食藥監總局、農業部、質檢總局、國家網信辦聯合新華網成立了中國食品闢謠聯盟。

新華網政務大數據事業部總監吳新麗介紹,針對食品網絡謠言,食品闢謠聯盟通過對食品謠言研判、規律、特點分析,建立了謠言案例庫,對闢謠事件進行剖析,從而更有效地開展食品闢謠的宣傳工作。

吳新麗建議,應充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及時發現、追蹤謠言,提高闢謠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