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有古道西風瘦馬,古代被稱爲瘦馬的女人,命運豈止是悽慘!

​“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的這首小令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文中淒涼動人的秋郊夕照圖,道出了無數旅人悽苦的心境,此作也被引為秋思之祖。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關於文中的“瘦馬”。

​在馬致遠的詩中,瘦馬指的是瘦弱的老馬。但除此之外,在古代這所謂的“瘦馬”並非只是馬,明清時期的瘦馬指的是:將貧苦人家的女孩買回來,然後教她們歌舞、琴棋、書畫,等他們長大後,再賣給富人作妾或是煙花場所之中,而且這些貧女因為營養不足,大都長得十分瘦弱,所以就將這些女孩叫做“瘦馬”,而這個過程叫做“養瘦馬”。

不光有古道西風瘦馬,古代被稱為瘦馬的女人,命運豈止是悽慘!

​養瘦馬是古代發展出的畸形行業,最興盛的時期是明清時期,為了滿足部分人的畸形變態心理需要,被買回的小女孩們從小就要被迫學習各種技能,用來取悅男人,比如琴棋書畫、歌舞詩詞等等,算是專門培養的小妾。

​這些貧苦人家的小女孩一定都是小時候買的,為什麼呢?因為未成年時價格便宜,通常只需要很少的銀錢就能夠買到,但是等到將她們培養長成之後,價格就翻了幾十倍不止,可以算是一本萬利的生意。所以當時的很多人,為了追逐其中的暴利,就紛紛的效仿,逐漸就使得“養瘦馬”成為了一種特別時髦的事。

不光有古道西風瘦馬,古代被稱為瘦馬的女人,命運豈止是悽慘!

​而這其中又數“揚州瘦馬”最出名,明清時期因為揚州商業特別發達,就吸引來了很多走南闖北的商人,其中又數壟斷了鹽運業的鹽商最有錢,而為了滿足這些鹽商的變態心理需要,所以揚州的“養瘦馬”之風最為著名。

​而且養瘦馬在當時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分級制度,按照女孩們的身材長相,將她們分為了7個不同的等級,長相身材越是姣好,所劃分的等級就越高,受到的培訓也就越高級。相反那些長相身材都一般的,劃分的等級就比較低,就只接受一些基本的調教。

不光有古道西風瘦馬,古代被稱為瘦馬的女人,命運豈止是悽慘!

​被買來當做瘦馬的女孩,通常命運都十分悽慘,自買回來以後就要接受嚴苛的訓練,在這個過程當中稍有差錯,動輒就會受到打罵折磨,等到長大成人以後,命好的可能嫁入富人家,至少可以衣食無憂。但如果運氣不好,流落到煙花之地當中,那就只聽天由命了,因為是被賣進去的,基本上可以算作是青樓賺錢的奴隸了。而明清時期,大部分的青樓女子,其實都是瘦馬出身。

​而這個“養瘦馬”行業,其實就和我們現今的人販子一樣,做的其實就是人口買賣的生意,但是不同的是,古代這些被販賣的女孩,但是有著各種難言之隱。但是相同的是,大都是有著一個悽慘的人生。

不光有古道西風瘦馬,古代被稱為瘦馬的女人,命運豈止是悽慘!


分享到:


相關文章: